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儿(GEAIR)
icon
搜索文档
登上Cell封面:中国科学院将CRISPR基因编辑与AI机器人结合,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生物世界· 2025-10-18 17: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人工智能 (AI) 和 机器人 在向精准农业转型方面提供了巨大机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并 促进可持续发展。然而,许多农作物的特性阻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其中 一个瓶颈在于 花朵形态,其柱头凹陷,这妨碍了杂交育种过程的去雄和授粉。 2025 年 10 月 16 日,一项来自中国团队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的 Cell 期刊的封面。该论文题为: Engineering crop flower morphology facilitates robotization of cross-pollination and speed breeding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许操 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 该研究将 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 ( BT + AI ) 深度融合,首次提出 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 (Crop-robot co-design) 理念,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快速精准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 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成功研制 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 ——" ...
新技术、新成果、新渠道——从种子“双交会”看我国种业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9-28 21:53
新华社济南9月28日电 题:新技术、新成果、新渠道——从种子"双交会"看我国种业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胡璐、叶婧 9月26日至2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行。AI赋能育种体系,高油高产 大豆等一大批突破性品种集中亮相,网络售种更规范……这场种子"双交会"上,我国种业发展新趋势清晰可见。 色泽金黄的玉米棒、豆荚饱满的大豆植株、"穿着"各色包衣的种子……在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展区,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蔬菜五大 作物品类的展岛并排而立。据介绍,中种集团首次展示玉米AI数字化育种工具"GASEL",以及由AI技术选育的玉米果穗。 "这一AI工具可以提高育种效率,节省育种成本。"中种集团预测育种科研人员李志刚说,以田间测试环节为例,早代田间测试原本需要四五 个月才能完成,利用全基因组预测技术后缩短至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而且选育出来的杂交组合产量更高、抗病害能力更强。 传统育种方法依赖长期试验与经验决策,研发周期长、效率受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精准、绿色发展的需求。我国不少头部种业企业 和育种工作者期盼通过人工智能为育种体系赋能。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