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龙AI玩伴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当科技遇上文化,深圳文博会上的上海“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5-26 10:3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于5月26日闭幕,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突出科技赋能文化[1] - 参展规模创历年新高,共6280家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达4000余个[3]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全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包括优必选、联想、乐聚机器人等[5] 人工智能应用 - 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AI"顶流"企业参展,展示多语种透明屏、对话式AI大模型等创新产品[5] - AI技术深度应用于展会体验,包括AI会展助手"文小博"、机器人志愿者、翻译机器人等[6] - 风语筑展示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的"脑波风暴"游戏,探索沉浸式文化体验[13] - 像航科技展示无介质全息技术,实现文物裸眼3D交互,设备售价约7万元/台[14][16] 文化出海 - 国际化程度创新高,新增"文化出海展区",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参展,国际化比例达20%[6] - "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纪录,50个参展国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7] - 商汤科技元萝卜机器人吸引北美、印尼等海外客户咨询,累计销量超10万台[7][16] - 科音达无线讲解器在展会现场成交多笔订单,最大单笔金额约7-8万元[7][10] 上海展区亮点 - 上海展区占地近千平方米,展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文化出海等四大板块[11] - 风语筑、像航科技等企业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13][14] - 合合信息展示AI古籍修复模型,可高度还原损坏古籍[18] - 上报集团展示AI超级平台等改革成果,旗下媒体账号总粉丝达4.5亿[20] - 上影集团展示《大闹天宫》等经典IP文创产品,哪吒娃娃发售即售罄[22][23] 企业动态 - 元萝卜机器人布局海外市场,计划入驻亚马逊等平台,并与国内棋院合作推广棋类文化[16][18] - 像航科技无介质全息技术已应用于文旅领域,获移动、电信等企业长期采购[16] - 上海元品文创产品线上导流效果显著,展会期间天猫旗舰店粉丝增长60%[23]
新华全媒+|千年文脉激起新浪潮——来自“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24 20:0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 - 展会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 [2] - 文博会从2004年创办至今,展馆从5个扩展至21个展区,面积从4.5万平方米扩展至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 [3][7] 科技与文化融合 - "科技+文化"创新呈现,催生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 [2] -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夏澜S01",具备7类22种表情 [2] - VR技术应用于永乐宫游玩之旅,实现"人在画中行,景随步履生"的沉浸式体验 [2] - AI动态复原《正定胜迹图》,结合雷达探照漫游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7] 文化消费与IP开发 - 第七印象公司全球首发奶龙AI玩伴机器人,复刻IP角色功能,2023年奶龙IP相关业务收益超8000万元 [4] - 展会首日发布新品80多项,涵盖初创企业产品至大型体育赛事特许商品 [4]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包括联合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提供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4] 产业规模与影响 - 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文创产品超200万种 [4] - 展会推动全国文化产业整合升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 [7] - 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创新技术呈现新活力,如河北展区"幸福任意门"互动装置 [6][7] 行业趋势 - 文化体验从"静态观赏"转向"沉浸互动",科技成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2] - 文化产业从"有形产品"向"多元生态"升级,涵盖非遗工艺、文旅消费、电竞游戏等多领域 [3] - 展会功能从展示交易扩展至全产业链赋能,形成"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服务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