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上的大湾区
icon
搜索文档
地铁27号线一期展开主体结构施工,计划2029年建成 前海至龙华45分钟地铁直达
深圳商报· 2025-07-04 07:13
地铁27号线一期工程进展 - 地铁27号线一期实现全线首座车站围护结构围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 - 西丽站为首座围蔽车站,全长209.3米,采用装配式结构,位于学苑大道与丽山路交叉口东侧 [1] - 车站施工面临地下富水砂层厚达7米、管线密集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等高风险挑战 [1] 线路规划与功能 - 线路全长约25公里,设21座地下站,连接南山、龙华、龙岗三区 [1] - 串联前海、南山科技园、西丽高铁新城、龙华中心、坂雪岗科技城等重点片区 [1] - 建成后前海至龙华可实现45分钟直达,提升核心区交通效率 [1][2] 施工管理与进度 - 运用BIM技术模拟管线施工,严格执行管线保护"7个100%"要求 [2] - 高峰期投入9台旋挖钻机同步施工,加速工程推进 [2] - 目前20个工点全部进场围蔽,15个工点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地连墙完成28%,咬合桩完成39% [2] 区域经济与交通影响 - 线路将服务西丽、深圳北枢纽客流集疏运,完善全市轨道网络 [1] - 促进前海至坂雪岗片区发展,加强城市区域联动 [1][2] - 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提升深圳都市核心区通达性 [2]
广州地铁十号线、十二号线开通运营
广州日报· 2025-06-30 16:45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于6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 [2] - 两条新线路以对角线形式串联越秀、荔湾、天河、白云、海珠、黄埔、番禺7个行政区 [2] - 十号线是广州地铁首条开通即实现最高自动化等级运营的线路 [2] - 十二号线应用新一代牵引节能技术,列车节能超15% [2] - 广州在大湾区运营的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100公里 [2] 线路网络规划 - 新线路将加强广佛两市地铁衔接 [2] - 完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环形+十字+X形"的骨干网络 [2] -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将持续加强轨道交通战略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3] - 推进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构建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3] - 巩固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3] - 加速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3] 开通仪式活动 -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出席十二号线广州体育馆站开通仪式并与市民试乘列车 [2] - 中国交建董事长宋海良、市领导赖志鸿参加活动并致辞 [2] - 广州地铁集团负责人介绍线路建设及运营准备情况 [2] - 与会嘉宾搭乘十二号线首发列车前往广州白云站,考察接驳、运营服务保障等情况 [2]
广惠客流激增VS广肇遇冷!湾区大号地铁“东热西冷”待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4:45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发展 - "四线"贯通运营一年来构筑258公里、时速200公里的湾区"大号地铁",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5城,以广州番禺站为中心形成广惠、广肇城际双轴 [1][3] - 客流集中于东莞内部及广莞交互(占比47%),西平西站成客流榜首,工作日早晚高峰占比32.1%(早13.7%/晚18.4%),通勤族占30% [4][5][10] - 公交化运营推动月客流达224.4万人次,较贯通前增长230%,五一单日发送20.8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8][12] 城际铁路运营模式创新 - 全国首创由地铁集团运营城际铁路,采用"站站停+大站快车"模式,平均行车间隔缩短至24分钟(节假日16分钟) [7][8][12] - 双票务系统并行:红色闸机支持羊城通等本地支付,蓝色闸机兼容12306铁路系统,实现"随到随走" [13][14] - 2024年6月推出20次计次票和30日定期票优惠,针对高频通勤用户 [17] 客流分布与区域经济联动 - 东段广惠城际占全线客流77%,西平西/番禺/松山湖北站包揽前三;西段广肇城际上座率仅30%,肇庆狮山北等站晚高峰空置率超70% [10][11] - 东莞CBD西平西站单日峰值2.6万人次,带动周边商业如烧鹅店节假日排队超900号,反观穗深城际因未深入城区致客流低迷 [5][8][9] - 惠州西湖东站借5A景区引流,春节单日客流1.3万人次,春运日均增长28%;特色小站如寮步站带动CBA观赛及水乡旅游 [6][11] 多网融合与竞争挑战 - 年内琶洲支线开通后将直连广州会展/金融核心区,广佛东环等新线同步投运,提升四市换乘效率 [15][16] - 面临地铁/高铁双重分流:佛山地铁路段票价仅城际40%,广肇线番禺-肇庆东票价69元(高铁28元/耗时减半) [12][13] - 现行票价基价0.66元/公里(9折后0.594元),高于地铁定价体系,主因需支付国铁线路使用费及清算成本 [13][14] 未来优化方向 - 推进四编组动车改造实现混跑,灵活应对平日5万/节假日20万人次的客流波动 [12][15] - 专家建议规划广莞惠第二通道,动态定价平衡峰谷客流,短途推出低价票提升使用率 [16] - 在建广花/芳白/南珠城际将形成南北骨干线,与东西向"四线"共同完善多层次轨交网络 [20]
广东铁路进度刷新 多条线路开始验收
深圳商报· 2025-06-11 06:33
大湾区铁路建设进展 - 截至5月末,广东今年计划通车的7个铁路项目中已有4个进入验收阶段,包括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工程、新白广城际竹料至机场T2段、广佛环线城际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和莞惠城际北延线小金口至惠州北段 [1] - 新白广城际竹料至机场T2段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9%,设3座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串联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等枢纽 [1] - 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工程进度达99%,设2座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强化广佛环线、佛莞线与穗莞深线的衔接 [2] 重点项目工程进度 - 汕汕铁路汕头南至汕头段进度完成92%,全长约19.8公里,是东南沿海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广湛高铁项目进度达83.2%,新建双线4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设9座车站,建成后广州与湛江中心城区可实现90分钟互达 [2] 铁路网络规划意义 - 新白广城际项目将开辟白云机场、清远至深圳及珠三角东南部的快捷通路,完善大湾区城际铁路网 [1] - 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通过衔接广佛环线和佛莞城际,加强区域城际铁路的互联互通 [2] - 广湛高铁将显著提升粤西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城市的交通效率 [2]
广东城际今年将开通5条(段)新线
广州日报· 2025-06-11 03:30
城际铁路网络扩张 - 预计到2025年底开通5条(段)城际铁路,包括新白广城际、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城际南延线、广惠城际北延线 [1] - 新白广城际北段、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力争在全运会前开通 [1] - 运营总里程将超400公里,实现从"单线运营"到"网络运营"的跨越 [1] 客流增长表现 - 广惠、广肇城际贯通运营后月发送量达224.4万人次,较未贯通前增长超230% [2] - 开通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568万人次 [2] - 2024年5月1日创下单日发送旅客20.8万人次的历史新高 [2] 运营效率提升 - 平均行车间隔压缩至26分钟(广惠城际)和24分钟(广肇城际),最小间隔仅5分钟 [2] - 2024年5月28日起开行"特快列车",番禺站至佛山西站、西平西站、肇庆站、小金口站用时分别压缩至约20分钟、25分钟、60分钟和70分钟 [2] 票务系统创新 - 完成"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建设 [3] - 公交化多元支付系统注册量突破273.7万人次 [3] - 实现随到随走无须提前购票,支持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证件认证 [3] 交通网络整合 - 广惠、广肇城际全线多个站点与国铁车站实现安检互认 [3] - 与邻近的国铁、地铁车站实现便捷换乘 [3]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推进!广湛高铁、深江铁路迎新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15:31
广湛高铁建设进展 - 广湛高铁正线全长约400公里,通车后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将压缩至1.5小时 [2] - 佛山站主站房高架候车层楼板全部浇筑完成,为线路开通奠定基础,站场规模为4台9线,年发送量约600万人次 [2] -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5分钟广佛两市中心直联,推动广佛一体化发展 [2] 深江铁路建设进展 - 深江铁路横栏站(中山西站)完成桩基施工,是全线首个完成桩基施工的站房 [3] - 深江铁路正线全长116.12公里,设7座车站,连接深圳西丽站与江门站,是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通车后江门至深圳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并与广深港高铁联通,强化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 [3] 深汕站建设进展 - 深汕站进入站房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建筑面积约35.6万平方米,站场规模5台13线 [4][5] - 车站汇集广汕高铁和深汕高铁,将实现"深圳半小时"和"广州40分钟"生活圈 [4][5] - 深汕站是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辐射的战略节点,建成后将提升大湾区与粤东地区的交通联系 [5] 大湾区轨道交通整体进展 - 广湛高铁、深江铁路、深汕站等项目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1] - 这些项目将显著缩短大湾区内部及与粤西、粤东的通行时间,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