具身仿人机器人“夏澜”

搜索文档
机器人商业化破局:工业与商业场景的冰火淬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9:32
行业趋势与商业化路径 - 具身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实验室炫技到商业深耕的过渡期,企业需在精度与情感、自研与开放、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穿越周期 [1] - 业内普遍认为具身机器人将"先工业,再商业,最后进家庭",工业场景重复性强、可控利于初创公司收集数据迭代模型,商业和家庭场景更泛化且安全标准严苛 [2] - 工业后期将面临巨头入局对整个赛道挤压,对公司与主机厂之间的协同性和规模性提出更高要求 [3] - 机器人商业模式将从卖硬件过渡到卖协作、卖服务,未来估值锚点是机器人提供的协作价值和服务价值 [10] 公司战略与场景选择 - 智平方优先切入工业领域,自研端到端VLA具身大模型AlphaBrain,推出具身机器人AlphaBot系列,已进入东风柳汽工厂执行分拣、上下料等任务,成功率从90%提升至99% [2] - 数字华夏主攻商业应用,定位为"AI人形交互机器人",设计具身仿人机器人"夏澜"搭载自研情感大模型,实现能哭会笑、眨眼睛等情绪价值,并自建具身智能创新应用中心优化交互技术 [3] - 智平方从车间走向公共服务场所,数字华夏借双形态"星行侠"机器人应对更多元化商业场景 [10] 技术路线与供应链布局 - 智平方注重具身大模型全栈自研,复用成熟车规件降低成本,计划自建产线并针对高度共性零部件考虑自研 [6] - 数字华夏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化Agent解决方案,搭建PaaS和RaaS平台引入第三方开发者构建生态 [6] - 工业场景重闭环控制采用直营店模式构建技术壁垒,商业场景重开放效率采用加盟店模式带动协同扩张 [7] 资本市场与投资逻辑 - 天使轮阶段团队背景和技术特质是关键指标,A/B轮阶段场景交付能力与技术泛化能力成为重要指标 [9] - 美国资本市场更关注AI软件,纯软的Agent公司可达35倍PS估值,中国市场更看重具身机器人的落地场景 [9] - C端市场想象力大更易获取高估值,但需在打磨产品过程中构建壁垒才能形成无可取代的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