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智能路由网关
icon
搜索文档
AI加速重塑“上海制造”金字招牌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09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上海市政府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以AI驱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 [1] - 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创新赋能,开发面向垂类领域的工业级智能体,并分类施策制定差异化"AI+"实施路径,传统制造业推动智能化改造,新兴制造业布局智能终端等原生赛道 [5] -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生态,培育智能化方案服务商,利用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闭环 [5]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29%,人才总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AI应用已在上海超半数重点行业中落地,制造业被列为力推垂类大模型应用的六大行业之一 [3]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技术已突破实验室阶段,深度融入制造业核心环节,如需求预测、设备调度和物料分配 [3] 技术基础设施与平台 - 上海胜算速惠云科技构建算力聚合超市云服务,通过聚合全球碎片化算力资源将算力成本降低50%以上,并提供垂类模型免费入驻机制 [4] - 该公司的大模型智能路由网关提供统一API接口,可调用全球100+主流大模型,其自研Prompt智能路由引擎能为开发者节省高达30%的Token消耗成本 [5] - 胜算云预计在2026年实现模型算力总交易额突破2亿元以上,并计划上线模型交易市场和协同训练社区以打通全链条 [4][6] 前沿技术应用与突破 - 智元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实现从底层硬件驱动到上层智能服务的全链路打通 [8] - 该操作系统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质检、物流分拣等核心制造环节的深度渗透和产业应用 [7][8] 行业挑战与瓶颈 - 具备规模效应的工业应用场景多集中于大型国企及产业链龙头,而初创型AI民企受限于数据安全、技术适配等门槛,难以深度参与核心生产环节 [9] - 工业场景对实时性、可靠性及安全等级的严苛要求,与通用大模型及垂类模型企业主攻消费级市场的现状存在错配,工业长尾需求和高定制化特征制约AI技术规模化落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