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号线

搜索文档
周红波专题调研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南京日报· 2025-08-30 09:58
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在部分街道先行探索开展消费券试点,老年人可凭券自主选择养老服务。 在建邺区南苑街道,周红波察看"养老易购"数字化平台演示,了解平台用户活跃度、服务质量评价等细 节,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数字赋能"模式,真正做到服务全流程闭环、可追溯,更好保 障老年群体安享幸福晚年。 在江宁区大里聚福城片区消防工作站,周红波详细了解消防站人员构成、运行机制,要求按计划抓 紧推进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全市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同时要进一步建强队伍、配强设备、加 强演练,有效夯实城市消防安全底板,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周红波强调,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最终看群众满意度高不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 坚持质量为先,强化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在共建共享中增进民生福祉。 8月29日,市委书记周红波专题调研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 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 ...
一条新线贯南北 激发文商旅新活力
南京日报· 2025-08-11 07:01
地铁5号线开通首周表现 - 开通首周累计客流量达152 5万人次 其中首个周末迎来客流高峰 [1] - 线路串联夫子庙 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 带动沿线文旅消费显著提升 [1][2][3] - 夫子庙站"千年古道"展示区及虹桥站"星空穹顶"成为网红打卡点 吸引大量游客拍照传播 [2] 商业带动效应 - 三山街站连接夫子庙商圈与万象天地等综合体 首个周末商场人流量激增 [4] - 江宁万达广场因东山站开通吸引新客群 市民反映交通时间缩短50%以上 [5] - 沿线摄影店"月笼沙国风旅拍"客单量从每日30单增至50单 直接受益于地铁导流 [2] 交通网络升级 - 线路全长37 4公里设30个站点 含8个换乘站 填补下关滨江等片区轨交空白 [7] - 形成南北向第四条大运量廊道 扭转原有"西密东疏"格局 连接江宁与主城核心区 [6][7] - 南部新城3个站点未来可换乘规划中的13号线 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 [6] 市民出行变革 - 鼓楼至新街口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 改变原有依赖自驾或绕行公交的出行模式 [7] - 七桥瓮公园游客称地铁5站直达比公交节省时间且避免晕车 家庭出游意愿增强 [2][3] - 江宁居民表示5号线开通后主城消费选择增加 打破区域商业活动局限性 [5][6]
地铁5号线北段今早6时正式开通运营 南京地铁运营里程增加至508公里
南京日报· 2025-08-06 10:23
5号线起于吉印大道站,终至方家营站,是南北向贯穿主城的骨干线,线路全长37.4公里,全部为 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南段于2024年3月31日开通。5号线全线中有8座车站与既有线路 换乘,分别在三山街站、竹山路站与地铁1号线换乘,在上海路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在夫子庙站、诚 信大道站与地铁3号线换乘,在云南路站与地铁4号线换乘,在福建路站与地铁7号线换乘,在吉印大道 站与S1号线换乘。 在运输组织方面,5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后,工作日早晚高峰采用大、小交路组织行车,大交路为吉 印大道—方家营,小交路为科宁路—方家营;其他时段及周末采用吉印大道—方家营单一交路运行。吉 印大道往方家营方向于吉印大道站和神机营站设首班车,方家营往吉印大道方向于方家营站和文靖路站 设首班车,首班车发车时间维持6时不变;周日至周四两端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3时,周五至周六组织常 态化延时,两端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3时30分。 5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后,南京地铁将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进行运输组织优化调整,不断提升运营服 务,保障乘客出行需求。 记者昨天从南京地铁获悉,地铁5号线北段将于8月6日6时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地铁5号线实现全 线贯通运营。 ...
5号线调整首日早晚高峰拥挤程度有所缓解
每日商报· 2025-05-16 11:14
地铁5号线运营调整效果 - 5号线工作日早高峰时段从8:00-8:40扩展为07:50-08:50,主城区段列车最短行车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50秒[1] - 间隔缩短10秒使得18列车次能多发一列,单趟最多承载1500人,早高峰一小时多发2-3列,增加载客4000多人[2] - 每小时运力从2.9万人次提升到3.3万人次左右,提升约14%[2] 行车交路优化 - 小交路从蒋村-江晖路延长5个站到育才北路,惠及更多站点乘客[2] - 调整包含人民广场等换乘站,使换乘速度更快,等候时间大大缩短[2] 未来规划 - 杭港地铁已有增购列车安排,将依据列车到达情况及实际客流持续优化运营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