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闸蟹
搜索文档
苏州多管齐下助推大闸蟹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10-06 23:39
行业概况与产量 - 苏州市吴中区作为太湖大闸蟹主产地,2023年养殖面积为5500亩,预计产量为550吨 [1] - 吴中区预计今年“六月黄”大闸蟹的海外发货量约为30吨 [1] - 苏州市已出台《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发展和品牌提升工作方案》,旨在鼓励大闸蟹出口 [2] 公司业务拓展 - 江苏太湖水产有限公司自2023年6月起开始出口“六月黄”大闸蟹,目前已成功运抵日本等国市场 [1] - 苏州湖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东南亚市场需求,自9月初开始出口阳澄湖大闸蟹熟制蟹产品,已接到马来西亚等地订单,预计全年出口量可达5吨 [1] - 苏州蟹源坊蟹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新设阳澄湖大闸蟹海外专卖店,并根据试点效果考虑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扩大销售网络 [1] 政府与基础设施支持 - 昆山市巴城镇已设立大闸蟹出口基地和中转场,并获得大闸蟹出口资质证书,以支持其进入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2]
以“小标志”撬动“大产业”,苏州吴中地理标志事业再启新程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5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8日在中国洞庭山碧螺春茶博馆举办 主题为“小标志 大产业 共谋地理标志新未来” [1] - 活动由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苏州市吴中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旨在为吴中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新增地理标志产品 - 吴中区新增“东山白沙枇杷”、“西山青种枇杷”、“吴中鸡头米”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新增数量并列全市第一 [2] - 相关镇及行业协会代表从品种特性、种植技艺、产业价值等维度推介了三大特色地标产品 [2] 专用标识发布与用标企业管理 - 活动正式发布洞庭山碧螺春茶、东山白沙枇杷、西山青种枇杷、吴中鸡头米四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系列专用标识 [3] - 专用标识包含产品名称、公告号、溯源二维码及使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 是产品品质的背书和对消费者的承诺 [3] - 现场公布了经过严格筛选及审核的四类地理标志产品的用标企业名单 [3] 团体标准制定启动 - 正式启动太湖莼菜、太湖大闸蟹、太湖河鳗、苏州西山板栗、苏州西山枇杷、苏州西山杨梅、苏州西山银杏等7项产品的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4] - 团体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地理标志保护将覆盖种植养殖、采收加工、质量检测等全链条 [4] 知识产权工作站建设 - 活动为“东山白沙枇杷”、“西山青种枇杷”、“吴中鸡头米”3个新成立的地理标志工作站授牌 [5] - 这些工作站将成为推动商标品牌与特色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枢纽 [5] 专业培训与未来展望 - 活动第二阶段由知识产权专家围绕地理标志保护实务、品牌运营进行讲解 为企业和工作站人员提供培训 [6] - 未来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机制 推动地理标志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6]
鱼满舱、稻谷黄 “梯田+”撬动农旅融合产业链 村民乐享发展红利
央视网· 2025-09-19 15:10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位于秦巴山区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陕西汉阴凤堰梯田的万亩水稻陆续成熟。当地通过发展农旅融合助力乡村 振兴。 记者现在正在湖州吴兴太湖旁的一个大闸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正纷纷下塘捕蟹,感受收获的喜悦,这也意味着今年这里的大闸蟹捕捞季正 式开启。 捕捞现场,养殖户们正有序将大闸蟹从笼中捕捞上岸、分拣捆绑、打包装箱。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塘内90%的母蟹都已经生长成 型,整体规格要比去年大了一些。大闸蟹养殖户表示,基本上母蟹平打在二两半到三两之间,这个蟹的规格非常大,亩产在180斤到250斤之 间。 专业人士介绍,除了温度,水质和水下环境对于螃蟹生长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当地通过在塘中引入太湖水保证优质水源供应,另 一方面还在水中种植水草净化水体。 记者了解到,当地大闸蟹已经全部实现快递投送,本次捕捞季从九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一月份左右。 秋高气爽,位于陕西汉阴的凤堰梯田迎来丰收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穗低垂、金黄遍野。农户们穿梭其间收割水稻。今年,凤堰梯田 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量超过450公斤。 汉阴凤堰梯田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2024年9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