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铁屏蔽门
icon
搜索文档
日企活用中国“内卷”提高全球竞争力
日经中文网· 2025-09-30 10:59
中国市场竞争环境的新视角 - 中国被称为“内卷”的过度竞争向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等众多行业蔓延[2] - 部分日本企业开始借鉴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转为逆向思维,利用中国竞争环境提升全球竞争力[2] 松下控股案例:屏蔽门业务 - 公司设在北京的基地正忙于设计面向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设备[4] - 自动门业务于2009年退出日本市场,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中国获得增长[5] - 在中国构建从开发、制造到销售的一条龙体制,融合日本技术与中国成本竞争力[5] - 在中国采购的零部件比日本便宜30%至50%,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高[6] - 该业务已在全球10个国家的12座城市获得21笔订单,2024年全球份额排名进入前7至8位[6] - 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销售额比例从目前的约60%提高至近85%,目标是跻身全球前三[6] - 已将筛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部门部分职能分阶段转移至上海基地,由上海基地发掘约6000家在“内卷”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向全球供应零部件[7][8] 本田案例:通用发动机业务 - 利用重庆基地发展通用发动机业务,该基地及其相关设备产量占全球约70%[7] - 当地在生产流程和品质管理方面广泛推进数字化转型,并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7] - 通过与当地企业展开数字化转型合作以及生产线自动化,重庆基地的成本竞争力最强[7] - 公司打算将这种经验推广至其他国家,以提升通用发动机的全球竞争力[7] 行业趋势与影响 - 过去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分配给中国基地的模式发生逆转,现在零部件从中国流向全球[8] - 日本企业需要具备反过来活用中国企业优势的韧性与智慧以维持国际竞争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