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协作机器人

搜索文档
越疆(2432.HK):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有望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格隆汇· 2025-08-30 02:53
财务业绩表现 - 1H25实现营收1.53亿元 同比增长27.1% 较1H24的9.6%增速显著提升 [1] - 1H25毛利率提升至47% 同比+3.1个百分点 剔除存货减值影响后稳定于49.4% [1] - 经调整后净亏损229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34.4% 经营效率优化成果显著 [1] 产品结构分析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94亿元 同比增长46.7% 营收占比提升至61% [1] - 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40亿元 同比增长7.7% 工业场景需求增长部分被教育产品转向六轴抵消 [1] - 复合机器人收入0.17亿元 同比增长13.1% 受益于制造/商业领域需求增长 [1] 应用场景表现 - 工业场景收入0.81亿元 同比增长22.4% [2] - 教育场景收入0.58亿元 同比增长18.3% [2] - 商业场景收入0.1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5.5% 受益于医疗理疗和商业零售场景深耕 [2] 新产品研发进展 - 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于6M25完成量产验证并交付日本客户 [3] - 具备±0.05mm工业级重复定位精度 可覆盖电子焊接、精密校准等任务 [3] - 预计10M25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核心升级寿命、能耗和全身运动协调性 [3] 产品生态扩展 - 4M25发布通用数据采集平台轮式+单臂具身智能机器人 覆盖工业制造、商业零售等低成本领域 [3] - 7M25发布30KG负载能力六足仿生机器人 已落地行业巡检、教育领域 [3] - 下一代六足机器人产品预计4Q25推出 将定位更广泛客户群体 [3] 研发投入规划 - 1H25研发投入0.4亿元 同比提升30.3% [3] - 未来将持续提升研发开支 主要用于具身领域人才/新品投入、垂直领域模型训练和场景数据搜集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发展 - 已构建0.25-30kg负载范围的完整产品矩阵 涵盖从桌面型到服务型机器人的全产品线 [4] - 世界500强客户增至80家 依托稳定产品性能持续拓展客户 [4]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为5.0亿元、6.7亿元和8.9亿元 [4]
越疆(02432):1H25业绩点评: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有望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8-29 18:4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推动业绩增长 [1] - 1H25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率提升至47% [1]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46.7%,占比提升至61% [2] - 商业场景收入同比增长165.5%至0.14亿元 [2] -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量产交付,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0.3%至0.4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2亿元、6.70亿元、8.89亿元 [4] 财务表现 - 1H25经调整净亏损2290万元,同比收窄34.4% [1]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300万元,2027E有望转正至300万元 [4][8] - 2025E营收增长率34.3%,2026E为33.4%,2027E为32.8% [4][8]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5E预计达327百万元 [8] 产品与业务 - 六轴协作机器人受益于3C电子、医疗和商业零售场景拓展 [2] - 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40亿元,同比增长7.7% [2] - 复合机器人收入0.17亿元,同比增长13.1% [2] - 工业/教育/商业场景收入分别为0.81亿元、0.58亿元、0.14亿元 [2]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完成量产交付,定位精度±0.05mm [3] - 轮式、多足机器人覆盖工业制造和商业零售低成本领域 [3] 研发与创新 - 1H25研发投入0.4亿元,同比增长30.3% [3] - 预计10M25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升级寿命、能耗和运动协调性 [3] - 下一代六足仿生机器人预计4Q25推出,定位更广泛客户群体 [3] 市场与客户 - 世界500强客户增至80家 [4] - 产品负载范围覆盖0.25-30kg,涵盖桌面型到服务型全产品线 [4] - 咖啡机器人、艾灸机器人等商用产品预计2H25部分放量,2026年大规模推广 [2]
【海外TMT】越疆2024年实现大幅减亏,协作机器人龙头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海外机器人系列跟踪报告(六)(付天姿/黄铮)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7 21:22
文章核心观点 越疆科技2024年度业绩亮眼,全球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效显著,各业务表现良好,技术有突破,战略推进顺利 [2] 业务表现 产品角度 - 六轴机器人贡献过半收入,2024年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55.5%,营收占比提升至55.9%,受益于制造业自动化升级需求及医疗领域突破 [3] - 四轴协作机器人2024全年收入0.96亿元,同比下降3.7%,营收占比25.7%,受产品线策略性调整影响 [3] - 复合机器人2024全年收入0.57亿元,同比增长64.7%,商业场景应用扩展驱动增长 [3] 下游角度 - 2024年工业场景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32.3%,覆盖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方案获福布斯500强客户认可 [3] - 教育场景2024全年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9.7%,受益于STEAM教育市场渗透率提升 [3] - 商业场景2024全年收入0.26亿元,同比增长111.6%,受益于零售、理疗领域加速落地 [3] 技术突破 核心技术自主化 - 实现“柔性连接器精密装配”技术突破,推动3C电子领域规模化应用 [4] - 牵头国家动力电池多机器人柔性制造项目,获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4] - 累计授权专利1067项,发明专利占比66.4%,主导3项工业机器人国家标准,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4] 具身智能商业化领先 - 推出全球首发AI泛化训练平台X - Trainer,搭载亿级参数模型实现“视觉 - 决策 - 行动”闭环 [4] - 构建具身智能“大脑 + 小脑 + 本体”技术体系,短期聚焦工业单一任务及商业连锁场景,在工业非结构化场景实现一键部署 [4] 战略推进 海外布局深化 - 截至2024年底,产品全球累计出货超8万台,服务80 + 家世界500强企业 [5] - 在美国、德国、日本设有分支机构,通过本地化团队支撑销售与服务 [5] 资本助力研发与产能 - 2024年12月港股上市,募资净额6.81亿港元,资金投向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 [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达8.84亿元,同比增长696%,资产负债率35.31%,财务结构稳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