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
搜索文档
11月1日、9日,广州地铁调整;11月2日,广州公交调整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06:38
广州地铁运营调整 - 为保障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演练及开幕式顺利举行,广州地铁4号线和21号线部分站点将暂停服务 [1][2] - 11月1日(星期六,演练当天)12时至运营结束、11月9日(星期日,开幕式)全天,四号线黄村站和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至苏元站停止对外服务 [5] - 停止对外服务期间,十一号线和十三号线天河公园站、六号线苏元站将同步暂停与二十一号线的站内换乘服务,但十一、十三号线天河公园站正常对外服务且两线之间可换乘,六号线苏元站正常运营 [5] - 11月9日(开幕式当天),四号线车陂站22时前停止对外服务,22时后恢复往南沙客运港方向的运营服务 [5] 地铁接驳公交专线安排 - 在地铁部分区段停止对外服务期间,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开行2条地铁接驳专线以有效疏解客流 [8] - 地铁接驳专线1为双向线路,由公共汽车天府路(地铁天河公园站)至公共汽车水西站,途经天府路、中山大道、科韵路、华观路、科学大道等路段 [8][9] - 地铁接驳专线2为双向线路,由公共汽车地铁车陂南站至公共汽车车陂高架桥侧站,途经车陂路、中山大道、汇彩路、汇彩北路、黄村立交、广园快速路等路段 [8][9] - 上述2条地铁接驳专线开行时间为11月1日12:00至24:00、11月9日06:00至24:00 [8][9] - 除接驳专线外,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将重点加密天河区、黄埔区科学城区域常规公交发班班次,提升地面公交服务能力 [8] 火炬传递活动期间公交临时调整 - 为保障2025年11月2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火炬传递活动,部分路段将进行交通管制,影响公交运营 [10] - 受交通管制影响,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对途经活动路段的公共汽车89、194、781路等7条线路和77个站点进行临时调整 [10] - 调整措施包括采取短线运作或绕道行驶等方式,并将结合交通管制实时情况动态优化安排,具备条件时及时恢复公交正常运营 [10] - 具体线路调整涉及多条公交线路的原行驶路径变更,并相应临时撤销和增加部分站点 [11][12]
广深莞地铁密集“上新”,跨市轨交重塑大湾区
第一财经· 2025-09-29 18:12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于9月28日突破600公里,达609.6公里,位列全国第五,线网密度0.305公里/平方公里,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3][5] - 广州地铁“地铁+城际”运营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其线网单日总客运量在2024年刷新历史纪录,达1220.2万人次 [9][10] - 东莞地铁1号线有望于年底开通试运营,其规划中的二期和三期将分别与广州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接驳,串联三座万亿GDP城市 [3][10] 深圳地铁客流与增长动力 - 深圳地铁客运强度长期居高不下,8月份客运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连续21个月位列内地城市第一,1~8月全线网日均客运量达894.79万人次,同比增长7.1% [6] - 客流增长源于常住人口大幅增长(2024年底社区登记总人口同比增加74.11万人)以及深中通道开通和深港跨境出行火爆 [7] - 2025年底深圳还将迎来4条地铁新线投入运营,其地铁五期建设预计在2030年前后使全市轨交里程突破800公里 [7] 跨区域轨交网络互联互通 - 深莞两地正推动多条地铁线路衔接,包括深圳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等,以实现与东莞凤岗、松山湖等地的轨道连通 [9] - 香港轨交北环线主线将于本周启动,其支线将跨深圳河与深圳福田区相连,目标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也在推进中 [11] - 广深港高铁自2018年全线开通以来,跨境旅客已超1亿人次,2025年截至9月25日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11] 轨交网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将助力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重塑城市空间与产业格局,并给企业选址带来更大主动权 [3][13] - 跨市地铁将促进深圳(科创中心)、东莞(制造业重镇)、惠州(土地资源雄厚)三地资源互补,重构都市圈的空间和产业逻辑 [14] - 以广州为核心的城际铁路将密切其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使区域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链”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走廊成长 [14]
广深莞地铁密集“上新”,跨市轨交重塑大湾区|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9-28 21:56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突破 -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达609.6公里 位列全国第五 [2][3] - 线网密度达0.305公里/平方公里 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3] - 2025年底前还将有4条新线投入运营 2030年全市轨交里程有望突破800公里 [4] 深圳地铁客流与客运强度 - 8月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均居全国第三 [3] - 客运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 连续21个月位列内地城市第一 [3] - 1-8月全线网日均客运量894.79万人次 同比增长7.1% [3] - 单日客流破千万累计达52次 8月首次实现连续8个工作日破千万 [3] 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底深圳社区登记人口2237.88万人 同比增加74.11万人 增量居全国第一 [4] - 深中通道开通促进珠江西岸城市居民便捷往来深圳 [4] - 深港跨境出行持续升温 "港人北上"热潮推动客流增长 [4] 大湾区轨交网络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含城际) [5] - 东莞地铁1号线预计年底开通 二期将连接广州地铁5号线 三期连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 [2][6] - 深莞正推动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 6号线支线北延与东莞1号线衔接 [5] - 深大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中 地铁线路也在谋划 [5] - 香港轨交北环线主线本周启动 目标2034年开通 支线将连接深圳福田区 [7] -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香港段已邀请承建商提交意向书 [7] 跨区域轨交互联互通 - 广深港高铁今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228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3% [6] - 广州东环城际、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将于近期开通 形成湾区城际环线 [5][6] - 东莞地铁1号线将串联广州、东莞、深圳三座万亿GDP城市 [6] 轨交网络对产业格局影响 - 降低大湾区城市间通勤成本和时间成本 增强企业选址主动权 [8] - 促进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 释放协同发展潜力 [8] - 重构深圳都市圈空间逻辑和产业逻辑 强化科创走廊发展(香港-深圳-东莞-广州) [8] - 广州城际铁路推动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链"发展 [8] 相关企业运营表现 - 港铁公司2024年总收入600.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3% 净利润157.7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6% [6] - 高铁香港段业务增长显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