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木耳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亮点抢先看!百色芒果(田阳)采购商基地行暨产销对接交流活动7月9日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7-07 11:04
活动概述 - 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芒乡有礼 粤桂同行"大湾区采购商基地行暨产销对接交流活动将于7月9日在广西百色田阳举办 [2][3] - 活动旨在展示百色芒果(田阳)从"枝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魅力,推动粤桂协作 [4][5][6] - 田阳区是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 [8] 亮点一:壮乡甜蜜"深体验" - 百色芒果(田阳)在右江河谷富硒土孕育下自然慢熟,年均超2000小时日照与昼夜10摄氏度以上温差,糖分沉淀充分 [10][11] - 活动将现场开展鲜果品鉴,包括金煌芒、桂七芒、台农芒等优质品种 [12][13] - 超20家田阳农业企业将展示芒果干、芒果酒、香菇木耳等多样化农副产品 [14][16][17] 亮点二:产地考察"零距离" - 首次大规模组织大湾区采购商深入芒果基地考察全产业链,从田间到市场流通 [18][19][20] - 考察内容包括广西桂西芒果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满集田园会客厅"农文旅项目、粤桂协作芒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等 [25][26][27] - 重点观摩芒果深加工生产线和"田阳—大湾区48小时直达"供应链 [29][30][33][34] 亮点三:产销对接"面对面" - 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流通龙头企业与大湾区采购商将实现直接对接 [38][39] - 现场发布2025年田阳区芒果寻味图,提供70多家优质果蔬农特色产品基地信息 [41][42] - 活动旨在拓展合作机会,为粤桂协作消费帮扶产品开辟更多销售渠道 [40][44]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新华社· 2025-07-04 10:23
鄂西北山区,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的一片竹林里,280块形态各异的石头铺镶其间。 "早年村里有大小事需要商量,就组织村民在竹林里开会。每户搬块石头坐着,当时有280户,就摆了280块。地作席、天当房,有话敞敞亮亮地 讲。"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直到2009年,村里条件好了,开会改在了室内,但大家仍小心呵护着这块场地。 "发展在这里谋划,行动从这里出发,人心也在这里凝聚。"在全村人心中,这280块石头铺平了"穷山沟"的振兴路。 生态茶园、民俗园,一步一景;廊桥、石门,古香古色……盛夏时节,藏在群山褶皱里的堰河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游玩。"天一热,来的 客人比平常更多了,得提前准备好。"村民冯毕建一边收拾自家农家乐的桌椅碗筷,一边招呼在店里帮忙的村民将腊肉、香菇、木耳等"土货"摆到 门口。 2024年6月26日,俯瞰堰河村。(谢勇 摄) 30多年前,堰河村人还在为填饱肚子而苦恼——被困于"八山半水分半田",这里只有"巴掌田"和"鸡窝地",村民靠山吃山,长期以砍树卖柴为 生,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如影随形。 因为找不到好的发展路子,冯毕建等不少村民早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现在变化太大了,一家一栋楼房、一辆 ...
儋州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样板间”
海南日报· 2025-07-02 09:4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儋州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样板间",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建设自由贸易港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2] - 澳斯卡粮油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菜籽/大豆、30万吨油脂精炼、16万吨包装油,2025年预计产值80亿元[3] - 京博(海南)新材料与海韵(海南)材料科技合作成立海南省沥青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聚焦高性能道路沥青材料研发[5] 工业智能化转型 - 澳斯卡粮油通过AI和算力技术实现工厂数字化、可视化,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几乎不需要工人参与[3] - 儋州推动"数字底座"建设,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体和联盟[6] - 儋州已有2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新能源、环保等领域[6] 农业科技应用 - 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培育出高温下生长更快的白背毛木耳新品种,亩产值达5万元[7][8] - 儋州木薯科技小院推广种植华南9号木薯品种,累计面积超1万亩,并建立全国首条木薯粉湿法加工生产线[8][9] - 采用"公司+科技小院+村集体+农户"模式,儋州大成镇白背毛木耳种植面积超300亩,干品年产量600吨[8]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儋州国际人才工作站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工作许可办理等[11] - 儋州创新市场化、国际化人才招聘模式,重点引进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11] - 儋州市科协推动专业人才将知识技能带进农村、企业,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12]
年产量超2亿吨!我国多地森林食物迎来夏季采收
快讯· 2025-07-02 05:02
森林食物产业发展现状 - 森林食物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类别 [1] - 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 [1] - 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 [1] 地方产业发展案例 - 江西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建设100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喷灌系统,产量提升10% [1] - 云南勐腊县勐腊镇在橡胶林下种植20亩竹荪,挖掘林下经济潜力 [1] 森林食物产品结构 - 涵盖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水果、林禽、林畜、林菌、蜂蜜等多元化产品 [1] - 产品结构包括"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完整品类 [1] 产业支持措施 - 政府支持合作社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效率 [1] - 多地通过技术创新(如喷灌系统)实现产量增长 [1]
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林+”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能
央视网· 2025-06-30 12:23
森林食物产业发展 - 森林食物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当前多地迎来夏季采收 [1] - 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 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5] - 江西广昌县建设100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喷灌系统 产量提升10% [1] - 云南勐腊镇采用集体出资+村民入股模式 在橡胶林下种植20亩竹荪 [3] 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 - 行业从单一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8] - 云南丽江芒果产业开发芒果汁/干/冻块/醋/酵素等系列产品 形成全国销售网络并出口 [10] - 湖南枳壳加工环节增至14道 产品附加值增长5倍以上 [12] - 林下经济涵盖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多领域 成为山区重要富民产业 [15] 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 - 浙江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6% 打造3个国家级康养基地+6个省级森林氧吧 [17] - 黑龙江伊春森林覆盖率83.8% 形成400万公顷森林旅游集群 带动民宿/文创等协同发展 [19] - 国家林草局推出多条全国特色森林旅游线路 涉及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地等 [21] - 全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万亿元 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 [21]
蛟河市政数局搭台企业供需对接会 破信息壁垒促辖区企业协同发展
人民网· 2025-06-24 11:31
蛟河市政数局在走访企业时发现,辖区内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很多,但由于信息壁垒等原因,彼此间没 形成合作甚至还不认识。为打破辖区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发挥"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6月19日,蛟河市政数局邀请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蛟河市分公司、吉林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 吉林添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蛟河市松花湖酒业有限公司、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面对面 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拓展销路,推动辖区内企业就地、就近形成产业链供需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蛟河市分公司王志涛副总经理表示,作为国企,有责任有义务 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在拓展销售渠道、冷链运输、仓储物流、信贷资金方面给予企业应尽的帮助,通过 企业之间"手拉手",实现合作共赢。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提出,企业目前迫切希望借助邮政强大的销售 辐射链条,打开黑猪肉、黏玉米的销售渠道,期待与邮政在这方面展开合作。添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带来了企业产品,并介绍该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属于行业标杆,希望能在线上销售方面与邮政达成 合作。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则介绍了黄松甸木耳,希望与邮政共同宣传推广我市特色产品。蛟河 市松花 ...
陕西柞水:轮作增效 “冬闲田”变“增收田”
科技日报· 2025-06-23 17:28
产业发展模式 - 西川村探索出"食用菌立体化、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实现"春秋季有黑木耳、夏季有黄背木耳、冬季有羊肚菌"的全年生产体系 [1][2] - 羊肚菌轮作大棚每亩增收2万至3万元,2025年春季试种10个大棚总产量达1000斤,鲜品售价每斤100元,干品每斤600元,总产值突破10万元 [2] - 轮作技术攻克黑木耳与羊肚菌、黄背木耳等菌类周年化种植难题,提升土地和大棚利用率,形成"一棚多用、四季生金"的效益 [2] 科技赋能农业 - 科技部帮扶项目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大棚种植,建成菌菇智能化远程测控管理系统,实现手机端温湿度远程调控和自动化管理 [1] - 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光照、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智慧管理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1]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多元化转型 [2] 产业链延伸与规划 - 村内建成科技服务驿站,采用"线上专家指导+线下实地服务"双轨机制保障技术落地,农户通过培训掌握轮作技术并扩大承包规模 [2] - 未来计划拓展"菌药轮作""菌菜轮作"等新模式,结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打造"科技+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3]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金融服务+气象科技成就土特产好收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2 23:37
气象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 陕西省商洛市利用气候资源优势,通过气象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提升生态农产品品质 [1] -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创新金融服务,将气象科技与金融服务结合,助力土特产实现更高效益 [1] 智慧农业转型 - 商洛市柞水县通过邮储银行资助建设"智慧菌棚",配备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等设备,实现木耳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 [2] - 柞水县布设60套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构建覆盖不同海拔的监测网络,为种植户提供定制化生长管理建议和气象灾害预警 [2] - 智慧农业技术使木耳产量提升20%,优品率超95% [3] 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 - 邮储银行陕西省商洛市分行联合政府、科技企业搭建"金融+科技+产业"服务平台,为木耳产业注入数字化动能 [3] - 某木耳种植合作社通过邮储银行获得140万元贷款,建成40座数字化菌棚,年产值达480万元 [3] - 柞水县荣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邮储银行200万元贷款,升级菌包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提升至400万袋 [5] 气候品牌与产业链发展 - 商洛市编制气候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开展气候品牌认证,开发核桃乳、葡萄酒等108个精深加工产品,形成"菌果药畜茶酒"特色产业体系 [4] - 邮储银行推出"木耳贷""核桃贷""茶叶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 [4] 金融覆盖与成效 - 截至5月末,邮储银行为商洛市"气候友好型企业"授信,累计发放贷款超8000万元,占当地同类企业贷款余额的40% [5] - 贷款覆盖特色农业、水产养殖业、文旅企业、绿色工业等行业,助力企业高效利用气候生态价值 [5]
“甘味”出海新象:从“鲜”到优的全球吸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5:42
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冯志军魏珊珊)近年来,产自甘肃的特色农产品出海步伐持续加快,除传统新鲜 水果蔬菜外,大樱桃、甜瓜、鲜切花、干坚果等特色产品也纷纷组团出海拓市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 模式,渐成"甘味"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新引擎。 据兰州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5月,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值达13.9亿元,占甘肃省出口总值的近二 成。 6月以来,陇原大地瓜果飘香。在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一国际贸易公司包装车间里,沁人心脾的甜瓜香气 扑面而来。工作人员熟练地将一个个新鲜的秦安甜瓜拣选分装,打包发往海外市场。 产自秦安的甜瓜又叫白脆瓜,是甘肃名特优农产品,其色白如玉、脆嫩爽口、糖度高、香气浓郁,一直 以来都以高品质享誉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们瞄准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搭乘海关支持农产品出口便利化措施的东风,积极开拓贸易 销售渠道,秦安甜瓜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该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安学强介绍说,近年来,高品质"甘 味"深受国外客户好评,农产品出口市场和品类都在不断扩大。 为支持新鲜瓜果扩大出口,兰州海关通过线上业务小程序推送出口水果果园、包装厂注册要求和流程, 指导企业高效便捷取得出口资质。同时,强化源头质量管控,规范出口水果 ...
西农破解秦岭野生木耳基因密码:发现进化奥秘 揭示功效秘密
环球网资讯· 2025-06-17 1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西农破解秦岭野生木耳基因密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研究发现,基因图谱显示两菌株基因组超52Mbp,其中M12含12条染色体。进化分析发现它们在457万 年前分化,与近缘种Auricularia subglabra分化时间更达3353万年,证实秦岭木耳独特进化地位。更令人 振奋的是,M13携带的特殊基因簇能合成抗炎、抗氧化物质,从分子层面揭示木耳降血糖、降胆固醇的 传统功效。研究还破解了木耳的"生存智慧"——丰富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解释其分解木材的能力,而两菌 株携带的21-30个活性物质合成基因簇,则为开发保健产品指明方向。 业内专家指出,该研究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通道:一方面为功能成分提取、保健产品开 发提供靶点基因,另一方面通过解析木质素代谢通路,可优化菌袋基质配方,实现栽培工艺升级。 中新网陕西杨凌6月17日电 (阿琳娜 张晴 祁建钊)记者17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食用菌中心李 鸣雷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首次完成秦岭两株野生木耳染色体级基因组图谱绘制,不仅填补了秦岭木耳基 因组研究空白,揭示了木耳进化奥秘,更挖掘出强大的保健功能基因,打开了产业升级新空间。 李鸣雷表示,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