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多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仅退款后,拼多多摸着抖音过河
虎嗅· 2025-05-02 08:47
电商平台规则调整 - "仅退款"规则从"极致消费者保护"转向"平衡治理",但仍保障消费者合理维权权利[1] - 该规则起源于2014年京东自营商品仅退款,后被拼多多改造为行业竞争武器[1] - 拼多多曾拥有近900万中小商家和9亿活跃买家,采取"极致偏向消费者"策略维持增长[1] - 规则扩展至全品类后推动平台高速增长,同时引发行业低价内卷[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仅退款"全面取消标志行业从"内卷式服务竞争"回归"商业本质"[2] - 拼多多面临剥离低价和极致售后滤镜后如何维持增长的核心问题[2] - 取消"仅退款"是平台与商家矛盾爆发的结果,为战略转型做准备[3] - 极端规则导致退货率波动,中小商家运营成本增加,商品投诉量居行业第一[4] 内容化战略布局 - 拼多多近期聚焦"内容化"和"产业带叙事"两条主线[5] - 2022年"多多视频"DAU峰值突破1.5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40分钟[6] - 2023年加码直播业务,推出"新超星计划""百产计划"吸引外部主播[6] - 短视频带货转化率约1%-3%,低于主流电商详情页2%-5%的转化率[7] - 内容化成为供应链上游倾斜战略载体,将低价商品包装为"性价比之选"[7] 产业带资源开发 - 产业带商家集群化生产能力和供应链效率支撑电商平台低价策略[10] - 拼多多2023年升级"拼品牌"扶持计划,2024年推出千亿扶持计划[10] - C2M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反向指导产业带商家生产[11] - 产业带资源主要作用仍是支撑平台"低价"模式持续运作[12] - 平台低价直连消费者打破传统品牌价格分层体系[13][14] 财务表现与转型挑战 - 2024年四季度总营收1106亿元同比增长24.45%,净利润增速从60.73%降至17.9%[17] - 2025年一季度增速滑落至15%以下,股价累计跌幅超10%[17] - 用户"低价心智"根深蒂固,供应链升级可能面临用户流失风险[17] - 产业带商家品牌化需要长期投入,考验平台资源调配能力[17] 营销模式特点 - 拼多多营销模式依赖社交裂变和低价促销,缺乏系统化广告体系[19] - "拼单""砍价"等功能本质是社交传播载体而非传统广告系统[19] - 近期上线视频通话功能尝试精细化运营,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21] - 测试挽单工具通过价格手段解决退货问题,仍未跳出原有逻辑框架[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