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

搜索文档
年内多家银行上调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7 23:38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概况 - 中信银行自10月15日起陆续上调17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其中15只风险评级上调、2只下调 [1][2] - 调整涉及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的产品 [2] - 此次是中信银行年内第四次调整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 [2] 风险评级调整的产品范围与特征 - 调整产品类型覆盖广泛,包括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及混合型FOF基金 [2] - 多数产品呈现风险评级上调特征,汇添富基金旗下两款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评级从PR4上调至PR5,为调整中跨度较大的代表 [2] - 权益类产品是评级上调的主要对象,因其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高,受市场波动影响更显著 [3] - 除中信银行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年内也对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进行了风险评级调整,且多数为向上调整 [2] 风险评级调整的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因素为监管要求深化与市场环境变化,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银行独立、审慎地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4] - 政策明确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时,应按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 [4] - 随着市场波动调整,部分基金底层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发生变化,实际风险水平上升,银行需通过上调评级反映真实风险 [4] 风险评级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 对银行而言,短期可能因高风险产品销售受限导致代销收入波动,但长期可通过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尽职调查能力,降低法律纠纷与声誉风险 [5] - 对资管行业,动态评级将倒逼基金公司优化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机构需更注重投资策略稳健性与信息披露充分性 [5] - 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评级是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强化,核心逻辑在于依据基金实际投资方向与运作情况精准界定风险,落实将合适产品卖给合适投资者的原则 [4]
多家银行上调代销基金风险评级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5:13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趋势 -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正从静态模式转向动态调整模式 [1] - 调整与市场波动上行及资产风险性增加相关 同时银行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也更规范 [1] - 部分银行还同步调整了投资者风险评估能力有效期的规则 [1] 中信银行产品评级调整案例 - 中信银行自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17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风险评级 其中15只上调 2只下调 [2] - 调整涉及汇添富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司产品 [2] - 此次调整为该行2025年以来第四次调整 遵循同类产品风险评级一致性和动态调整原则 [2] 评级调整的驱动因素 - 监管政策是核心驱动力 2025年10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代销机构独立开展风险评级并遵循孰高原则 [3] - 风险匹配优化需求显著 2025年上半年28%的R3稳健型客户持有R4中高风险基金 存在错配 [3] - 部分中小规模基金面临流动性压力 银行通过监测现金储备、持仓变现能力等指标对风险上升的基金进行评级上调 [3] 投资者风险评估规则调整 - 江南农商行调整规则 规定风险评估单日不超2次 年度不超8次 评估结果有效期1年 [4] - 超过1年未评估或财务状况发生较大变化需重新评估 [4] - 调整旨在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 [4] 具体产品风险等级变化 - 中信银行将汇添富基金两款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评级从PR4上调至PR5 [5] - 中信银行将工银瑞信基金一款养老主题FOF产品风险评级从PR3上调至PR4 [5] - 宁波银行也将代销的两款北交所主题混合型基金风险等级由中高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5] 基金风险特征变化原因 - 2025年三季度A股高波动高分化 上证指数季度振幅达12.3% 创业板指振幅达18.7% 高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直接暴露于市场震荡 [6] - 养老主题基金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 为追求长期收益增加股票型基金配置 导致净值波动率上升 [6] - 2025年三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叠加城投债信用事件频发 债券组合市值缩水压力增大 推高养老FOF整体风险水平 [6] 特定类型基金的风险敏感性 - 主题类基金与行业基金因持仓高度集中 风险特征完全绑定行业基本面 行业政策、竞争格局等变化会快速传导至基金产品 [7] - 灵活配置型基金因投资策略灵活 风险特征发生变化的概率高于仓位和风格相对稳定的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