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片三轴陀螺仪
icon
搜索文档
芯动联科20251030
2025-10-30 23:21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7%,利润同比增长3.4%,累计增长72%[3] * 公司预计2025年利润增长接近30%-40%的上限,并信心未来几年保持此增速,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六年利润增长超30%[5][27]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超2.3亿元,同比增长88%,现金净流量与营收利润同步增长[2][6]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5.28%,价格体系稳定,单位成本随出货量增加而降低,良率从2023年的70%-80%提升至2025年的90%以上[2][11] * 公司ROE已回到较高水平,接近上市前水平,预计年度ROE将继续改善[4] * 截至三季度已确认部分收入,预计四季度确认收入超1亿元[10] 研发进展与产品动态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22%左右[2][7] * 加速度计出货量同比增幅超过三倍,占总营收比例达到14%以上[2][7] * 单片三轴陀螺仪和六轴IMU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5年底前小批量出货,计划2026年实现六轴IMU芯片量产[2][7] * 更高精度(0.01度)陀螺仪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5年底前研发定型,2026年可小批量出货[5][18] * 新产品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加速度计目前良率在60%-70%左右[11] 运营与供应链 * 存货金额增加至1.4亿元,原因包括安全库存策略、对2026年订单乐观预期及加速度计交付量提升[2][8] * 公司拥有充足的MEMS晶圆供应产能,与五家代工厂合作(三家6寸线,两家8寸线),股东安徽微电子院集团新建8寸产线进一步保障产能[5][15][16] * 2026年开始公司将按10%的所得税税率缴纳所得税[17] * 2025年关联交易额度可能达不到预期,因关联方下游客户项目进展推迟[20] 市场与竞争分析 * MEMS陀螺仪在体积小、功耗低、抗震动等性能上优于光纤陀螺仪,且可大批量生产,即使光纤陀螺仪降价也仅能稍微压低MEMS陀螺仪价格上限[2][12] * 公司营收结构中,无人系统和高端工业应用比例在提升,目前约占50%左右[13] * 明年需求既包含国产替代也包括光纤陀螺的替代,在竞争性和替代性强的领域国产化和自主可控需求强劲[19] * 除P客户外,其他下游客户订单仍呈现较好增长态势,但模组客户之间存在竞争[14] 下游应用与增长机会 * 低轨卫星和低空飞行器领域,2025年高端芯片收入几千万元,明年展望取决于下游运力及卫星数量发展[21] * 5G基站寻北应用,若方案可行年需求量超10万套,每套单价约1,000元,公司已给客户送样[23] * 公司最看好高可靠、无人系统、高端工业(占收入50%),中长期看好自动驾驶、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市场[24] * 低空飞行器与多家头部厂商对接,总订单量超5,000架次,单个使用惯性传感器量可达10万到20万[24] * 自动驾驶领域,六轴IMU芯片将直接与村田、博世竞争,市场规模上百亿[24] * 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进展不大,多数仍使用货架产品[22] 投资与未来发展 * 参股OCS领域项目处于版图设计、流片和验证阶段,预计模块化产品需一年多,整机需两年时间[25] * 公司一直在寻找具有科技含量、发展前景良好并能产生协同效应的潜在标的进行参股[26] * 公司发展稳健,客户需求充实,新产品研发储备充足,中美关系及国家战略提供广阔发展空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