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陀螺仪

搜索文档
芯动联科(688582):2025中报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平安证券· 2025-08-20 10:5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10%至20%之间 [1][13]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84.34%,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73.37%,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10.65% [4][8] - 综合毛利率86.54%,同比提升5.36个百分点,净利率60.96%,同比大幅增长19.85个百分点 [8] - 2025E-2027E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亿元、5.12亿元、7.31亿元,对应PE 89.9X、62.3X、43.7X [7][9] 业务表现 - MEMS陀螺仪收入2.21亿元(占比87.41%),同比增长80.31%,MEMS加速度计收入0.16亿元(占比6.22%),同比增长50.59% [8] - FM加速度计形成量产能力并小批量出货,单片三轴陀螺仪完成多轮流片改进 [8] - 年初获取年度大额订单2.7亿元并按计划交付,新客户试用及送样持续增加 [8] 研发与技术布局 - 2025H1研发费用5810.51万元(占收入22.95%),同比增长8.17% [8] - 在研项目包括压力传感器、车规级L3+自动驾驶MEMS IMU、汽车级6轴MEMS IMU、水下组合导航系统 [8] - 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增长,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8] 财务预测 - 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计63.6亿元、91.5亿元、129.7亿元,增速57.1%、44.0%、41.6% [7] - 毛利率维持85%以上高位,2025E达86.9%,ROE从2024A的9.6%提升至2027E的21.1% [7][11]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0.89元、2026E 1.28元、2027E 1.82元 [7][10]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E流动资产25.57亿元,现金7.56亿元,应收账款6.71亿元 [10]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1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0.0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1.02亿元 [12] - 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2025E为3.3%,流动比率34.0 [11]
芯动联科(688582):MEMS芯片龙头,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天风证券· 2025-07-10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半导体,6个月评级为持有(首次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国内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依托全链条自主技术及高毛利优势,受益于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需求增长 [4] - 通过车规级IMU研发突破与国产替代加速,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客户黏性增强 [4] - 预计25 - 27年公司实现收入6.19/8.60/11.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9/4.59/6.04亿元,EPS分别为0.85/1.14/1.51元/股,对应公司25年PE 77X,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芯动联科: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 - 发展历程:2012年成立,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实现MEMS惯性传感器自主可控,产品覆盖多领域,2024年定点一家车规客户 [14] - 领导层背景:领导层深耕半导体领域,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公司注重对核心技术人员激励 [16]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分散,金晓冬为实际控制人,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从事不同业务 [20] - 财务分析: -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9 - 2024年CAGR为+38.32%,MEMS螺旋仪贡献超80%,毛利率保持高水平 [22] - 综合费用率稳中有降,2024年为34.21%,研发费用增速快,财务费用率长期低于1% [24] - 资产周转率指标“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呈增加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765.08% [34] - 外部融资依赖性弱,归母净利润逐年增加,2024年达到2.22亿元,五年间CAGR达+42.41% [38] 核心产品布局——MEMS传感器系列的技术演进与市场穿透 - MEMS传感器: - 简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三次产业化浪潮,即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分为传感器和执行器,尺寸小、能耗低、可批量加工 [40][41][43] - 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高,国外厂商占主要份额,公司在国内MEMS陀螺仪领域市占率提升,2022年达23.45% [56][59] - 高性能MEMS陀螺仪与加速度计: - 高性能MEMS陀螺仪:工作原理是感应外部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输出,具有低成本、小体积等优势,可应用于中低精度两光陀螺领域,客户黏性强 [66][70][72] - MEMS加速度计:利用敏感结构转换电容变化得到加速度值,分为多种类型,2024年收入为2783.97万元,五年间CAGR达38.45%,在研项目技术水平领先 [73][74][75] IMU:低空经济、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驱动下的第三增长极 - 市场规模:全球和中国MEMS IMU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公司IMU营收近三年大幅增加,2021 - 2024年CAGR达175.8% [76] -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政策推动发展,市场规模增长快,导航定位模式发展带来IMU潜在增量 [79][80][83] - 高阶智驾:L2+智驾渗透率提升带动高精定位需求,IMU是定位关键组件,高精定位系统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84][85][87] - 人形机器人:IMU是实现自主导航等的关键组件,市场规模增长快,带动IMU市场需求增长 [90][91][9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收入6.19/8.60/11.84亿元,同比增长53.00%/38.98%/37.70%,毛利率为83.08%/82.86%/82.79% [95] - 分业务来看,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收入均有增长预期 [95][97][98] - 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97]
芯动联科订单充足半年最高预盈1.69亿 重视技术自主化首季研发费率31%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44
公司业绩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8亿至2.78亿元,同比增长66.04%至102.45% [1][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8亿至1.69亿元,同比增长144.46%至199.37% [1][2] - 2024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3.17亿元、4.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65亿元、2.22亿元 [3]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 [1][2] - 产品应用于高端工业、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逐步替代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 [3] - 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体系,在芯片设计、工艺开发、封装与测试等环节形成技术闭环 [6][7] 研发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763.42万元,同比增长26.66%,占营业收入31% [1][7] - 2024年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占营业收入27% [6]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96人,占总人数48%,其中硕士或博士49人 [7] - 已取得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个 [7] 毛利率与订单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85.92%、83.01%、85.03%,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83.92% [1][7] - 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推动业绩增长 [1][2] 募资与项目 - 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3.54亿元,比原计划多3.54亿元,用于MEMS陀螺、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3]
芯动联科(68858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华鑫证券· 2025-04-30 23: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加速度计和其他传感器领域不断突破,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2025年4月29日,当前股价66.9元,总市值268亿元,总股本401百万股,流通股本247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24.94 - 70.08元,日均成交额251.88百万元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9.27万元,同比增长291.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36.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985.8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 [5] 投资要点 - 应用领域多点开花,销售收入放量增长,产品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项目增多,应用领域增加,覆盖高端工业、测绘测量等领域,已定点一家车规客户,市场渗透率提升带动销售收入增长 [5] - 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加速度计实现突破,新推出的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领先程度与MEMS陀螺仪技术相当,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一个量级,还研发出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提高集成度;压力传感器领域已推出小量程产品并供货,正研发大量程产品 [6] -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产品订单充足,车规级客户定点,2025年内将向客户P销售一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产品,合同金额约2.7亿元和1.6375亿元(含税);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定点通知,将研发车用六轴芯片,模块化IMU定点车厂合作有助于打通供应链及质量体系认证,未来计划布局小型化机器人市场 [7][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8、8.81、11.98亿元,EPS分别为0.80、1.07、1.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3、63、47倍 [9]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05|628|881|1198| |增长率(%)|27.6%|55.4%|40.1%|3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2|322|428|573| |增长率(%)|34.3%|44.9%|32.9%|34.0%| |摊薄每股收益(元)|0.55|0.80|1.07|1.43| |ROE(%)|9.6%|12.4%|14.5%|16.7%|[11] 详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见文档[12]
芯动联科:芯动联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26 19:12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552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3.80%,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8][37] - 每股发行价格26.74元,发行市盈率99.96倍,发行市净率5.44倍[37] - 募集资金总额147631.54万元,净额135235.95万元[37]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58.45万元、16609.31万元和22685.60万元[32] - 2020 - 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3.83万元、7266.49万元和10700.54万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20.55万元,同比下降0.02%[88]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 - 581.97万元,同比下降123.31%[88][89] - 2023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8000 - 10000万元,同比增长17.70% - 47.12%[95]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400 - 4100万元,同比增长9.45% - 31.98%[95] 用户数据 - 2020 - 2022年拓展新客户数量分别为29家、29家和35家,新增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84%、9.31%和5.43%[27][111] - 2020 - 2022年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0.13%、76.47%和77.66%[29][110] 未来展望 -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超6800万元,同比增长约50%[8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72][127] 公司架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北京芯动致远、芯动联科科技河北和Moving Star Limited[16] - 公司有无锡分公司[16] 股东信息 - 主要股东截至2022年12月末持股超5%,包括MEMSLink、北方电子院和北京芯动[15] - 金晓冬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宣佩琦、毛敏耀为其一致行动人[198]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8.25%、85.47%和85.97%[31][118] - 2020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268.75万元、12136.70万元和18789.10万元[28][122] - 2020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1、1.63和1.47[28][122] 其他 - 公司2022 - 2024年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37]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租赁瑕疵房产面积2341.59平方米,占比22.30%[128]
芯动联科:芯动联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6-08 19:22
上市信息 - 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股数552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3.80%,发行后总股本40001.00万股[3][7]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拟参与战略配售数量合计不超过552.10万股,认购规模上限合计不超过9093.00万元[37] - 保荐人相关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初始跟投比例为5.00%,即276.05万股[37][40]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58.45万元、16609.31万元和22685.6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3.83万元、7266.49万元和10700.54万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20.55万元,同比下降0.02%,净利润为 - 581.97万元,同比下降123.31%[85] - 2023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8000 - 10000万元,同比增长17.70% - 47.12%,预计净利润3400 - 4100万元,同比增长9.45% - 31.98%[93] 用户数据 - 2020 - 2022年拓展新客户数量分别为29家、29家和35家,新增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84%、9.31%和5.43%[26][108] - 2020 - 2022年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8701.42万元、12701.83万元和17617.78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0.13%、76.47%和77.66%[28][107] 未来展望 - 公司致力于成为高性能MEMS传感器行业的引领者[98]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将投入多个项目,总投资额达90942.99万元[96] 研发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71][124]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01.97万元、4050.65万元和5574.9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3.96%、24.39%和24.57%[73] 市场情况 - Honeywell、ADI等国际知名厂商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公司市场占有率小[24][129] - 2021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5.09亿美元,预测2025年将达到43.39亿美元[69] 其他要点 - 公司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分公司,无参股公司[183][187] - 公司2022 - 2024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自2021年度起享受“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34]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25 07:20
发行相关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1,493.3333万股A股,不超过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5%[9] - 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行使前发行上市股票数量的15%[9] - 每股面值1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973.3333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9]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0,000.00万元[38]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58.45万元、16609.31万元和22685.60万元[33] - 2020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43.83万元、7266.49万元和10700.54万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21.00万元,同比增长0.02%;净利润 - 582.00万元,同比下降123.32%[70] 市场与客户 - Honeywell、ADI等国际知名厂商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公司市场占有率小[26] - 2020 - 2022年拓展新客户数量分别为29家、29家和35家,新增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84%、9.31%和5.43%[28] - 2020 - 2022年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0.13%、76.47%和77.66%[30] 研发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5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601.97万元、4050.65万元和5574.9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3.96%、24.39%和24.57%[60]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1、1.63和1.47[29]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8.25%、85.47%和85.97%[3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4元,2021年为0.24元,2020年为0.16元[67]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末,主要股东指持股比例超过5%的MEMSLink、北方电子院和北京芯动[16] - 2020 - 2022年MEMSLink、北京芯动、北方电子院持股比例有变动[173][174]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金晓冬直接持有公司1.53%的股份,通过控制相关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合计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为43.94%[175] 其他信息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的研发、测试和销售[45] - MEMS晶圆生产周期通常为9 - 12个月,ASIC晶圆生产周期通常为3 - 6个月[51] - 2022 - 2024年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自2021年度起享受“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13]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2-02 18:20
业绩总结 - 2019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7989.10万元、10858.45万元、16609.31万元和6797.03万元[21][49][63][87] - 2019 - 2022年1 - 6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2.02万元、4443.83万元、7266.49万元和2376.56万元[21][87]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13233.42万元,同比增长30.97%;净利润6346.70万元,同比增长49.53%[25] - 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21000 - 23000万元,同比上升26.44% - 38.48%;净利润11500 - 12500万元,同比增长39.22% - 51.32%[28] - 2019 - 2022年1 - 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0.66%、88.25%、85.47%和86.60%[19][104]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各年拓展新客户数量分别为28家、29家、29家和16家,新增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59%、5.84%、9.31%和1.09%[16][91][92] - 2019 - 2022年1 - 6月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5909.80万元、8701.42万元、12701.83万元和5553.8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3.97%、80.13%、76.47%和81.71%[18][90] 未来展望 - 致力于成为高性能MEMS传感器行业引领者,推广其多领域应用[5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55][61][112] - 2019 - 2022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0%、23.96%、24.39%和37.76%[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本次拟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1493.3333万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股份总数的25%[10][47][73][184]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973.3333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10][47] 其他新策略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与代工厂合作开发工艺和封装方案[54] - 自主研发专用测试系统,满足客户高定制化、高检测效率需求[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