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纳光学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探讨光学前沿应用潜能 “好望角科学沙龙”超快光学专场活动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9:13
本期"好望角科学沙龙"主题为"超快之光:从激光脉冲到光子产业新纪元",依托UltraFastX2025国际学 术会议开展。聚焦于超快光学技术,旨在推动前沿学术、技术转化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和跨界交流,共同 探讨中国光子产业如何实现从"技术追赶"到"产业引领"的战略升级。这也是"好望角科学沙龙"继在上海 持续成功举办多期后,首次在厦门举办。超快光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创始人、知名投资机 构负责人等40多人共同参与本期沙龙。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原局长曹京华出席并为活动致辞,中国科 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副总指挥魏红祥担任活动主持人。 太赫兹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情况也引起大家关注。"太赫兹与光谱不同,光谱主要检测元素的种类,而 太赫兹则能够检测大分子团有机分子的集体振动和转动,因此在癌症等疾病的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势。此外,在探测领域,太赫兹凭借其高成像精度、良好的穿透性以及能够穿云透雾的特性,在雷达探 测等高端装备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朱亦鸣表示。 张江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李朝阳在分享中提到,激光具有相 ...
研判2025!中国微纳光学器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高端应用面临技术挑战,规模化生产仍待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2 09:15
行业概述与定义 - 微纳光学器件是指在亚波长尺度(微米至纳米级)实现光的发射、引导、调制、局域、吸收和探测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丰富等优势 [2] - 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微纳结构设计(如超表面、光波导、光栅等)精确调控光场特性,突破传统光学器件的尺寸限制 [2]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R/VR近眼显示、生物传感、光通信、量子信息处理等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微纳光学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65亿元,同比增长2.13% [1][7] - 2024年中国光刻机行业市场规模为178.75亿元,同比增长11.11%,其技术进步直接推动微纳光学器件的制造水平 [6][7] - 2024年中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为1473亿元,同比增长4.84%,其技术升级对微纳光学器件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光学塑料、镀膜材料、纳米材料等原材料,以及光刻机、纳米压印机等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微纳光学器件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光通信、生物医学成像、汽车电子等领域 [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苏州苏大维格自主研发纳米压印与激光直写光刻设备,支持12英寸晶圆级压印,制造成本较传统光刻降低超90% [8] - 苏大维格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2亿元,同比增长5.27%;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10.46% [8] - 深圳市汇创达通过微纳米压印模具开发实现导光膜、背光模组自主化生产,良率高于95% [9] - 汇创达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下降26.32% [9] - 歌尔股份在VR/MR光学模组、AR衍射光波导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客户覆盖Apple、Meta等头部企业 [8] 技术发展与挑战 - 中国在3纳米光刻、原子级制造(0.3nm精度)、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等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支撑超构透镜、衍射光栅等微纳元件的纳米级加工 [1][7] - 高端应用(如量子信息、生物传感)仍面临纳米压印精度不足、相变材料稳定性差等技术挑战,导致规模化生产受限 [1][7] - 未来极紫外(EUV)光刻技术等先进光刻技术的应用将使微纳光学器件的制造精度进一步提升 [9] 行业发展趋势 - 受益于消费电子、自动驾驶、AR/VR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爆发式需求,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 [10] - 微纳光学器件的应用将从传统领域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6G光通信、生物医学等新兴市场拓展 [10] - 全球衍射光学器件产能将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精密微纳光学器件生产基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