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材料

搜索文档
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在甬盛大召开!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于2025年6月14日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召开 由湖南大学主办 宁波工程学院 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承办 并得到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甬江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协助 杭州抟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晚宴赞助 [1] - 会议围绕微纳材料研究与应用展开 设八个分会主题 体现基础-应用并重 多学科交叉融合 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三大特征 [1] - 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吸引500余位专家 学者 企业代表 近二百场行业报告 [1] 开幕式与致辞 - 开幕式由宁波工程学院杨为佑教授主持 校长邵千钧致辞 强调论坛聚焦微纳材料化学前沿 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 推动领域创新突破 [4][6][8][9] - 宁波工程学院作为承办方承诺做好服务保障 期待深化合作 [9] 大会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春儒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孟国文研究员 复旦大学周鹏教授等发表主旨演讲 议题涵盖纳米材料与分子器件前沿研究与应用 [9][11][13][15][18] 会议亮点 - 会议持续两天 提供扫码直播功能以便参会者了解实时内容 [16][18] - 特别鸣谢赞助企业对会议顺利举办的支持 [25]
本周五签到!8大主题 200+报告议程发布丨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08 20:07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浙江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办,主题聚焦微纳材料的前沿交叉科学及其产业化应用 [1][2] - 会议目标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覆盖微纳材料制备、物性研究及在能源、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2] - 往届参会专家包括卜显和、成会明等14位院士及60余位长江学者/杰青/四青人才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湖南大学,承办单位包括宁波工程学院、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德泰中研信息科技 [3] - 协办单位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甬江实验室,支持单位超20家,涵盖科学仪器(杭州抟云)、纳米科技(艾博纳)、电子设备(概伦电子)等领域企业 [3][4] 会议日程与学术内容 大会报告 - 开幕式及6场主旨报告:刘云圻院士(原子制造)、麦立强(纳米线储能器件)、王春儒(富勒烯创新药)、段镶锋(范德华异质结)等 [6][8] - 闭幕式特邀蔡宗苇(纳米材料基质分析)、陆俊(高比能正极材料)、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Nature论文发表指南) [8] 分会场专题 1. **材料设计与表征** - 北京大学刘开辉(二维光学晶体)、中科大程群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南京大学徐伟高(异质界面声子传递) [10][11] - 湖南大学高力波展示晶圆级二维材料制备技术 [12] 2. **能源应用** - 清华大学刘碧录(二维材料电解水制氢)、北京理工黄佳琦(金属锂电池界面)、上海交大梁正(锂离子快充析锂调控) [26][27] - 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提出光电极增效策略,中科院韩方明设计超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电极 [28][29] 3. **生物医学应用** - 武汉大学袁荃(核酸蛋白成像)、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林君(肿瘤治疗纳米材料)、复旦大学李晓民(介孔纳米复合材料) [35][38] - 专题涵盖DNA工程化囊泡、钛基探针等诊疗技术 [36] 4. **电子器件与信息应用** - 复旦大学魏大程(二维晶体管疾病诊断)、北京科技大学张铮(低功耗逻辑器件)、复旦大学刘春森(亚纳秒闪存) [23][40] - 宁波大学沈祥展示硫系玻璃超构成像技术 [44] 产学研结合亮点 - 企业参与度高:牛津仪器、朗灏孚纳米等厂商支持技术转化,议题覆盖从基础研究(如魔角石墨烯电声耦合 [16])到产业化(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 [26]) - 青年科学家论坛聚焦实际应用:宁波工程学院团队发表析氢电极、量子点显示等成果 [47][48] 投稿与注册 - 征文涵盖8大分会主题,需通过官网在线提交,墙报截止2025年6月10日 [51][52] - 早期注册优惠截至2025年5月31日,费用含资料及餐费,住宿交通自理 [53]
6月13-15日宁波见!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02 23:27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浙江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行,聚焦微纳材料的合成、物性及应用研究,涵盖化学合成、能源存储、传感、生物医学等前沿交叉领域[1] - 会议目标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微纳材料制备、电子/光电器件、新能源、生物医学等8个分会展开讨论,推动多学科交叉与产业化发展[1] - 往届会议吸引了包括卜显和、成会明、江雷等14位院士及60余位长江学者/杰青/四青人才参与[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湖南大学,组委会主席为刘渊、杨为佑,承办单位包括宁波工程学院、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德泰中研信息科技公司[2] - 协办单位涉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筹)、甬江实验室,支持单位涵盖艾博纳微纳米科技、泽攸科技等17家产业链企业[2] 分会设置与嘉宾 - 设8个分会:材料设计(刘开辉等召集)、新奇物性(叶堉等召集)、器件应用(廖蕾等召集)、能源应用(麦立强等召集)、环境应用(孟国文等召集)、医药应用(王春儒等召集)、信息应用(周鹏等召集)及青年论坛[5][6][7][10][13][15][16] - 确认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叶堉、复旦大学周鹏、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等200+位学者,覆盖国内顶尖高校及中科院体系[5][6][7][10][13][15] 会议日程 - 6月13日报到,14日开幕式+主旨报告+分会研讨,15日分会报告+闭幕式[16] - 重要节点:摘要/墙报提交及优惠注册截止均为2025年5月31日[16] 参会注册 - 早期注册费用:学生1800元、教师2200元、企业2600元(5月31日前),逾期费用上调10-15%[19] - 支付方式支持银行转账(宁波德泰中研公司账户)、支付宝及微信,需备注"姓名+微纳化学会务费"[20][21]
6月13-15日宁波见!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02 00:17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微纳材料化学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浙江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办,聚焦微纳材料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 [1] - 会议主题涵盖微纳材料设计制备、新奇物性、器件应用、能源环境应用、生物医学及信息应用等8个分会,旨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16][17]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湖南大学,承办单位包括宁波工程学院、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 - 协办单位包括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甬江实验室,支持单位涉及16家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 [2] 学术阵容 - 往届会议邀请卜显和、成会明、江雷等14位院士及60余位长江杰青/四青人才参与 [1] - 本届分会报告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叶堉、复旦大学周鹏、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等200余位学者,覆盖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研究所 [5][6][7][10][13][15] 会议日程 - 2025年6月13日报到,14日开幕式及主旨报告,15日分会报告与闭幕式 [16] - 征文与墙报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早期注册优惠同期截止 [16][22] 参会费用 - 学生/老师/企业代表早期注册费分别为1800/2200/2600元,后期费用上调至2000/2500/2600元 [19] - 缴费方式支持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及现场支付,需备注"姓名+微纳化学会务费" [20][21][23]
国轩高科/多氟多/尚水智能 热议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影响
起点锂电· 2025-05-22 18:16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2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微纳材料工艺处理和工业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 [1] - 公司产品涵盖微纳材料处理及制备加工系统、正负极制浆系统、涂布系统、高速辊压分切一体机系统等智能装备 提供从核心装备研发到整体产线交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在CIBF2025展会上首次展出干法电极工艺制造设备、实验室桌面智能装备等多款创新产品 并举办4场深度技术研讨会 [1] 干法电极技术突破 - 针对聚合物纤维化工艺中的混合均一性、纤维化控制等行业痛点 公司创新开发出粉料混合包覆、纤维化、辊压成型覆膜等适配不同主材的干法工艺设备 [2] - 干法电极技术可规避硫材料遇溶剂易反应的问题 是助推全固态电池量产的主要动力 技术突破包括粘结剂用量减少、电阻降低20%以上 压实密度提升10%以上 [3] - 该技术使锂电池电极兼具优异电化学性能和灵活可加工性 将加速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3] 实验室智能装备创新 - 展出5大桌面设备:实验室双螺杆挤出机、包覆机、砂磨机、循环式高效制浆机、薄膜式高速分散机 搭载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吸引广泛关注 [3] - 设备可作为工艺验证平台用于小规模试制 深度融合DeepSeek等AI模型构建数据处理中枢 通过多模态交互提升研发效率 [3] - 实验工艺参数可直接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缩短研发到产业化的转化周期 形成粉料混合包覆至辊压覆膜的完整实验室解决方案 [4][5]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参与"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专题直播活动 与国轩高科、多氟多等企业共同探讨新国标对电池行业的影响 [1] - 过往活动包括钠电智能装备创新研讨、500Ah+大储能电芯发展趋势论坛等 显示公司在行业技术前沿的持续参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