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圆柱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亿纬锂能接受315家机构电话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数据与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3 19: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 同比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为17.70亿元 同比增长18.06% [1] - 二季度动力电池毛利率提升至17.60% 同比改善明显 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呈稳定向上趋势 [3] 产能建设与出货情况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2] - 荆门60GWh超级工厂首条大铁锂产线年初进入量产调试 6月第30万颗电芯下线 [2] - 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能已量产 二期储能工厂预计2025年底建成 匈牙利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2][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大圆柱动力电池量产并供应企业 系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车型首发电池供应商 [2]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2] - 固态电池MWh产线规划在成都投建 预计年内建成 [3] 市场拓展与客户结构 - 大圆柱新产品三季度量产交付 2026年荆门工厂预计满产 同步规划沈阳工厂第二条产线 [3] - 基于乘用车客户需求 在云南曲靖和湖北荆门扩建方形铁锂电池产能 [3] - 储能订单正常推进 美国市场需求明确 关税未影响原有项目 [3] 成本管理与运营效率 - 通过海外大客户出货量增加 产线改造及良率改善实现成本摊薄 [3] - 针对碳酸锂价格波动开展期货套保等成本对冲工作 [3] - 除三元软包产线外 其他产线基本满产 [3] 未来增长预期 - 2026年动力电池板块因大圆柱电池放量及新工厂交付预计显著增长 [3] - 储能板块伴随60GWh超级工厂交付 预计2026年增长超30% [3] - 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约10% 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近35% [3] 财务事项说明 - 上半年计提约2亿元减值 其中合众汽车应收账款单项计提约1.5亿元 [3] - 上半年股权激励税前费用约5.7亿元 对利润影响约4.9亿元 下半年预计费用约4亿元 [3]
亿纬锂能(300014) - 300014亿纬锂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3 18:16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 [1]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1] - 剔除股权激励及坏账计提影响后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1]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 [1]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1] - 上半年计提减值约2亿元,其中1.5亿元为合众汽车应收账款全额计提 [7] - 上半年股权激励税前费用约5.7亿元,对利润影响约4.9亿元 [7] 产能建设与产品进展 - 中国首家实现大圆柱动力电池量产并供应国际头部车企 [1]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2] - 荆门60GWh超级工厂首条大铁锂产线进入量产调试,6月第30万颗电芯下线 [2] - 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能已量产,二期储能工厂预计2025年底建成 [2] - 匈牙利项目获建筑许可,预计2027年投产 [2] - 固态电池MWh产线规划在成都投建,预计年内建成 [4] - 曲靖圆柱铁锂产能计划切换为方形铁锂 [3] 盈利能力与展望 - 动力电池上半年毛利率17.60%,同比提升6.15个百分点 [3] - 动力电池三季度预计稳定交付,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 [3] - 储能电池三季度盈利环比预计修复 [4] - 2026年动力电池板块因大圆柱放量及新工厂交付预计显著增长 [7] - 储能板块2026年预计增长30%以上 [7] 客户与市场动态 - 大圆柱电池2025年三季度开始交付,2026年荆门工厂预计满产 [3] - 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约10%,未来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5% [6] - 开源电池3.0可实现单车减重500公斤,为司机年增收入约8万元 [6] - 美国储能市场需求明确,2026-2027年客户需求明确 [7] - 碳酸锂价格波动通过期货套保对冲 [4] 国际业务与关税影响 - 马来西亚二期储能项目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5] - 美国储能订单正常推进,关税未影响原有项目 [7]
亿纬锂能: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下降22.8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60.72% [2] - 总资产1106.9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7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8.1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29% [3]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 [3]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46系列大圆柱电池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距离超23万公里 [9] - 2024年度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9] - 成为某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电动车型首发电池供应商 [9]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MrBig系列已获多项国际认证 [9] - 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MrBig电池下线 标志超大容量电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9]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10] - 预计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 [10]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初见成效 构建"产品输出+技术授权+合作研发+服务支持"全方位输出体系 [10] - 北美ACT公司产能建设按计划推进 助力商用车电动化 [11] - 欧洲项目第一阶段指标高效完成 设备运行稳定为量产铺路 [11] - 马来西亚电池生产基地为首个海外量产工厂 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全系列产品 [12] - 马来西亚工厂2025年2月完成产线调试并实现首颗小圆柱电池下线 [12] - 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部分产能实现量产 [12] 股东与公司治理 - 以总股本20.39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5元(含税) [1] - 控股股东西藏亿纬控股持股比例32.02% 其中质押3.67亿股 [3] - 实际控制人刘金成与骆锦红为夫妇关系 分别持有亿纬控股50%股份 [4]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5][6] 债券与资本结构 - 发行"亿纬转债"债券代码123254 发行规模50亿元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 [7] - 资产负债率62.57% 较上年末59.36%有所上升 [7]
后浪力华出手:大圆柱“热-力-电”三角困局告破
高工锂电· 2025-06-06 17:45
46系大圆柱电池赛道重启 - 特斯拉、宝马等车企押注46系大圆柱电池路线,带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ES等全球TOP动力电池企业加速产业化布局[1] - 新玩家如力华电源、睿恩新能源以46系大圆柱为核心产品进入赛道,背后有明星资本支持[1] - 2024年成为转折点,制造技术进步使大圆柱在良率、效率、成本等方面具备量产条件[2] -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电动化场景兴起,重构电池性能需求[2] - 全球动力电池竞争进入"效率与性能"双重博弈阶段[3]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相比传统方壳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比软包电芯更高安全性[7] - 圆柱结构在成组时具有极高灵活性,可实现热电分离的高安全性[7] - 标准化结构在生产制造和成组制造上有巨大成本节约空间[7] - 适配快充、高倍率、长循环、安全、标准化等多元场景需求[8] - 2024年150kW以上快充桩新增占比达50%,快充能力成为核心需求[9] 产业化挑战与突破 - 壳体焊接细节、产线制造良率、设备速度等工程化难题曾制约放量[8] - 2024年自动化产线成熟与工艺优化推进,制造门槛被迅速攻克[8] - 力华电源采用"全通路无极耳"结构设计,取消传统焊点与转接片,使电芯在50C脉冲放电下温升控制在11.2°C[15] - 铝壳方案替代钢壳设计,最高温升降低3~5°C,热分布均匀性提升20%[18] - 开发多相均衡传导技术,提升锂离子传输效率约30%[18] 力华电源的差异化布局 - 聚焦4695与46120两大主流尺寸,针对高倍率与高能量密度需求[21] - 建设国内首条180PPM铝壳大圆柱磁悬浮高速量产线,单线效率行业领先[19] - 采用"极简制造"理念,异物引入风险降低75%,产品良率提升5%[19] - 核心团队来自锂电头部企业,拥有20年以上大圆柱研发经验,储备专利超200项[25] - 万华化学持股27.3%,提供材料体系支持[25] 全球化发展态势 - 46系大圆柱正从中国工厂走向国际供应链[27] - 力华电源亮相2025年欧洲电池展,与博世、MAN、保时捷、宝马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9] - 大圆柱电池在全球电动化深水区仍存在结构性突破空间[30] - 行业处于从技术验证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阶段[30]
中国锂电企业加速布局欧洲 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高工锂电· 2025-04-09 17:49
亿纬锂能欧洲工厂进展 - 亿纬锂能全资孙公司亿纬匈牙利获得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颁发的建筑许可 标志着欧洲首个电池工厂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3] - 工厂将生产大圆柱动力电池 直接供应宝马汽车德布勒森工厂 体现中国电池企业与欧洲车企深度绑定趋势 [3] - 公司推进技术共享与产业生态构建 与武汉大学 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计划2027年Q3前在匈中两地建立实践基地 [3] 锂电产业链欧洲布局动态 - 万华化学与德国IBU-tec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推进LFP材料工业化试验 预计2024年Q3获初步结果 可能在欧洲建联合实验室 [3] - 曼恩斯特德国子公司MANST EG与欧洲电池企业ACC签署战略销售合同 提供涂布模头等核心设备 ACC由Stellantis 奔驰 道达尔能源联合组建 [4][5]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设立欧洲第三工厂 此前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预计2024年10月及2025年3月投产 年总产能达50万辆 [6] 中欧新能源合作背景 - 中欧同意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 为产业合作创造稳定环境 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7] - 中国电池企业凭借LFP工艺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价格低于韩系40%)保持竞争力 分散化建厂与技术授权成为拓展海外市场主要路径 [7] - 中国锂电产业链在欧洲的布局正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