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盈
icon
搜索文档
假期人闲钱不闲!十一专项理财产品普遍流动性较好 开启夜市专场
新京报· 2025-09-29 16:39
"今日买入,明日起息""节前出手早,玩 '赚'假期不打烊""节前巧布局,假期更无忧"……距离"十一"长 假仅剩两天,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了"节前理财攻略",吸引投资者在节前将资金 购入理财产品,以确保在8天的长假期间财富"不打烊"。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理财公司发布的攻略中,主要包括了现金管理类产品和日开产品,部分 T+1的产品需要于9月29日收盘前购入,可在9月30日确认并在8天小长假中赢得收益。另有部分日开产 品最晚可于9月30日购入,亦可在假期享受收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节假日是银行理财传统的营销时节,今年又恰逢银行存款"搬家"热兴起,越来越多的 银行存款转移至银行理财、基金股票等领域。因此,今年银行理财公司更需加大力度来吸引更多资金和 投资者,以抢占市场。 十一专项理财产品普遍风险低、流动性较好 临近十一长假,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 发布了十一假期前的理财"攻略"。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在今日开设了夜市 专场,在24:00之前购买指定的理财产品,均可在国庆假期计息。 如招 ...
兴银理财汪圣明:推进资管与财富融合、投研平台化与产品化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17
银行理财行业格局变化 - 银行理财行业座次重排 市场化较强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跃居行业头部位置[1] - 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并有继续强化的趋势[1] - 兴银理财连续三年跻身全球资管百强 目前位列全球第90名、中国第8名[1] 兴银理财战略定位 - 提出"三六五"转型发展战略 以适当性、适销性和适配性为基本原则[4] - 实施六大重构 包括投研、资产、渠道、产品、风险、科技等方面[4] - 开展五大能力建设 涵盖协同、专业、合规、管理、数字化等领域[4] -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是战略制定的锚点[5] - 适应经济从旧三角向新三角转换 居民财富从房地产转向金融资产配置的关键阶段[5] 能力建设方向 - 客需洞察和产品创新 发挥银行渠道优势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刻画客户画像[6] - 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和多元策略运用 建设投研体系 搭建资产/策略配置平台[6] -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理财公司对渠道的营销支持和策略转译体系建设[7] - 数智化转型与AI运用 让理财客户画像更加精细立体 让多元资产策略组合更加贴近实战[7] 产品体系建设 - 产品是资产和策略的组合封装 是理财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8] - 提出"8+3"产品蓝图 "稳利""添利"历经多年市场考验始终保持稳健特色[8] - 面对客户低波需求 打造绝对收益策略产品线如"安盈""纯盈"和"日盈"[8] - 2021-2022年开展多资产多策略体系搭建 创设"丰利"系列产品[9] - 追求可持续的收益创造 秉承长期主义理念 强调产品供应的持续性和运营稳定性[9] - 践行知言行合一理念 理财服务要遵循适当性、适销性和适配性[10] - 产品业绩达标率一直比较高且靠前[10] - 深化产品货架建设 聚焦打造策略标签鲜明、产品画像清晰、可识别的产品货架[11] - "固收+"系列产品规模和业绩表现俱佳 包括微量含权"逸动"、适量含权"灵动""兴动"[11] - 高波含权的"阿尔法"系列与主动固收投资"稳利恒盈"系列交相辉映[11] 渠道建设 - 渠道覆盖相对全面 在渠道铺设上做了很多开荒者工作[12] - 理财行业渠道经营进入下半场 跑马圈地让位于资管与财富的生态共建[12] - 理财公司与银行渠道协同融合日趋紧密[12] - 通过有效转译提升客户对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理解[13] - 通过产品运作报告的客制化 将数据转化为居民习惯的展示形式[13] - 通过体系化的市场跟踪 以配置模式替代单方面产品销售[13] - 理财产品低波化明显 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13] - 产品+服务综合竞争力将成为理财公司与银行渠道之间相互选择的试金石[13] - 银行渠道将根据不同理财公司资源禀赋与能力差异 在客户资产配置图谱中有选择配置[14] - 呼吁理财公司渠道应更加多元 支持走向非银机构和互联网渠道[14] 投研体系建设 - 投研能力作为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的核心[15] - 形成"234N"投研体系基本框架[15] - "2"指自主投资+委外投资两类投资模式双轮驱动[15] - "3"指建立投委会/部门/投资经理三级决策体系[16] - "4"指债券池、管理人池、策略池、股票池等四个投研结合的可投池[16] - "N"指对多类投资工具的全覆盖[16] - 建立跨条线、跨部门投研敏捷小组 贯通投研信息流、决策流[17] - 建立制度化、标准化的投研交流机制 加强模拟盘向实盘转化[17] - 加大优质策略的内部研发与外部采购力度 形成策略体系与产品序列的有效映射[18] - 将权益投研能力作为多资产多策略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8] - 围绕绝对收益策略目标构建权益投研体系 注重总量策略研究与行业比较研究[18] - 加强权益策略在更广泛理财产品中的应用 实现权益对大组合赋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