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末到河北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宣传,还可以这样玩
新京报· 2025-06-26 19:53
文旅传播新趋势 - 江苏与河北通过创新传播策略成为2025年文旅领域"顶流",揭示文旅宣传从"官方输出"转向"全民共创"的新趋势 [2] - 江苏将"苏超"体育赛事打造为现象级IP,融合赛事与文旅,以竞技场为文化展演舞台,串联文化、旅游、消费多领域 [2] - 河北凭借2019年提出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口号引发全球玩梗热潮,网友在全球地标及活动中自发打卡传播 [3][9] 传播策略分析 - 两地成功关键在于官方放权,引导草根参与:江苏将网络热梗植入赛事,民间主导内容共创 [5] - 河北文旅退居"气氛组",通过俏皮互动激发网友二次创作,形成病毒式传播 [5][9] - 新型宣传核心在于官方提供容器而非内容,将网民创造力转化为传播力 [11] 行业启示与挑战 - 当前文旅宣传战场已转移至社交媒体互动场景,非传统旅游元素(如标语、玩梗)也能引爆流量 [4] - 线上流量转化需配套支撑:部分区域存在接待能力与宣传热度不匹配问题,需强化门票、食宿、交通等实际服务 [11] - 长期成功需"吆喝声"与"硬配套"协同,将网络热度转化为经济收益,避免热度仅停留于段子层面 [11]
河北,拿什么“承包”全世界的周末?
创业邦· 2025-06-25 11:37
核心观点 - 河北通过洗脑式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实现病毒式传播,成为流量密码 [4][7][13] - 口号成功塑造河北文化符号,但未具体展现文旅特色,类似脑白金广告的洗脑效应 [14] - 目标客群从京津扩展至全国及海外,计划打造国际文旅品牌 [27][30][31] 传播数据 - 抖音"周末到河北"词条点击量达130亿次,单周新增5亿次 [10] - 河北文旅抖音粉丝从188万增至207万,超越山东升至省级账号第三 [11] - 相关视频播放量逐年飙升:2020年3.4亿→2024年前5月超15亿次 [14] 战略定位 - 初期聚焦京津短途游市场,覆盖3亿人口都市圈 [18][21] - 依托高铁2小时交通优势强化"近"的定位(如北京-秦皇岛) [25] - 各城市差异化定位:石家庄(省会核心)、秦皇岛(滨海度假)、承德(皇家文化)等 [32] 资源与挑战 - 旅游资源丰富:全国唯一全地貌省份,拥有避暑山庄、白洋淀等5A景区 [21] - 开发不足:与南方省份相比服务精细化程度低,需提升导游服务及交通接驳能力 [34][39] - 暑期将推滨海欢乐季、非遗大会等活动,但演唱会接驳问题暴露组织短板 [34] 品牌升级 - 从"周末游河北"(2018)到"周末到河北"(2024),完成口号迭代 [13] - 投放香港维港、日本世博会等国际场景,拓展入境游市场 [28][29] - 被肇庆等城市模仿(如"周末到肇庆"),显示品牌影响力外溢 [14]
河北,拿什么“承包”全世界的周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22:03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分析 - "周末到河北"宣传语通过网友自发打卡实现病毒式传播 抖音相关词条点击量达130亿次 仅上周末新增5亿次 [1][5] - 河北文旅官方抖音账号粉丝量从3月的188万增长至207万 超越山东文旅升至省级账号第三位 [5] - 该口号自2018年推出后持续迭代 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从2020年3.4亿次逐年攀升至2024年15亿次 2025年前5个月已超15亿次 [6] 目标客群定位演变 - 初期聚焦京津短途游市场 2018-2022年通过地铁/高速广告投放强化"北京人周末首选地"定位 [10] - 专家分析京津冀及周边3亿人口市场具备发展空间 野三坡/戏剧幻城等景区已成功吸引北京客群 [10][11] - 2023年起拓展至全国及海外市场 登陆香港维港/日本世博会 计划开发国际旅游产品 [13]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河北拥有全国最全地貌类型 包含避暑山庄/白洋淀等5A景区 但长期缺乏全国性旅游认知度 [11] - 正开发白石山/西柏坡等潜力景区 高铁2小时可达优势强化"近"的定位 [12] - 暑期将推出滨海/草原欢乐季及非遗大会等活动 但演唱会交通接驳问题暴露服务短板 [15] 品牌传播效果评估 - 口号成功塑造文化符号 类比脑白金洗脑广告效应 带动网友自发创作85万点赞的创意内容 [5][6] - 引发其他城市模仿 如肇庆推出"周末到肇庆"变体口号 [6] - 专家指出需提升旅游开发度与服务细致度 弥补与南方省份差距 [19]
为什么河北人满世界贴小广告?
36氪· 2025-06-19 20:21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分析 核心观点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广告语通过精准定位京津中产阶层轻旅游需求,结合饱和式投放与社交媒体营销,推动河北旅游数据创历史新高[3][6][17] - 2023年河北接待国内游客8.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116.2亿元;2024年游客量增至9.4亿人次,2025年五一假期京津游客占比18.2%[3][4] 差异化策略 - 聚焦"近"的核心优势,针对京津3000万高消费人群设计"周末短途游"解决方案,避免与云南等旅游大省直接竞争[6][8][11] - 采用"单点突破"战术,放弃全国性宣传,集中资源培育京津客群心智依赖[9][11][32] 营销执行 饱和式投放 - 覆盖京津高铁枢纽(北京南站/西站/天津站)、京沪/京广/京哈列车车身及加油站围挡,合作外卖平台骑制服广告[14][16] - 形成"陆海空"立体曝光网络,日均触达目标人群超3000万[14][16] 社交媒体运营 - 2023年与东方甄选合作6天文旅直播,销售额近亿元;2024年抖音单日更新75条短视频引爆河北卷王话题[17][18] - 实时蹭热点如改编《歌手》林志炫歌曲歌词,官方账号粉丝量爆发式增长[18][20] 病毒式传播 - 引发全网二次创作:地域替换版(肇庆/怀化)、跨国恶搞版(东京/纽约)、场景融合版(汉服/Cosplay)[24][26] - UGC内容扩散至月球P图、毕业典礼背景等非商业场景,形成文化现象级传播[26][27][29] 方法论启示 - 用户导向取代资源堆砌,直击"出行成本高+时间碎片化"痛点[6][32] - 放弃官方腔调,通过"日更75条"等极端运营手段强化网感,激发年轻群体共创[17][33] - 口号设计预留改编空间,主动引导UGC内容生产而非单向传播[26][33]
中国最抽象的省,怎么干成了文化悍匪
36氪· 2025-06-12 15:52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 - 采用洗脑式标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进行全球范围的地毯式宣传,覆盖国内外高铁站、维多利亚港、欧美日韩等地区[10][12][21] - 通过河北人自发行为形成病毒式传播,包括在海外景点、演唱会、社交媒体等场景植入标语[22][25][42] - 创新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扩大传播范围,并利用短视频平台实现二次传播[21][25][29] 河北旅游资源特色 - 拥有12个5A级景区包括山海关、避暑山庄、白洋淀等传统景点,但长期保持低调[80][83] - 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代表的"魔幻建筑群"形成独特卖点,包括仿制版狮身人面像、凯旋门、霍格沃茨城堡等[50][53][59][65] - 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如成语典故之乡邯郸、摇滚之都石家庄、秦皇岛等[87][90] 营销成效数据 - 端午假期石家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4%,景区门票订单增长193%位列全国增速TOP2[93] - 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引发山西、东北等地模仿推出类似口号[94] - 通过UGC内容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现破圈传播,相关话题持续发酵[25][42][50] 行业创新模式 - 突破传统文旅宣传框架,采用抽象化、 meme化的传播方式增强记忆点[48][56] - 将线下横幅投放与线上社交传播结合,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8][10][21] - 通过群众自发参与降低营销成本,实现指数级传播效果[22][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