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车用操作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重庆召开,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建设进入关键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5:52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于8月29日在重庆举行,主题为“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 [1] - 大会聚集了政、产、学、研、用等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1] - 会议旨在探讨开源共建模式的深化应用、生态可持续性与产业生态协同机制,推动汽车产业与芯片、开源生态领域的深度融合 [1] 开源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开源模式被视为智能时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之路,是生态与生态竞争的关键 [3] - 开源车用操作系统体系的价值在于减少行业重复投入,并通过顶层设计连接芯片、服务商、测试、量产和人才,形成协同、可持续、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3] - 开源能推动产业协同、避免重复研发、构建统一平台、优化创新配置、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并为开发者提供前沿技术机会 [4] - 开源软件正成为推动汽车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智能驾驶等领域释放巨大潜能 [4] 开源生态的具体优势 - 开源可汇集共性需求,共建共享底层能力,避免重复投入,分摊单一主体研发不确定性,显著降低时间与资金成本 [4] - 基于动态代码与开放接口开展二次开发与敏捷迭代,可实现更可控与架构灵活性,加速以车规级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动态培育 [4] - 通过开源共建完善治理,可形成标准共识,夯实汽车技术软件的生态底座,持续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与跨界协同活力 [4] - 大部分地源软件中开源代码的占比达到75%–80%左右,开源代码的需求量还在不断提升 [11] 产业协同与发展路径 - 智能汽车的发展是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需开展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探索自主芯片、操作系统、工具链互为驱动的融合发展模式 [5] - 需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鼓励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通过“以用促建”的模式推进产业发展 [5] - 车规级芯片作为产业链关键组成部分,需通过一体化支持,助力其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成熟落地 [5] - 车企应坚持开放创新互信共赢,携手全球合作伙伴精准识变,快速应变、主动求变,共建共创共赢的新生态 [7] 开源项目与生态建设实践 - 大会上正式启动开源“星辉计划”,该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普华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为统一底座 [6] - 计划构建“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五大体系,将分散的力量聚成共生网络 [6] - 来自英飞凌、瑞萨电子、恩智浦等国内外19家芯片企业的代表,以及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和认证工程师代表共同参加了仪式 [6] - 开源小满EasyXMen社区搭建“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与“开源小满认证工程师”双体系,为产业持续输送高质量软件人才,已为11家认证服务商授牌,为14位首批认证工程师颁发证书 [6][7]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车用操作系统生态路径的建设存在协同机制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量产装车难度大等系统性问题 [8] - 需要通过跨界合作和产业联盟的形式,将操作系统和芯片提前验证,缩短验证周期,并通过课题预研、小批量搭载验证,最终将开源软件推上量产汽车 [8] - 汽车行业要拥抱开源,需具备相应基础能力与组织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创新开源模式应用,积极参与行业开源平台共建 [12] - 国产芯片在汽车行业面临深耕产业与拓展市场边界的挑战,需要面对质量、成本、创新、生态四方面挑战,需要生态链协作、持续创新 [9] 未来趋势与战略重要性 - 新能源汽车只是序章,未来数字新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汽车行业与ICT企业在5G、AI等领域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7] - 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芯片、整车、云端与用户的“中枢神经”,其开源开放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在未来竞争中的高度、速度与广度 [11] - 开源是国家战略,参与开源贡献较多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实力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13] - 开源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趋势,构建了技术引力,为用户提供了价值导向,但需平衡技术、商业和生态等现实挑战 [14] 技术演进与供应链变化 - 汽车架构从分布式到区域控制,再到集中式不断演化,多种架构并存,供应链多元化特征愈发显著 [9] - 供应链关键因素包括贴近服务,快速响应,本土化供应深度融合,协同开放成本优化,价值再创等 [9] - 芯片厂商应对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核心是要做好本土化发展,追求成本本土优化,打造弹性供应链,实时响应客户需求 [9] - 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攀升,为汽车研发提出巨大挑战,需要构建开源格局,打破企业智力协同的边界,协同创新重构生产关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