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

搜索文档
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在广州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6:07
产品发布与核心能力 - 公司发布我国首个法律领域垂直大模型“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 [1] - 该模型采用“先进通用大模型+专业垂直大模型”的双引擎架构 [1] - 模型深度整合超过2亿份裁判文书和420万部法律法规 [1] - 结合法律知识图谱和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面向全法律场景提供可溯源 可验证的回答 [1] 市场应用与客户合作 - 清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AI工具使用率达到100% [2] - 在恶性案件办理中 系统提供的中立量刑建议用于辅助提升决策科学性 [2] - 安徽怀宁检察院运用“小包公”智能量刑预测系统生成的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99% [2] - 公司与湛江市司法局签署合作协议 围绕行政复议智能化等场景深化落地 [3] - 公司与泛微网络·今承达签署合作协议 围绕企业合同与法务管理等场景深化落地 [3] 研发背景与行业活动 - “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燕玲教授团队研发 [1] - 模型已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1] - 研发团队在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领域深耕9年 拥有9项发明专利和43项软件著作权 [3] - 活动同期举办第五届“小包公杯”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颁奖仪式 [1]
当法律人遇上AI:法学届是如何破解通用大模型“幻觉”难题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15:56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应用现状 - 商业场景中AI可实现合同秒级审查、诉讼风险实时查询、法律文书撰写效率提升75%等突破性功能 [1] - 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法学院深度参与AI+法律产品开发,多个项目已落地推广 [1] - 典型案例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与湛江司法局/泛微网络合作,清华大学"水木智法"计划推出葡语版 [1][3] 核心AI法律产品与技术进展 - "小包公"模型实现行政复议智能化、企业合同管理场景落地,合作方泛微网络市值达167.88亿元 [1] - 武汉大学联合金山集团开发测试"武大-金山大模型",具备合同审查等基础功能 [4] - 最高人民法院"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可处理司法全环节,支持行政执法审查与公共法律服务 [4] 实际应用效果数据 - 湛江司法局AI系统案件争议焦点识别准确率100%,证据识别准确率90%,文书撰写时间减少75% [7] - 香港司法机关出台AI使用指引,明确禁止AI替代司法决定、要求人工审查AI信息、保护案件敏感数据 [8] 行业痛点与发展方向 - 全国80万律师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西部县域法律服务稀缺,AI被视为普惠化解决方案 [7] - 法律人主导技术开发成趋势,如王燕玲组建跨学科团队突破法律与技术壁垒 [3] - 行业关注焦点转向如何确保AI法律应用的精准性及垂直场景落地实效 [5]
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在穗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03:25
行业技术发展 - 中国首个法律领域垂直大模型"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正式发布 标志着法律人工智能从学术探索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1] - 模型采用双引擎架构 整合2亿余份裁判文书和420万余部法律法规 结合知识图谱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实现精准法律依据匹配 [1] - 具备动态学习机制 根据实践反馈持续迭代 以法律为准绳动态干预回答准确性 [1] 行业应用前景 - 法律AI普及将缓解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当前全国70万执业律师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 西部部分县域无律师事务所 [2] - 智能系统可成为普惠法律服务的重要补充 预计在行政复议、检察监督、合同合规等重点领域率先产生示范效应 [2] 产学研生态建设 - 通过赛事颁奖、成果发布和学术研讨形式搭建法律科技产学研用融合平台 [1] - 为推进中国法律服务数字化和普惠化提供全面学术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