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环路协同演进脑机接口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脑一号”临床顺利,脑机接口驶向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3-31 21:23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理论探索向实际应用和多产业融合方向快速发展 [1] - "北脑一号"已完成三例人体植入 采用128通道微型系统 术后开机有效通道数超过98% 达到全球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无线全植入的最高信号通量 [5] - "北脑一号"在宣武医院患者的语言解码正确率已超过60% 临床进展超出预期 [5] 技术创新与突破 - 2025年脑机接口十大创新成果发布 涵盖学术创新 产品合规 临床突破 生态共建四大维度 [6] - 入选成果包括"三合一"颅骨植入式脑脊接口微型设备 双环路协同演进脑机接口系统 脑电大模型LaBraM等多项产品 [6] - 脑机接口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 在核心部件 电极信号采集 无线传输信号分析等方面存在重大技术挑战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工信部提出五点发展建议 包括加强顶层设计 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8] - 建议强化技术攻关 支持基础理论 信号转移 先进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 突破标志性产品 [8] - 建议优化产业生态 加强产业链协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8] - 建议布局专利和标准体系 支持脑信息采集 数据编解码算法等标准制定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发展 展现出巨大潜力 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7] - 行业在安全和伦理方面面临挑战 需要健全监管和伦理体系建设 [9] - 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人类与未来 而不仅是大脑与机器 [10]
脑电大模型、脑机协同演进……2025脑机接口十大创新成果发布
新京报· 2025-03-31 18:40
脑机接口十大创新成果 核心观点 -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2025年十大创新成果,涵盖侵入式/非侵入式技术、医疗应用、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展示中国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1][2][3][4][5][6][7][8][9][10][11] 技术突破 - **"北脑一号"系统**:完成128通道全植入式无线脑机系统人体植入,针对运动功能障碍和失语症开展临床验证,合作单位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 [1] - **"三合一"颅骨植入设备**:创伤面积缩小90%,AI算法实现毫秒级信号解析,下肢控制准确率92.7%,术后24小时恢复运动 [2] - **双环路协同演进系统**:基于忆阻器芯片实现生物与机器智能互学习,为脑机融合提供新方向 [3] - **脑电大模型LaBraM**:全球首个脑电大模型,采用神经频谱预测器和向量量化编码器,情绪识别性能超越传统模型 [4] - **混合现实脑机系统**:集成混合现实技术控制四足机器人,适应强光干扰等复杂场景 [5] 医疗应用进展 - **可充电脑起搏器**:国产首个突破方向性刺激+蓝牙通信+无线充电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 [6] - **双靶点DBS系统**:获FDA突破性认证,首创双靶点电刺激治疗药物成瘾 [7][8] - **脑电采集康复设备**:获上海首张非侵入式医疗注册证,服务500+患者,医生认可度92% [9] - **无创深部电刺激系统**:多模态数据融合使TI刺激聚焦度提升60%,实现无创精准调控 [10] 产业标准化 - **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构建技术-产业-标准三位一体框架,推动全球规范化应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