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软Office Copilot
icon
搜索文档
AI Agent侵入办公室
36氪· 2025-09-12 07:26
AI Agent在办公场景的演进 - AI Agent从概念演示发展为能承担KPI、融入核心流程的"数字员工",例如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句话需求和文档上传,一分钟内即可搭建专业AI客服并实现秒级响应 [1] 发展阶段:从辅助到自主 - 初始阶段(Copilot辅助阶段):AI作为功能插件提供文本生成、格式优化等被动响应服务,例如微软Office Copilot和WPS AI 1.0,但未形成完整任务闭环 [2] - 进阶阶段(Agent任务阶段):AI能基于指令理解上下文并串联多步骤任务,例如菜鸟员工创建3300个AI助理处理80%的HR咨询,差旅问数AI在3-5秒生成报告并年省千个人日成本,但仍依赖人工定义规则 [2] - 当前阶段(数字员工阶段):AI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并承担职责,例如EHGO的LuminaSphere按部门部署专属AI助手,实在Agent在河北电信将财务场景处理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0分钟,永升物业通过AI分析将管理人力从15人减少至3人 [3] 平台化生态与案例成效 - 钉钉等办公平台全面嵌入Agent能力形成生态化,例如菜鸟集团在钉钉创建3300多个AI助理解决80% HR咨询且准确率近90%,减少30%知识库管理员;百丽时尚的"百炼AI"通过钉钉提升导购练货效率和补货效率,覆盖8000+门店 [4] - 技术融合推动效率提升:实在Agent在河北电信通过生成式AI与RPA融合实现10倍效率提升,采购取数场景达秒级响应且人力释放率90%;百丽集团通过800+业务AI节点打通数据孤岛并重塑业务流程 [6] 驱动因素:需求、技术与生态 - 需求端:人力成本攀升及高频操作、高错误率、高重复度的"三高"痛点推动AI Agent落地 [5] - 技术端:LLM+RPA+低代码融合突破任务闭环瓶颈,例如实在Agent的ISSUT技术实现理解力10倍跃升 [6] - 生态端:钉钉/企业微信等平台提供低门槛开发工具,业务人员可自主搭建Agent [6] 高阶应用与决策赋能 - AI Agent向复杂决策和人机共融演进:商汤办公小浣熊通过多模态技术解析复杂Excel表格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百丽"百炼AI"通过模拟场景训练显著提升试点品牌销售额 [7] - 系统集成实现一站式处理:招商证券私有化AI助理"招小聚"集成多系统;百丽"万群联动"通过低代码和MCP协议打通ERP、CRM等系统,实现库存监控到自动补货闭环 [7] 现存挑战与缺陷 - 开发效率与落地深度矛盾:企业面临"一周出demo,半年用不好"困境,需求梳理和AI训练新增工作负担,复杂业务流仍依赖专业开发 [8] - 数据融合与系统隔离矛盾:企业数据散落于孤岛系统,LLM无法实时调用关键信息,私有化部署可能牺牲云端协同潜力 [8] - 任务闭环与执行断点矛盾:多数LLM仅能生成建议而非执行最终操作,例如车企因AI漏掉合规审查导致产品返工 [9] 未来演进方向 - 技术架构:MCP+LLM+Agent的"黄金三角"成为新标配,例如火山引擎HiAgent 2.0支持全流程自动化数据流转 [10] - 交互多模态化:图文、语音、视频交互无缝衔接,例如商汤日日新6.5实现图文交错推理,钉钉闪记突破文本依赖 [10] - 应用升维:AI从工具变为"组织成员",例如BetterYeah的Nova Agent支持智能体团队协商,HiAgent 2.0可定制和考核AI绩效,未来可能出现"人类总监+AI团队"模式 [10] 行业影响与本质 - AI办公革命重构生产关系而非工具叠加,例如钉钉AI在物业、零售、教育领域扎根,实在Agent在电信领域节省人力,未来企业竞争力取决于整合LLM、Agent和MCP的能力 [11]
最重要的事情几乎没有讲:苹果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36氪· 2025-09-10 17:43
苹果新产品发布会总结 - 发布会乏善可陈 缺乏亮点 仅AirPods Pro 3因价格优势和实时翻译功能引发兴趣 [1] - iPhone 17系列将推出轻薄版iPhone 17 Air 调整入门级定价 [1] - A17 Pro芯片发布 端侧AI推理能力增强 立即应用于新产品 [1] - AirPods 3和Apple Watch Series 11发布 新增健康功能 [1] - iOS 26系统发布 融入更多AI功能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发布会期间苹果股价立即下跌1.5% [2] - 华尔街对发布会感到失望 用户对AI功能期待落空 [2] - 国行苹果AI功能上线仍遥遥无期 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2] 苹果AI功能评价 - 苹果AI为端侧模型与GPT的拙劣结合 智能水平一般 [3] - 与原生应用及第三方应用结合度差 用户体验不佳 [3] - 办公应用AI功能(Pages/Numbers/Keynote)弱于微软Copilot和谷歌Workspace [5] - 用户仍倾向于通过浏览器或第三方应用调用更先进的大模型 [3] 竞争环境分析 - 安卓手机原生搭载全球前三的大模型(如Gemini) 与操作系统深度结合 [5][6] - 安卓AI生态与搜索/邮件/日历/办公套件完全融合 第三方应用厂商积极拥抱 [5][6] - 安卓用户体验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明显超越iPhone [6] - 谷歌Gemini技术储备和投入比苹果更激进 [6] 苹果资源与战略挑战 - 公司拥有海量用户和庞大财务资源 仍具备赢得AI竞争的能力 [7] - 但AI军备竞赛已进入第二至第三阶段 苹果仍停留在第一阶段 [7] - 需采取激进且严肃的大手笔措施才能迎头赶上 [7] 用户生态风险 - iOS生态虽功能齐全且软硬件结合紧密 但AI可能成为用户流失的核心因素 [2] - 用户尚未大规模跳船 但潜在风险已形成 若跳船则将为时过晚 [7]
爆火了大半年,Agent到底能干好多少活
虎嗅· 2025-07-29 15:08
核心观点 - AI Agent的核心能力从表达转向解决问题 代表从Chatbot到Agent的范式转变 [1][3][6] - Agent通过任务链实现自主操作 减少人工干预 提升执行效率 [6][8][10] - 行业分化出通用型Agent和垂类Agent两条路径 前者侧重技术展示 后者强调场景落地 [12][16][18] - Agent Experience(AX)重构交互逻辑 以关系为中心实现持续学习和自动化 [26][27][29] - 大厂与初创公司采用不同策略:大厂通过现有产品嵌入AI 初创公司从零构建Agent原生应用 [33][34][45] Agent技术演进 - Agent链路支持目标拆解为子任务 自主调用工具完成多步操作 [6] - 相比线性对话的Chatbot Agent减少用户介入需求 [6][10] - 浏览器环境成为早期解决方案 如OpenAI Operator聚焦自动操作 [10] - Manus通过可视化执行面板提升用户体验 展示思考过程增强信任 [11] - Agent本质是调度中枢 融合大模型理解能力与工具执行链 [51][52] 产品形态对比 - 通用型Agent优先爆发 因大而全策略易于技术展示和融资 [12] - 垂类Agent聚焦明确场景 如客服、医疗、投研等行业应用 [16][17] - 通用Agent类似瑞士军刀 功能全面但单项不足 垂类Agent如专业工具更实用 [21][23] - 功能细节成为差异化关键 如Manus预估时长和Genspark代打电话 [14][15] 交互范式变革 - Agent Experience(AX)从界面中心转向关系中心 实现持续目标追踪 [26][29] - AX具备状态感知、意图推理和行动选择能力 替代预设流程 [27][29] - 核心特性包括可控性、可预期性、可逆性和可演进性 [30] - 信任构建通过展示工作过程 随信心增长逐步减少提示 [29] 市场竞争格局 - 大厂依托现有产品嵌入Agent 如飞书升级知识问答和会议功能 [35] - 钉钉AI表格将AI作为原生能力 非单纯工具 [36] - 夸克高考志愿大模型处理1200万份报告 需临时调配算力支撑 [41] - 微软Copilot采用渐进集成 保持副驾驶角色避免越权 [43] - 初创公司如YouMind以Agent逻辑原生构建 成为主要执行者 [44] 商业化路径 - 大厂拥有历史数据权限和任务链路 通过打补丁实现商业闭环 [46] - 初创公司凭借灵活性和垂直数据 差异化竞争大而全产品 [47] - Agent融入工作流后具备高替代成本和用户粘性 形成产品护城河 [31] - 技术基础设施依赖开放接口、工具链和稳定模型支持 [52] 未来发展趋势 - 通用Agent是过渡形态 最终被嵌入式垂类Agent替代 [53] - Agent为自动化流程添加大脑 实现理解-拆解-执行闭环 [51] - 行业需解决API权限分散和系统兼容性问题 [9] - 实际应用仍面临产品力落地挑战 避免陷入概念炒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