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北斗港股IPO: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七成收入靠“赚差价” 招股书与供应商财报数据“打架”
新浪证券· 2025-06-13 18:16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华大北斗脱胎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导航芯片设计业务,成立于2016年12月,股东包括中电光谷、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企业,专注于北斗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的设计与销售,同时提供第三方芯片解决方案如通信及存储芯片 [2] - 2024年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1610万件,全球市场份额4.8%,位列全球第六大GNSS服务商(中国内地第二);双频高精度产品市场份额10.5%,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 [4] - 收入结构失衡: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分销模式)占比超70%(2022-2024年分别为72.3%/74%/71.7%),GNSS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不足30%(同期27.7%/26%/28.3%)[6] 财务表现与运营风险 - 营收波动明显: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超5亿元(具体亏损0.93亿/2.89亿/1.41亿元)[9] - 毛利率持续下滑:综合毛利率从12%降至9.8%,其中分销业务毛利率仅2.8%-3.1%,GNSS业务毛利率从36%降至27.3%,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均值(39.03%/35.88%/36.37%)[10][11] - 现金流压力:贸易应收款+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从27.64%升至41.06%(2022-2024年分别为3.2亿/3.16亿/4.12亿元)[8] 上市进程与资本运作 - 上市路径曲折:2022年10月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后两度终止,2025年6月转战港股递交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与平安证券(香港)[4][5] - 曾与信息发展签署2年资本合作协议,探索港股IPO、A股借壳等路径,反映战略调整意图[5] 数据披露争议 - 采购数据存疑:最大供应商翱捷科技-U(占采购额33.8%-39.7%)的财报销售数据与公司披露采购额不匹配,如2024年翱捷披露第三大客户销售额4.46亿元,但公司自称采购额仅2.84亿元[12][14] - 客户供应商重叠:54家重叠客户供应商,2024年产生收入2.36亿元(占营收28%)、采购3.29亿元,存在关联交易复杂性[15]
华大北斗赴港上市,62岁董事长孙中亮背景揭秘,无控股股东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32
公司概况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由招银国际和平安证券(香港)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的导航定位芯片设计与开发 [1] - 产品线支持北斗系统并兼容全球主要GNSS系统,提供芯片、模组及解决方案 [1] 市场地位 - 2024年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1610万件,全球市场份额4.8%,全球排名第六,中国内地排名第二 [1] - 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组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0.5%,全球排名第四,中国内地排名第一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亿元 [2] - 同期亏损分别为9261.2万元、2.89亿元、1.41亿元,整体呈现收窄趋势 [2] - 2024年毛利为8196.7万元,其他收益净额4346.6万元,研发成本1.18亿元 [3] 管理层 - 董事长孙中亮自2016年12月起担任董事,2025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策略及重大决策 [3] - 孙中亮曾任职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独立董事、北京中电华大电子副总经理等职 [4][5] - 现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及央企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副理事长 [7] 教育背景 - 孙中亮2010年获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7年获北京建筑大学工程测量学学士学位 [7]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港交所上市:2024年GNSS芯片与模组出货量达1607万件营收8.4亿元
金融界· 2025-06-12 08:48
上市计划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拟发行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 [1] - 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组,并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SoC设计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领先优势 [1] - 2024年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16.1百万件,全球市场份额为4.8%,是全球第六大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国内企业中位列第二 [1] - 在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组领域表现更为突出,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0.5%,是全球第四大提供商,国内企业中位列第一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698.0百万元略减至2023年的人民币645.1百万元,但2024年大幅增至人民币840.3百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7% [2] - 研发投资仍占总开支的主要部分,突显对技术突破的长期承诺,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并提高成本效益,预期未来几年收入将进一步增长 [2] - GNSS芯片及模组销量从2022年的5.4百万件增长至2024年的16.1百万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2.4% [2] - 标准精度芯片及模组销量从2022年的3.4百万件增至2024年的10.9百万件,复合年增长率达78.2%;高精度芯片及模组销量从2022年的2.0百万件增至2024年的5.1百万件,复合年增长率为61.7% [2] 产品矩阵与应用场景 - 提供全面覆盖多领域应用的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组合,产品矩阵涵盖约60种导航、定位及监测产品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共享单车、智能驾驶、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气象探测及形变监测等领域,可实现精确且高效的导航定位、位置追踪、位移监测和卫星通信功能 [3] - 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标准精度产品、高精度产品及北斗短报文产品)和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包括通信基带芯片、存储芯片模组及射频芯片) [3] 技术创新与行业荣誉 - 在GNSS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研发团队专攻一体化SoC设计、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超低功耗技术、AI集成定位算法及多源融合导航技术 [4] - 率先推出单芯片多频定位、动态抗干扰滤波及超低功耗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芯片支持多个卫星系统(北斗、GPS、GLONASS、Galileo、QZSS及NavIC),确保全球覆盖及卓越精度 [4] - 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中国专利优秀奖"、"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金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香港工商业奖:科技成就优异证书",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发展战略聚焦五大方向:加强导航及通信技术的整合、丰富下游应用场景、升级集成GNSS芯片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优质收购目标纵向整合产业链 [5] - 随着北斗系统在中国及全球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及高精度导航定位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巩固其在GNSS芯片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