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银新经济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多只产品实现超60%回报,工银瑞信医药团队的“四象限”投资法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3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今年以来截至9月30日,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万得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增长率分别达35.15%、35.37%和26.07%,均明显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7.94%的增长率 [1] - 工银瑞信旗下多只基金表现突出,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工银健康生活混合、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工银新经济混合等4只基金年内回报均超60% [2] - 工银新经济混合年内回报率高达104.57%,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4.74% [3] 工银瑞信医药投研团队 - 基金经理赵蓓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2014年开始执掌首只医药主题基金工银医疗保健股票近11年 [4] - 基金经理谭冬寒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2016年开始参与管理基金,2018年7月起任职管理工银医药健康股票 [4] - 公司自2010年起组建专业医药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均具备医学、药学等专业背景,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形成专家型阵容 [4] - 通过严谨的"传帮带"实现人才梯队传承,例如2017年加入的生物学博士丁洋经6年历练后于2023年与赵蓓共管基金 [5] 系统化投研方法论 - 工银瑞信的医药投资逻辑形成"短期突破+长期布局"的系统化方法论 [6] - 短期内通过深度研究把握创新药行情,重点挖掘具备技术壁垒的优质企业 [7] - 长期依托平台化投研体系实现医药全产业链深度覆盖,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增强收益持续性 [7][8] - 采用"四象限"配置策略,覆盖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前沿创新企业、国内大单品放量公司、转型成功的传统龙头以及即将扭亏为盈的创新药新锐 [17] - 策略同时覆盖A股与港股市场,通过多元化组合把握行业β机会和个股超额收益 [18] 基金持仓与布局策略 - 工银新经济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制药(净值比9.20%)、劲方医药科技(7.52%)、科伦博泰生物(6.32%)等创新药公司 [10] - 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康德(净值比9.60%)、科伦博泰生物-B(8.58%)、恒瑞医药(8.40%)等 [11] - 基金经理持股周期偏长期,工银医药健康股票在一年前提前布局创新药赛道,2024年二季度首次将创新药龙头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12][13] - 基金持续加大创新药板块布局,港股持仓市值占净值比例从2024年一季末的10.86%持续攀升至2025年一季末的44.59% [14] - 对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前瞻性布局为基金净值增长做出显著贡献 [15][16] 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创新药进入"量变引发质变"关键阶段,成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创新药研发中心 [20] - 中国在价值5000万美元以上的医药授权交易中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5%跃升至2024年的近30% [20] - 中国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BD交易占全球比重达22%,2025年上半年升至25.5% [20] - 截至9月30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大涨107.68%,中证创新药指数同期上涨38.75% [20]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态度明确,利好尚未完全反映到资本市场定价 [23] - 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迅速与全球接轨,并在部分子领域取得全球优势 [25] - 在"资本寒冬"和监管收严背景下,行业迎来"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进度靠前、执行力强的龙头公司 [26][27]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AI和创新药均被视为战略性资产,创新药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爆发力可能比新消费更强 [28][29] - 创新药板块近期调整,若因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下跌或带来逢低布局机会 [30] - 创新药"创新+国际化"的中期大逻辑未被破坏,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 [31] - 国内创新药研发相较欧美有显著成本优势,在AI应用下发展迅速 [32] - 无论从出海逻辑、人口老龄化消费逻辑、科技逻辑还是政策层面看,医药行业尤其是生物科技板块或已进入长期配置区间 [33]
前5月近八成QDII正收益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涨74%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07:15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前5月全市场650只QDII基金中513只净值上涨占比近八成135只下跌2只持平[1] - 涨幅前两名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C分别录得74.12%和73.69%收益率[1] - 另有10只QDII基金涨幅超40%其中易方达旗下4只全球医药行业产品均涨45%[2] 创新药板块领涨基金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均为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创新药企一季度重点布局进口替代率低的设备耗材龙头[1]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基金重仓翰森制药、信达生物等标的规模达9.11亿元[2] - 工银新经济混合美元/人民币版本均涨45.54%前十大持仓包含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2] 行业配置特征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被动产品涨幅均超40%显示创新药ETF成资金配置工具[2] - 医药主题主动管理型产品如富国全球健康生活混合美元/人民币份额涨幅达42.01%和41.85%[2] 落后板块分析 - 原油及油气类QDII表现垫底嘉实原油LOF下跌13.12%易方达原油系列产品跌幅均超11%[3] - 生物科技指数类产品如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人民币份额下跌11.81%[4] - 区域型产品中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下跌10.37%[5] 头部基金规模数据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规模2.65亿元C份额仅0.19亿元[4]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规模达5.19亿元[4] - 南方原油C规模4.96亿元在下跌产品中规模居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