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品批发
icon
搜索文档
麦德龙供应链三闯港交所折戟:物美捆绑超六成收入 陷关联方资金双杀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7-11 17:21
公司发展历程 - 麦德龙供应链五年内第三次冲击港交所失败,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1] - 1996年入华后曾风光无限,1999年6家门店销售额达26亿元,2008年38家门店实现126亿销售额并首次扭亏 [1] - 2010年后受本土电商冲击转型失败,2020年被物美集团以172.64亿元收购100%股权 [1] - 2021年与物美超市打包为"物美科技"IPO未果,2024年剥离零售业务后两度以供应链服务商身份递表 [1]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总营收从278.20亿元降至248.58亿元,净利润波动剧烈(3.32亿/-4.71亿/2.53亿) [3] - 2024年1-7月收入148.24亿元(同比-1%),经营溢利1.40亿元(同比腰斩),预计全年净亏损 [3] - 毛利率长期徘徊10%左右,资产负债率常年超100% [2] - 2024年7月末账面现金仅剩5.37亿元(同比-64.4%),短期债务达84.26亿元,流动比率0.32/速动比率0.26均低于安全值 [7] 业务结构 - 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占总收入59%-61%,覆盖近3万个SKU,主要依赖物美系门店 [3] - 2024年新增第三方零售商收入仅230万元,食品服务/福利礼品/商品批发业务合计贡献36.8%收入但增长乏力 [4]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稳定在63%-65%,其中物美集团占前五大销售额96%以上 [4] - 2023年末物美系门店净减少42家,直接冲击采购规模 [4] 关联方风险 - 应收关联方款项从18.71亿元增至44.73亿元,非贸易应收款占比77.1%(34.48亿元) [5]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8.15亿元飙升至41.76亿元(+412.4%),非贸易应付款占比98% [5] -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26.16亿元仅覆盖83%非贸易应收款,2024年覆盖率进一步降至31.4% [7] - 关联方借款年利率最高达5.25%,利息支出占财务成本67%-73.5%,吞噬11.4%-16.4%毛利 [7] 资本压力 - 2019-2020年机构以每股1.55-1.63美元入股,累计融资9.61亿美元,估值46.51亿美元(320.81亿人民币) [8] - 主要股东包括上达资本(10.86%)、IDG资本(2.91%)、腾讯投资(<1%)等 [8] - 若2025年6月28日前未上市,优先股持有人可要求按每股31.05美元赎回(总代价15亿美元/107.57亿人民币) [9]
物美依赖症影响IPO?麦德龙供应链港股招股书再次失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20:56
上市进展 - 麦德龙供应链第三次港股上市申请失效 上市计划不确定性增加 [1] - 公司回应称上市期间不便接受采访 未明确是否重新递交申请 [1] - 2021年物美科技曾将物美超市与麦德龙中国打包申请上市 后因市况不佳主动终止 [4] 历史背景与业务转型 - 麦德龙1996年进入中国 采用B端会员制模式 2008年单店收入3.33亿元领先外资同行 [2] - 2019年物美集团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权 同期家乐福被苏宁收购 [2] - 2024年物美科技剥离零售业务 专注供应链解决方案并更名 同年6月重启港股IPO [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持续下滑:278.20亿元→271.02亿元→248.58亿元 [6] - 净利润波动剧烈:2021年3.32亿元→2022年亏损4.71亿元→2023年盈利2.53亿元 [6] - 2024年前7个月收入148.24亿元(同比-0.96%) 净亏损4100万元(同比减亏54.19%) [6]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仍将亏损 主因毛利下降/其他收入减少/财务成本增加 [7] 客户结构与业务风险 - 物美集团贡献超六成收入:2022-2024年占比62.3%/62.0%/61.4% [9] - 2023年收入下滑主因物美门店减少15%及消费需求下降 [10] - 2024年新增湖南湖北第三方零售商客户 但新客户收入仅230万元 [11] 业务板块分析 - 核心业务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毛利率仅3.8% 显著低于其他板块(食品服务18.7%/福利礼品16.3%) [12] - 福利礼品业务2024年前7个月收入22.82亿元(同比+5.26%) 占比15.4% [11] - 商品批发业务收入12.05亿元(同比+11.99%) 占比8.1% [11] 行业专家观点 - 业务独立性不足 过度依赖物美导致经营可持续性存疑 [13] - IPO方案未解决核心问题 财务状况未能证明良性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