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资并购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从“资金供给者”升级为“产业整合者” 地方设立国资并购基金潮起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08:02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发展态势 - 近一年内至少有十余个省市发布鼓励性政策文件或拟设、已设国资并购基金 [1] - 上海组建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七大领域 [3] - 福建发布目标规模50亿元的系列并购基金,盐城设立30亿元并购母基金,天津支持设立并购基金集群 [3][4] 典型案例与资金结构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以49.6亿元出资控股康华生物29.99%表决权,其LP上海医药集团占19.79%份额 [2][3]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出资结构中,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基金占比45.34%,东富龙占4.03%,君实生物占2.02% [3] - 河南省支持国企与"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天使基金和并购基金,早期孵化上下游企业 [4][5] 战略定位与功能升级 -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从"资金供给者"升级为"产业整合者",成为强链补链的"压舱石" [1][6] - 通过并购控股上市公司或"独角兽",可快速导入地方政府资源,缩短技术量产周期 [7] - 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发挥"托市"作用,阻断民营股东抛售负循环,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8] 运作模式创新 - 采用"母基金+专项子基金+CVC基金"架构撬动保险、银行AIC等多元资本 [7] - 盐城黄海汇创基金通过"子基金投资+项目直投"方式锚定5+2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聚焦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7] 机制优化建议 - 投资端需建立动态更新的产业链白名单与负面清单,避免财务投资空转 [11] - 治理端推行"专业GP+产业LP+政府SPV"结构,限制行政化干预 [11] - 考核周期应从3-5年延长至7-10年,匹配硬科技研发周期 [11] - 人才端需引进并购投行、技术评估专家,建立市场化薪酬机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