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贝果AI月老
icon
搜索文档
95后裸辞AI创业一年的真实复盘
虎嗅APP· 2025-05-29 21:20
创业初心与需求洞察 - 创业初心源于价值观冲突与直接创造价值的渴望,希望打造人性化团队并直接服务更广泛用户[4][5] - 初期缺乏市场视角,未深入理解真实需求,导致产品方向偏差[6] - AI日历项目因未验证用户真实需求而失败,发现用户对规划工具的需求仅限于特定场景[7][8] - 转向相亲软件后发现核心问题是混淆功能与需求,真实相亲需求仅存在于特定人群[9][10] - 需求本质是用户非实现不可的痛点,而非表面功能,现有解决方案的习以为常会催生新需求[11][13] - 需求变化源于解决方案成本降低或服务人群特征变化,需关注代际差异与经济环境[14] 产品设计与开发 - 产品设计需符合人性,避免复杂流程打断用户体验,初期收集过多信息导致用户流失[18] - 核心差异化功能应优先展示,相亲软件将关键功能隐藏过深影响测试效率[20] - 过度重视视觉设计是误区,MVP阶段应优先功能验证而非外观[21] - 产品节奏把控失误,应减少基础功能投入,增加市场调研与核心功能研发时间[23] - 开发团队需避免过度追求代码完美,MVP阶段速度优于代码质量[24] - 冷启动需精准定位用户群体,泛推广效率低下,应通过种子用户逐步扩展[25][28] 团队组建与融资策略 - 初创团队应精简角色,设计师与营销岗位非必需,优先开发与产品能力[31][32] - 合伙人需满足愿景一致、能力互补、价值创造欲等核心标准[35] - 融资应聚焦信任自己的投资人,避免在低概率投资人身上浪费时间[39] - 早期估值不重要,确保足够资金支撑半年以上运营是关键[39] - 政府招商活动与路演效率低下,需选择性参与高转化率场合[39] 创始人成长与心态 - 创业过程经历多种情绪波动,需保持自省与纠错勇气[36][37] - 最危险状态是潜意识逃避问题,导致沉没成本积累[38][40] - 韧性体现在面对挫折时的快速复盘与调整能力[41]
95后裸辞AI创业一年的真实复盘
虎嗅· 2025-05-27 20:25
创业历程 - 公司创始人于2023年10月离职,2024年3月在漕河泾注册公司,经历团队、产品、融资等多方面变动 [1][5] - 创业初心包括打造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团队,以及通过直接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实现 [3][4] - 初期探索方向为AI应用落地,首个demo为AI日历,但用户反馈未达预期 [7] - 后续转向相亲软件"小贝果AI月老",但产品表现不佳,发现相亲市场需求分层明显 [10][12] 需求洞察 - 需求必须是用户非要实现不可的,否则无效,如部分人群的相亲需求实际不存在 [14] - 需求来源于用户对现有解决方案习以为常后的痛点,或服务人群特征变化 [17][18] - 产品成功源于用差异化方案解决真实强需求,而非单纯追求差异化 [15] - 创始人需区分自身需求与市场真实需求,避免自嗨式创业 [19] 产品设计 - 产品设计需符合人性,避免流程过长、反馈断链等问题 [21] - "小贝果AI月老"初期设计缺陷包括信息收集过多、核心功能隐藏过深、过度重视视觉设计 [22][26][27] - MVP阶段应优先验证核心功能,非关键字段和辅助功能可删除 [27] - 产品节奏把控至关重要,初期应减少基础功能开发,增加市场调研和核心功能研发 [30] 团队建设 - 创业初期不需要专职设计师和营销人员,可用工具替代 [41][42] - 关键岗位是开发和产品,需能力匹配且沟通顺畅 [43] - 团队历经5名开发、3名设计师、1名用户营销人员变动 [40] - 用人决策需明确岗位期待和时间限,及时调整不合适人员 [45] 融资策略 - 融资应快速推进,避免在无明确意向的投资人身上浪费时间 [51] - 估值不重要,融资额更重要 [51] - 避免参加低效路演和政府招商活动 [51] - 创始人需先自投资金支撑团队半年运营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