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
icon
搜索文档
云涌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6.55%,国产化产品与研发转化成关键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8:31
行业背景 - 国家将科技领域自主可控确立为核心战略 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1] - 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政策重点支持 [1] - "2+8+N"安全可控体系引导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核心业务为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矩阵涵盖工业信息安全类、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信创类等多个品类 [1] - 深耕基于RISC架构计算机与Linux裁剪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技术 [1] - 硬件覆盖从MCU到多核CPU的全范围 [1] - 技术延伸至通信接口、FPGA加解密算法实现、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可信计算、安全中间件、工控协议解析等关键环节 [1] - 搭建以PowerPC、ARM、MIPS、LoongArch+Linux为主要架构的嵌入式技术平台 [1] - 产品广泛服务于电力、能源、金融、交通、党政等重点领域 [1] 国产化成果 - 与上游国产处理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成功切入信创产业链 [2] - 2025年完成多款基于国产处理器的通用设备及基础板卡研发与生产 [2] - 包括基于龙芯3A5000/3C5000的通信网关平台、基于龙芯3A5000与飞腾D3000的标准计算机板卡及设备、基于瑞芯微RK3568的通信网关平台和E2000Q云终端设备 [2] - 标准信创计算机已成功入围多地政府及行业采购目录 [2] - 推出基于国产化平台的网络通信设备、国产化配网纵向加密装置、国产化态势感知系统、国产化5G新能源融合网关、国产化移动运维网关等核心安全产品 [2] - 相关产品已在工业互联网及能源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6.55% [3] - 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幅达33.53% [3] - 增长主要得益于在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及信创替代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3] - 移动运维网关、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国产化平台电力专用设备、信创标准计算机等重点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3] 研发与市场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将虚拟电厂、微网能源管理、储能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纳入核心技术重点发展范畴 [4] - 计划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及技术集成等方式快速形成标准化产品 [4]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95% [4] - 聚焦信创替代、配网自动化等行业方向战略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4] - 同期销售费用较上年增长34.60% [4]
云涌科技: 云涌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18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9,975,430.72元,同比增长26.55% [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63,908.77元,同比下降254.58% [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85,595.33元,同比下降362.98%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32,760.27元,同比增长829.12%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04%,同比下降5.23个百分点 [3] 业务战略与投入 - 公司聚焦国产化替代、新能源、配网自动化等市场化较高行业方向,战略性强化市场开拓力度 [1]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4.60% [1][3]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95%,重点投入虚拟电厂、微网能源管理、储能技术等新能源技术方向 [1][3] - 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6.27%,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建设和内部管理水平 [1] -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1,984,300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1][3] 行业发展与市场机遇 - 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受《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政策推动 [4]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配电网建设 [6][7] - 国家电网"十四五"投资总额达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两网合计投资超过2.9万亿元 [6] - 信创产业从党政机关向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8大关键行业全面渗透,2025年党政信创明显加速 [8]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工业信息安全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3.53%,移动运维网关、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国产化平台电力专用设备、信创标准计算机等重点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 [3][9] - 推出基于国产化平台网络通信设备、国产化配网纵向加密装置、国产化态势感知系统、国产化5G新能源融合网关等信息安全核心产品 [10] - 在虚拟电厂方向完善第二代技术平台和售电辅助决策系统,融合自研算法模型,在电价预测和负荷预测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22] - 在储能及微网管理方面实现EMS与BMS智能融合控制器、FTU备电方案、单电芯BMS方案等技术突破 [23]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项,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13项,累计拥有专利7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项 [25] 核心竞争力与研发能力 - 构建基于PowerPC、ARM、MIPS、LoongArch+Linux架构的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实现模块化开发和快速技术迭代 [15][19] - 拥有150+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150+生产检测人员,具备3万平的生产、仓储能力 [17] - 与国电南瑞、东方电子、许继集团、国电南自等电力行业知名企业及三未信安、电科网安等安全行业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7] - 获得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江苏省软件首版次、泰州市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ISO5001等认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