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用钢
搜索文档
钢铁反内卷:十年供给侧,行业新征程:\内卷\下的钢铁,总量与结构的失衡
华创证券· 2025-11-06 17:0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4] 报告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正经历由地产需求下行引发的“内卷式”竞争,表现为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陷入“供给过剩→价格下跌→难以减产→供需恶化”的负循环 [2] - 参考“十三五”和“十四五”供给端政策的成功经验,新一轮“反内卷”政策有望重构行业格局,通过“产能+产量”双控及优化供给结构,推动行业景气度向上修复 [2][7] - 在“反内卷”背景下,产品结构高端、技术先进的头部企业有望实现“利润提升→持续研发→品种提升→利润率提升”的正反馈,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8][10] 行业现状:“内卷”下的供需失衡 - 总量层面,2021年至今行业供需错配加剧,2024年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4.41%,而粗钢产量10.05亿吨,仅下降2.31%,四年间消费量累计下降1.45亿吨,产量仅降5967.6万吨,供大于求特征明显 [14][15][22][23] - 结构层面,建筑业用钢需求快速下滑(2020-2024年需求量下降约1.55亿吨至4.46亿吨),制造业用钢需求保持韧性(同期增长约1000万吨至4.46亿吨),导致供给由建筑钢材向制造业用钢转移,加剧了制造业领域的竞争 [25][26][27][28] - 结果导致钢材价格长周期下跌,CISA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较2021年高点累计下跌47.82%,且卷/螺价差收窄、冷热卷价差低位运行,侵蚀了高端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 [33][34][35][36][37] 历史政策效果分析 - 2016年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1.5亿吨、取缔“地条钢”1.4亿吨)结合地产需求回暖,使行业供需改善,钢材价格指数2016-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10.46%和44.38%,企业利润大幅修复,2017年下半年进入稳定盈利周期 [52][53][54][67][68][89] - 2021年粗钢产量减产开启了“产能+产量”双控阶段,下半年减产有效支撑了高位钢价,当年5月普钢价格指数达5992元/吨,虽然后续回落,但减产预期仍使价格在10月维持在5922元/吨附近 [91][94][96][109][110] 新一轮“反内卷”政策展望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相较于2023年版,在控制供给总量方面要求更为明确,并强调通过碳管理、企业分类评级等政策工具优化存量结构 [7][10] - 政策将重点查处违规产能(如2025年9月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批小建大”、“违规建设”等问题),促进落后产能退出,为先进企业发展腾出市场空间 [7][8] - 目标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使行业供给能合理匹配需求端变化,从而破除“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景气度逐步修复 [7][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产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制造方面已形成差异化的头部优质企业,如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首钢股份、河钢股份、新兴铸管 [8] - 当前头部企业估值水平不高(普钢市净率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叠加“反内卷”政策有望带来中长期经营改善,其配置价值凸显 [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