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干

搜索文档
深化党建联建 纾解共富难题(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乡村振兴模式 - 淳安县以下姜村为中心成立大下姜联合党委和乡村振兴发展公司,构建"大下姜"地域公用品牌[1] - 通过党建联建机制整合25个行政村资源,形成"党委统筹+乡镇负责+部门支持+村社落实"工作链条[2] - 成立大下姜公司由25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股东,实现统一协调和资源集中[2] 农产品销售体系 - 开发数字化应用"姜妈赶集"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截至2024年底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3] - 与44家商超和平台达成合作,将农户产品销往千岛湖镇和杭州主城区[2] - 采用市场价收购农户产品但保持微利模式,收购价略低于售价以让利农户[3] 产业协同发展 - 下姜村发展红色研学营地和教育培训产业[3] - 夏峰片区利用荒地连片发展红高粱种植[3] - 铜山片区重点开发野生中药材和林下经济[3] 集体经济收益 - 公司利润除支付人员工资外反哺村集体经济[3] - 25个联建村持续获得分红收益[3] - 通过统一品牌和集中销售解决农户分散和销售难题[1][2]
返乡创业,年轻人闯出新赛道(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核心观点 - 青年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营销和非遗技艺现代化改造等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1][3][4][6][10] 农业科技应用 - 黑龙江绥芬河木耳种植户引入物联网技术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气象预警系统实现智能大棚管理 成功预防倒春寒灾害并保住全部菌包 [4] - 富硒木耳种植实验取得成效 硒含量达普通木耳3倍 单价提高20% 带动周边33户村民户均年增收4.2万元 [5] - 数字化种植技术从被质疑到获得村民认可 村民可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大棚数据 [4] 农产品电商发展 - 福建武夷山网络博主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家乡特产 单条春笋主题视频获超50万点赞 [6] - 团队自有品牌年销售额实现300%增长 已开发50多种特色农产品包括浦城桂花红茶、松溪百年蔗红糖等 [8][9] -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厂房 与福建省农科院质标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质量管控 [8] 非遗产业现代化 - 云南西双版纳傣纸技艺融合现代科技 引进激光打标机、烫金机等10余台设备解决传统工艺局限 [10][11] - 开发60余种文创产品包括包装用纸、手提包、灯具等 通过"线上宣传+线下体验"立体化运营 [11] -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曼召村傣纸年产量达1000万张以上 全村年收入超1000万元 [12] 产业带动效应 - 沈枝丹团队向农户免费分发地瓜苗和鹅苗 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 新建熏鹅加工厂预计年产量达20万只 [8] - 开展乡村主播公益培训累计约1000人次 涵盖拍视频、快递发货、直播设置等实操技能 [9] - 傣纸产业带动村民参与分工协作 老师傅负责传统造纸工序 年轻人操作现代化加工设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