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导航定位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背靠“国家队”、身处GNSS朝阳赛道,华大北斗投资价值几许?
智通财经网· 2025-06-15 21:3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 - 北斗系统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广泛应用于新基建、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 [1] - 北斗系统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推动智能交通、灾害预警、精准农业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1] - 北斗系统具备抗遮挡能力、低纬度性能优势、高定位精度和独特双向短报文通信能力,已发射60颗卫星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 [7] 华大北斗公司概况 - 华大北斗是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北斗GNSS芯片设计,技术壁垒显著 [2][3] - 公司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 - 2024年以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计,公司全球排名第六、中国内地第二,市场份额4.8%;双频高精度领域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市场份额10.5% [3] 华大北斗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9.7% [5] - 同期标准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340万件、830万件、1090万件;高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200万件、300万件、510万件 [5]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5.23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1.03亿元、1.1亿元、1.18亿元,占总开支40%以上 [5][6] 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4174亿元增长至2023年4857亿元,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28年达954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4.5% [8] - 细分领域中,交通出行、低空经济增速显著,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4%、32.0% [9] - 行业面临国际巨头价格战压力,高通等企业将中低端芯片单价降至1-2美元,挤压国产厂商生存空间 [10] 行业技术壁垒与发展前景 - GNSS空间定位服务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卫星信号处理、高精度定位算法等复杂技术体系 [11] - 华大北斗研发的芯片级双频高精度技术将功耗降低50%,推动北斗应用向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大众市场渗透 [11] - 公司作为北斗芯片领域核心企业,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突出,短期盈利压力源于行业特性与市场竞争 [11][12]
又一个“第一股”,拟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6-12 20:54
6月11日,脱胎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旗下导航芯片设计业务的深圳 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北斗")正式递表港交所,拟冲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 股"。 据了解,华大北斗是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该公司于2016年12月 6日由中电光谷、上海汽车集团、北京汽车集团、波导股份、劲嘉股份等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此后又先 后完成过多轮融资,背后股东阵容极为豪华,上汽、北汽、比亚迪、云锋基金、中船资本、TCL资本、 鼎晖、招银国际等众多产业资本和知名机构均有入股。 华大北斗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华大北斗的总部位于中国深 圳,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 和模块,同时提供GNSS相关解决方案。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 SoC设计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领先优势。 招股书显示,华大北斗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华大科技有限公司(00085.HK)附属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 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大电子)的导航芯片设计部门,这为华大北斗奠定了北 ...
华大北斗赴港上市,62岁董事长孙中亮背景揭秘,无控股股东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32
公司概况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由招银国际和平安证券(香港)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的导航定位芯片设计与开发 [1] - 产品线支持北斗系统并兼容全球主要GNSS系统,提供芯片、模组及解决方案 [1] 市场地位 - 2024年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1610万件,全球市场份额4.8%,全球排名第六,中国内地排名第二 [1] - 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组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0.5%,全球排名第四,中国内地排名第一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亿元 [2] - 同期亏损分别为9261.2万元、2.89亿元、1.41亿元,整体呈现收窄趋势 [2] - 2024年毛利为8196.7万元,其他收益净额4346.6万元,研发成本1.18亿元 [3] 管理层 - 董事长孙中亮自2016年12月起担任董事,2025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策略及重大决策 [3] - 孙中亮曾任职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独立董事、北京中电华大电子副总经理等职 [4][5] - 现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及央企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副理事长 [7] 教育背景 - 孙中亮2010年获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7年获北京建筑大学工程测量学学士学位 [7]
华大北斗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亏损1.41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6-12 07:04
公司概况 - 华大北斗是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 [3] - 公司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组,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3] - 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SoC设计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领先优势 [3] 市场地位 - 2024年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1610万件,全球市场份额4.8%,位列全球第六大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 [3] - 在中国内地公司中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4.8% [3] - 以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计,全球排名第四,中国内地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10.5% [3] 产品与应用 - 产品组合包括标准精度和高精度芯片、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芯片等 [4] - 应用领域涵盖共享单车、智能驾驶、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气象探测及形变监测等 [4] - 可实现精确导航定位、位置追踪、位移监测和卫星通信功能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9261.2万元、2.89亿元、1.41亿元人民币 [4] - 2024年毛利为8196.7万元人民币,毛利率较2023年有所改善 [5] - 2024年研发成本为1.18亿元人民币,持续保持较高投入 [5] 财务细节 - 2024年收入84028.6万元人民币,销售成本75831.9万元人民币,毛利8196.7万元人民币 [5] - 2024年经营亏损14207.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28674.7万元人民币亏损有所收窄 [5] - 2024年所得税支出253.4万元人民币 [5]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矢志钻研卫星导航系统技术难题——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 2025-05-29 10:48
马 健摄(影像中国) 北斗卫星模型。 唐 克摄(影像中国) 人物小传 刘经南,1943年7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 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曾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0余 项省部级奖励,以及"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平稳行驶,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自动耕作,重大工程建设实现远程监测 和精准管控……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能感受到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作用。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 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 能,电子导航地图的北斗定位服务日均调用量高达6000亿次,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基本实现了全国 城乡道路全覆盖。 2021年,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上,刘经南作主旨演讲。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精度最高、 ...
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 [1] - 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1] - 电子导航地图的北斗定位服务日均调用量高达6000亿次 [1] - 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基本实现全国城乡道路全覆盖 [1] 北斗系统技术优势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精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2] -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了广域GPS差分功能延续改进 [7] - 国家地基增强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分米级、重点区域厘米级定位服务能力 [8] - 北斗系统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合催生新业态 [9] 关键技术突破 - 刘经南团队提出分布式广域差分技术思路,实现3000公里差分距离内3-5米实时定位精度 [6] - 首创GPS三维地心坐标至高斯二维坐标转换理论,使塔里木沙漠地区卫星定位高程精度优于1米 [5] - 研发出国内首颗40纳米量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9] 产业链发展 - 武汉光谷北斗大厦聚集10多家北斗相关企业形成全产业链 [9] - 梦芯科技三代北斗芯片产品应用于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 [9] - 北斗系统在无人驾驶、智慧农机、工程监测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1] 未来发展方向 - 精准时空位置服务将向深地、深海、深空、深网领域延伸 [10] - 建设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