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大湾区
搜索文档
江门站开通运营五周年,累计到发旅客1544万人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6 13:23
南都讯 2025年11月16日,江湛铁路上的枢纽站——江门站迎来开通运营五周年。五年来,这座现代化 交通枢纽已深深融入侨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截至本月,江门站累计到发旅客1544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 773万人次,到达旅客771万人次,轨道上的"双城记"乃至"全国行"已成为不少江门市民的日常选择。 五年来,江门站运输能力持续增强,目前满图运行列车达128趟次,不仅班次更密,目的地也更多元。 车站陆续增开前往昆明、成都、北京等长途方向列车,以及广州、深圳、汕头等短途高频线路,并成功 联通香港西九龙站,显著强化了江门与广深港等核心城市的快速衔接,凸显了其在"轨道上的大湾区"中 的枢纽功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商务出行、旅游观光和日常通勤。 江门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车站将继续优化服务,擦亮"初心·五邑"服务品牌,让旅客出行更加温 馨、便捷。"我们希望江门站不只是一个出发的地方,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出行便利的背后,是江门站服务的不断升级。人脸识别闸机、电子客票全面推行,让旅客体验"秒速进 站"的便捷;爱心妈妈屋、免费充电区、书香驿站等一系列贴心设施,则在细微处传递车站的温度。 在今年第十五 ...
广深港高铁缘何7年客流超1亿
经济日报· 2025-10-21 08:06
高铁网络运营成效 -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于2018年9月23日通车,标志着广州、深圳、香港三地铁路贯通,香港全面接入国家高铁网 [1] - 截至2024年10月8日,广深港高铁当年跨境旅客运输量已突破2425万人次,开通7年累计发送跨境客流达1.01亿人次 [1]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广深港高铁日均开行超210列,10月4日运送旅客13.5万人次,刷新单日跨境客流纪录,整个假期运送跨境旅客达95.5万人次 [1][5] 服务效率与便捷性提升 - 广深港高铁日均开行跨境列车已增至190列,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实现"公交化"运营 [2] - "一地两检"政策使旅客出入境手续耗时从几十分钟缩短至5分钟左右 [2] - 推出"灵活行"票制、定期票、计次票和"高铁通"会员计划,已覆盖超200万用户 [3] - 西九龙站提供三语服务,自助设备支持港澳证件购票,深圳北站、福田站设有"迎春花"三语服务台 [3][5] 区域经济与人才流动 - 香港赴内地旅客中超过九成前往广东省内,内地访港旅客中近八成来自广东,广深"双核"牵引格局清晰 [2] - 高铁便捷通勤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创业就业,例如香港青年前往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内地青年赴香港上班 [2] -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合作平台通过高铁高效对接港澳人才、技术与资本,构建跨境协同创新工作圈 [3] 高铁网络扩展与辐射效应 - 广深港高铁开通7年来,香港西九龙站直达内地城市增至96个,覆盖湖南、福建、江西等11个省区市 [3] - 高铁网络向北延伸至上海、北京,向西连接重庆、成都等西南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 文旅消费新业态 - 广深港高铁催生"高铁+旅游""高铁+演唱会"新常态,2024年8月17日因香港举办大型演唱会,高铁发送旅客13.4万人次创单日纪录 [4] - 高铁开通初期日均运送跨境旅客不到4万人次,2025年日均运送量上涨到近10万人次,涨幅达1.5倍 [4] - 2024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输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再创历史新高 [4] - 铁路部门联合旅行社开行"香港旅游专列",深入桂林、成都、潮汕等地,拓展港澳游客内地出行圈 [4] 未来发展规划 - 深江高铁、广湛高铁等重大项目正全速推进,加速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 [6] -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城际轨道等线路将超过30条,运营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预计实现每年客流量超过1亿人次 [6]
支持与港澳互联互通,广东立法推动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23:37
政策法规核心 - 全国首部聚焦促进地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轨道交通发展条例》已获通过 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1] - 该条例旨在为广东完善轨道交通保障机制与工作格局 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提供法治保障 [1] - 条例在前期“四网融合”试点实践基础上 对相关成功经验予以总结提升 对重点问题予以明确规范 [1] 区域协同与互联互通 - 条例以推动大湾区内地九市轨道交通标准衔接、服务协调、票制互通为基础 发挥轨道交通的区域互联互通作用 [2] - 支持与香港、澳门有关轨道交通项目的衔接和跨区域互联互通 在编制本省规划时根据需要预留与港澳轨道交通规划对接的空间 [2] - 支持与港澳加强沟通协调 合理规划设计轨道交通项目的线路走向、站点设置、换乘模式等 [2] 运营服务与乘客体验 - 条例明确推动运营协同与票务互通 支持加强与港澳的运营协调与服务标准衔接 [2] - 聚焦提升居民出行便捷性与体验感 明确将完善联程、往返等票务服务 提升通勤服务品质 [2] 安全与应急管理 - 条例通过停运机制、安全保护区、防护安全、隐患治理等规范 落实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2] - 要求实现贯通运营的不同层次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共享运营、应急、服务等信息 [2] - 要求制定贯通线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2]
“轨道上的大湾区”越来越近!广东立法推动与港澳票务互通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9:51
10月11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轨道 交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支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推 进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的安检互认,并加强与港澳的运营协调与服务标准衔接,推动建立票务互通机制。 据了解,《条例》是全国首部聚焦促进地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为加快建 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推进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的安检互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国家也将粤港澳大湾区作 为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的试点。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此次条例的出台,正是立足广东实践,总结了近年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四 网融合"试点的成功经验,如轨道交通标准衔接、装备统型、安检互认、票制互通等。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推动运营协同与票务互通,围绕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与体验感,明确支持加 强与港澳的运营协调与服务标准衔接,完善联程、往返等票务服务。例如,《条例》支持推动与港澳轨 道交通的票务互认,推动建立票务互通机 ...
广东省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6:43
新线路开通情况 - 广州东环城际(番禺至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至惠州北)于9月29日顺利开通 [1] 公司运营规模 - 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总里程达到420公里 [1] - 运营网络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共6个城市 [1] - 网络串联10个交通枢纽 [1] - 与14条地铁线在17座地铁站实现便捷换乘 [1]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新线开通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 [1] - 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从互联互通升级为直连直通 [1]
广东省多个重大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6:30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 - 广湛高铁佛山站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工程进入装饰装修及幕墙施工阶段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 [1] - 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启动铺轨 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基础 全线通车后运输能力从日均24对列车提升至50对以上 [2] - 长深高速扩建工程新层大桥连续梁主跨合龙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 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改扩建 [2] 枢纽与产业集群建设 - 广州白云站TOD综合交通枢纽粤胜广场项目竣工交付 项目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 将打造绿色智慧产业集群和时尚经济产业集群 [1] 高等教育设施建设 -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封顶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将填补区域高水平理工类高等教育资源空白 [3]
广州地铁再开五线!流量担当,广深地铁装下全国两成客流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19:52
广深地铁运营表现 -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768.4公里 [1] - 8月份广深城轨两地轨道交通进站量合计达3.24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的19.6% [1] - 8月份广州地铁客运量为2.89亿人次,深圳地铁客运量突破3亿人次,两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1] - 广州地铁暑运期间安全护送6.01亿人次,30天单日客流破千万,8月8日客流达1105.7万人次 [2] - 深圳地铁8月客流强度达到每天每公里1.63万人次,稳居全国第一并持续21个月 [2] 地铁客流反映的城市经济活力 - 广州拥有超过400万户经营主体,企业占比65%,1-7月新登记主体同比大幅增长57.3% [3] - 广州1-7月快递处理量达130.3亿件,是深圳的1.8倍、北京的2.7倍 [3] -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19.94万人,增量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每天实时生活人口超过2300万 [3] - 深圳暑运期间福田口岸站、皇岗口岸站客流同比分别增长9.2%和7.6% [3] - 2024年经深圳口岸入境的香港居民超过7700万人次 [3] 轨道交通的区域协同与发展 - 广州城际铁路连接6个城市,深圳地铁与香港对接,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网络 [4] - 轨道交通网络推动人口、产业、资本、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加速流动 [4]
广东多个重大项目迎来关键突破 跑出建设“加速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30 16:07
高铁项目建设进展 - 广湛高铁佛山站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工程进入装饰装修及幕墙施工阶段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 - 广湛高铁佛新段静态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为后续联调联试奠定基础 预计年底建成后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1] - 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正式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基础[2] - 汕汕高铁全线通车后运输能力从日均24对列车提升至50对以上 未来将与漳汕高铁连接提升南北向客运能力[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 长深高速扩建工程新层大桥连续梁主跨合龙 标志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转入桥面系及路面施工阶段[2] - 长深扩建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 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改扩建 建成后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江西省等中部地区联系[2] 高等教育基础设施 -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封顶 标志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 - 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填补区域高水平理工类高等教育资源空白 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3] 交通枢纽与城市开发 - 广州白云站TOD综合交通枢纽粤胜广场项目竣工交付 项目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3] - 未来将打造绿色智慧产业集群和时尚经济产业集群 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3]
大湾区:从互联互通到直连直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30 16:07
9月29日,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顺利 开通。至此,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到420公里,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6 城,串联10个枢纽,与14条地铁线共17座地铁站便捷换乘,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新线的 开通,加快推动湾区城市从互联互通"升级"为直连直通。 ...
广州地铁五线齐开 大湾区城市走向“直联直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1:43
项目开通概况 - 9月29日开通3条(段)城际铁路和2条(段)地铁线路,具体为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天河公园-鱼珠)、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乐嘉路),以及十一号线广州东站同步开通运营 [1] - 此次开通使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到420公里,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等6个城市 [3] -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因此达到768.4公里 [3] 网络化效应与枢纽连接 - 新开通线路串联10个枢纽,并与14条地铁线在17座地铁站实现便捷换乘,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 [3] - 城际新线开通新增8个站点可与国铁、地铁车站便捷换乘 [5] - 通过"番禺-琶洲-广州莲花山"三站构成的"黄金三角",实现与广惠、广肇、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的贯通运营 [5] 交通效率提升与同城化效应 - 从广州琶洲站出发,30分钟可达广州白云机场、佛山及东莞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肇庆及惠州中心城区,90分钟可达清远中心城区,"30 60 90"交通圈加速成型 [5] - 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五市无需换乘即可快速通达广州琶洲会展核心区、国际金融城及广州白云机场 [5] - 大湾区城市从"互联互通"走向"直联直通","多城"蝶变为"同城",生活圈加速融合 [3][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 [3] - 届时,公司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进一步纵深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3] - 珠三角城际铁路实现"筑线成网",各条城际线路功能互补、协同联动,"交通动脉"转化为"发展纽带" [3] 服务设施升级 - 所有车站均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并设有"爱心专座",行动不便的市民可通过"爱心直通车"预约热线享受全程接力式服务 [5] - 大部分车站配置了洗手间和无障碍洗手间,琶洲站和帽峰山站还增设了母婴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