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定压脑室腹腔分流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耗材集采步入深水区,再现“全进口”中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6:57
集采政策转向质量提升 - 耗材集采政策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 [1] - 四川资阳脑脊液分流系统集采五家外资企业全中标 无国产企业入围 包括美敦力、英特格拉、克里斯托福弥提柯、索菲萨和惠普生物 [1] - 外资企业中标价格稳定 美敦力固定压脑室腹腔分流系统拟中选价2349-2398元(曾中选价2398元) 英特格拉同类型产品拟中选价4294.5元(与历史价一致) [1] 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壁垒 - 脑脊液分流系统技术门槛高 核心难点在于阀门制造和模具加工工艺 美、德、法等外资企业掌握多项专利 产品稳定性强 [3] - 特殊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系统价格更高 克里斯托福弥提柯拟中选价23223.33-24971.33元(曾中选价24971.33元) 索菲萨拟中选价25200-26100元(曾中选价26600元) [2] - 新进入者惠普生物报价23308元 低于算术平均价24521.83元 [2] 进口品牌市场优势 - 外资产品临床认可度高 2023年河南神经外科集采和京津冀"3+N"联盟动脉瘤夹集采均为全进口中标 [3] - 医院优先考虑产品质量而非价格 外资企业通过积极降价维持市场地位 [4] - 行业人士指出国产企业需突破技术依赖 纯降价策略已失效 [4] 国产企业技术突破 - 政策为国产新品预留通道 采购周期内新获批产品可获挂网资格 [6] - 百多安可调压脑积水分流管完成模具设计 实现基本调压功能 湃诺瓦医疗获智能化分流系统专利 通桥医疗简化分流器结构 [7] - 物联网和AI技术助力国产产品向智能化、微创化发展 [7] 行业长期竞争格局 - 集采加速临床渗透率提升 培育更大市场需求 [6] - 国际贸易局势可能影响外资产品供应稳定性 [6] - 国产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抢占未来市场份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