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art

搜索文档
Lovart 正式版全球上线:Beta 测试近百万用户,执行力足够快就可以被看见
Founder Park· 2025-07-28 23:33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Lovart于7月23日结束内测并全球上线正式版本,此前通过邀请制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近百万用户,Beta版上线5天内超10万人排队申请[1] - 产品被The Information、Forbes等媒体报道,获马斯克点赞,OpenAI创业支持负责人Chris Brown出席发布会站台[1][25] - 被列为全球五家值得关注的华人Agent创业公司之一,直接对标Adobe(80%市占)和Canva(12.5%市占) [25] 核心功能ChatCanvas - 新增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批注(如"字小一点")指挥AI修改图片,单次最多提交20条修改意见[7][8] - 支持多图元素融合生成新素材(如组合logo/主体/背景/字体)[14],可将静态图转为动态视频(如光线闪烁/人物跳舞)[16][17] - 采用Frame组织架构保持作品独立性,AI会记忆用户操作习惯形成个性化设计伙伴[9][18] 产品设计理念 - 首创"以Agent体验(AX)"替代传统"用户体验(UX)"范式,从单次任务转向持续关系构建[20][21] - 核心差异体现在:系统自主规划路径(非预设流程)、持续学习用户偏好(非重复输入)、信任度积累带来操作简化[24] - 创始人提出设计类Agent需还原"画布即桌子"的自然交互,批注修改是最符合直觉的协作方式[20] 技术迭代与运营进展 - 2个月内密集上线6项模型/功能:包括Style Library、Flux Kontext、Veo 3视频模型等,最新接入混元3D生成模型[26][27] - Discord社区超25000人,推出积分会员付费和创作者计划,与Tripo/freepik等平台开展合作[27] - 团队强调"速度壁垒",在模型快速迭代期需保持高频产品更新能力[28]
80万人排队求码后,Lovart功能升级放开用!果然是顶流设计Agent,第一天鲨疯了
量子位· 2025-07-26 15:33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Lovart正式版全球上线,支持用户直接注册使用并推出全新升级玩法[2][3] - Beta测试版曾上线5天吸引10万人排队体验[2] - 正式版推出「ChatCanvas」玩法,被视为具备视觉理解的"Figma+Notion+ChatGPT"变体[4] - 网友对ChatCanvas功能好评如潮,认为其拓展了创作可能性[7][9] ChatCanvas功能亮点 - 支持用户与AI设计师在画布上无限配合,通过一句话指令实现"二创"海报[4][5] - 提供"Chat with Canvas"会话功能,支持对任意区域进行修改并批量处理[20][22][26] - 支持多张参考图融合成一张图,操作过程不到两分钟[37][38][42] - 具备多模态能力,可将图片转成视频且可控性更强[46][47][48] - 采用独立"聊天框"设计,确保多任务切换时上下文不混淆[52][53][54] 应用场景与案例 - 生成12生肖中国风潮玩设计,提供四种方案供用户选择[15][16] - 支持品牌视觉设计全套方案,包括艺术海报、营销视频、APP界面设计等[64][71][78] - 可生成房屋装修方案、品牌VI方案、角色设计及3D玩具等[79][80] - 网友生成特斯拉宣传广告和宜家"盒子爆破"广告设计,效果酷炫[72][74] 产品优势与行业意义 - 通过多Agent协同实现设计全流程自动化,解决传统工具片段化痛点[81][82] - 构建有记忆、有语境的创意系统,支持持续项目创作[83] - 体现AI应用从"造模型"向"用模型造产品"的转型趋势,符合Agent体验(AX)理念[84] - 中国团队开发,获全球市场认可,展现应用层创新能力[87][89] 团队背景 - Lovart由Liblib海外子公司独立运作,核心负责人为王浩帆与Takumi[87] - 创始人为陈冕,原字节剪映全球商业化负责人[88]
Lovart正式版上线:属于“设计”的AI交互新范式
虎嗅· 2025-07-26 07:07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Lovart AI设计工具结束邀请制测试阶段 全面开放注册[3] - 产品Beta测试期间5天内吸引超10万注册用户 X平台相关内容浏览量破百万[7] - 测试期通过自然增长积累近百万Waitlist用户 反映产品市场热度[7][9] 核心技术能力 - 集成GPT Image-1/Recraft V3/Flux等顶尖图像模型 Veo3/Kling/Runway Gen4等视频模型[16] - 实现图片/视频/3D资产生成全流程覆盖 支持glb格式3D模型一键导出[51][56] - 采用Hunyuan 3D工具实现平面Logo到3D模型的自动化转换 材质物理效果逼真[52][55] 功能创新点 - ChatCanvas功能实现多模态上下文交互 支持图片/视频/3D资产的协同编辑[58][64] - 画布支持多区域并行修改 可同时处理元素添加/色彩调整/文字替换等复合需求[66][74] - 静态转动态功能可将海报元素转化为视频 自动匹配BGM生成完整宣传片[78][98][103] 实际应用案例 - 为"AI Hacker House X上海WAIC After Party"生成赛博朋克风格全套视觉物料 包含胸牌/指示牌/主视觉等[19][24] - 完成星巴克/蜜雪冰城/任天堂等品牌联名设计 保持原活动风格基础上融合品牌元素[38][43] - 实现巴洛克宫廷壁画风格物料生成 自动解析艺术风格特征并嵌入活动元素[47][48] 用户体验优化 - 交互设计简化专业工具使用门槛 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复杂设计[17][127] - 多图融合功能支持跨元素创意组合 如史努比持星巴克杯的卡通风格统一输出[107][112] - 设计流程中90%以上操作可在单一画布完成 减少传统软件的多工具切换[124][125] 行业影响 - 产品验证AI Agent在创意设计领域的商业化潜力 用户增长数据体现市场认可度[9][123] - 技术方案突破Chatbot式交互局限 建立"AI+设计"的新型协作范式[124][128] - 降低专业设计门槛 使非专业人士可快速产出风格统一的视觉作品[126][127]
Agent爆火,华人赢麻了
36氪· 2025-07-24 18:36
华人AI Agent创业热潮 - 2025年以华人为主角的AI Agent创业热潮席卷全球,Manus和Genspark成为代表性产品[3][7][8] - Genspark在45天内实现360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10周上线8个产品[4][5] - 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9][10] 代表性公司及产品表现 - MainFunc的Genspark浏览器通用Agent发布45天ARR达3600万美元[5][24] - Monica团队的Manus通用Agent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9] - Flowith的Neo无投放ARR达130万美元,6月Web访问量101万[15] - 360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6月Web访问量达1.57亿[15] - 阿里夸克AI 6月Web访问量超8400万[15] 技术驱动因素 - Claude 3.7 Sonnet混合推理模型提升编程和开发性能[16]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实现AI自由调用外部工具[16] - Agent产品形态从简单聊天演进为能自主规划任务并交付结果的智能体[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通用Agent增长红利消退:Manus月访问量从3月2376万次降至6月1730万次,Genspark从4月888万次降至6月769次[19] - 地缘政治影响:Manus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与美国财政部监察有关[20][21] - 大厂在通用Agent领域进展缓慢,初创公司凭借灵活高效占据优势[26][27][29] 产品发展策略 - 快速响应技术:Manus团队3个月完成产品开发,Lovart团队2个月完成研发[30][31] - 专注用户体验:Manus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提升运行速度[32] - 垂类Agent成为新方向:LiblibAI发布设计Agent Lovart,蔡浩宇推出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37][39] 商业化表现 - Genspark仅用9天实现1000万美元ARR,远超AI Coding企业Cursor的21个月[25] - 垂类Agent表现突出:Lovart发布5天注册用户超10万,ListenHub首发当天DAU 5000+[39] - OpenAI的Agent"Deep Research"促使20%用户升级至200美元/月的Pro会员[36]
「Manus+景鲲」领衔主演,华人AI Agent全球狂欢
36氪· 2025-07-24 18:07
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科技圈聚焦华人AI Agent,Genspark和Manus成为代表性产品[1][3][4] - Agent行业在2025年迎来"文艺复兴",技术跃升推动产品形态成熟,用户规模和收入显著增长[6][7] - Claude 3.7 Sonnet模型和MCP协议发布,为Agent生态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9] - 垂直领域Agent开始崛起,LiblibAI、米哈游等公司在多模态、游戏等细分市场布局[29][31] 公司表现 - MainFunc旗下Genspark实现45天3600万美元ARR,10周上线8个产品的爆发式增长[1] - Monica团队开发的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4] - 阿里夸克AI月访问量超8400万,高考志愿报告Agent累计生成1000万份报告[8] - 360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月访问量达1.57亿,美图RoboNeo登顶国内App Store分类榜[8] 产品特征 - 新一代Agent具备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外部工具的能力,突破传统聊天机器人局限[6] - Manus定义了显示思维链对话框+任务执行可视化面板的产品范式,被多家公司模仿[10][12] - 通用Agent面临PMF验证问题,Manus和Genspark月访问量分别从2376万/888万下滑至1730万/769万[13] - 垂直领域Agent在图像设计、视频编辑、编程等场景取得突破性进展[31] 市场趋势 - Agent实现高营收速度惊人,Genspark仅用9天达到1000万美元ARR,远超Cursor的21个月[17] - 初创公司在通用Agent领域表现激进,大厂受制于组织惯性和政策限制进展缓慢[18][22] - 地缘政治影响显现,Manus裁撤中国团队转向新加坡市场,面临海外融资压力[14][15] - 行业共识认为未来通用Agent将由模型厂商主导,创业公司需转向垂直领域发展[28][29] 技术发展 - 第三方模型性能提升和低代码工具降低开发门槛,推动Agent产品快速迭代[6][23] - Monica团队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优化运行速度和可扩展性[25] - 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Manus和Lovart分别仅用3个月和2个月完成开发[24][25]
氪星晚报 |雀巢考虑出售表现欠佳的维生素品牌;特斯拉计划2026年在美国启动建设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
36氪· 2025-07-24 18:07
百度人事调整与业务布局 - 百度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原智能体业务负责人谢天轮岗至智能驾驶事业群组负责地图事业部[1] - 谢天此前负责百度搜索生态、行业搜索及智能体业务,主要推动AI在垂直领域应用落地[1] - 百度智能云宣布空间智能将覆盖游戏、电商、体育、智能设备等核心产业场景,预计撬动千亿至万亿级市场增量[2] - 百度智能云认为空间智能正从技术探索加速迈入产业规模化落地阶段[2] AI产品动态 - AI设计Agent Lovart全球上线,推出"ChatCanvas"功能可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图像区域智能修改[1] - 蚂蚁集团智能体平台"百宝箱"推出企业版,面向文旅、出行等服务业场景,计划2025年覆盖1000家以上客户[3] - 美图旗下Wink上线"全能修复"功能,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实现影片画质AI修复[6] - 人工智能法律科技企业"百律无忧"完成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AI法律服务产品研发[5] 跨国企业战略调整 - 雀巢考虑出售表现欠佳的维生素品牌Nature's Bounty,计划将业务转向高端产品[4] - 特斯拉计划2026年在美国休斯顿附近建设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4] -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芯片成本比台湾高5%-20%,AMD预计年底前获得首批芯片[4] 行业观点与趋势 - 马斯克称特斯拉Robotaxi服务年底可能覆盖美国一半人口,需等待监管批准[7] - 空间智能技术发展受多模态大模型、3DGC等技术演进推动[2] - 美国拟对逃避特朗普关税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刑事手段,改变以往罚款为主的处理方式[7]
马斯克疯狂点赞,Lovart凭什么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智能体?
搜狐财经· 2025-07-12 13:18
Lovart的核心定位与市场表现 - 产品在海外科技圈迅速引爆 官方视频播放近百万 推特引发5000条讨论 马斯克点赞 24小时内超2万名用户申请试用邀请码 [3] - 区别于现有AIGC工具 定位为"创意团队"而非单一工具 重构AI时代创意工作生产关系 [3][8] - 创始人陈冕提出"SaaS本质是服务由人提供 而AI成为服务主体" 商业价值在于提升甚至替代特定职业生产效率 [8] 产品创新与交互设计 - 采用"画布+对话框"交互范式 左边无限大画布(桌子) 右边对话框 支持自然语言指令修改作品 [9][10] - 交互设计复刻"甲方站在设计师旁指点"场景 将复杂工作流封装为自然沟通方式 [9][11] - 不同垂直领域AI需要不同交互界面 设计领域需共享视觉空间 纯对话交互不足 [11] 竞争策略与行业洞察 - 避开与Adobe、Midjourney等巨头正面对抗 聚焦创意个体户和Prosumer群体 [14] - 选择"价值链条最长、最痛苦、最依赖人工协作"领域 用AI Agent端到端打通 [13] - 判断Midjourney代表1.0时代已成熟 ComfyUI的2.0时代门槛过高 果断下注Agent代表的3.0时代 [15][16] 行业变革与未来展望 - 从取代单一工具到取代个体职业 最终可能取代具有协作能力的团队 重构生产关系 [19] - 让顶尖设计能力突破价格壁垒 向所有人平权开放 [19] - 创始人经历互联网行业大战后 认为AI浪潮是创业者的救赎机会 [19]
马斯克疯狂点赞,Lovart凭什么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智能体?
混沌学园· 2025-07-11 15:55
产品市场反响 - 产品发布后在海外科技圈迅速引爆,官方视频播放量近百万,推特讨论量近5000条,马斯克点赞 [3] - 24小时内超过2万名用户涌入寻求试用邀请码 [3] 行业痛点与机遇 - 当前AIGC工具市场看似红海,但存在核心痛点:AI仅解决创意流程的初始环节,剩余99%的整合修改仍需人工完成 [9] - 工作流工具如ComfyUI虽强大但过于复杂,劝退99%的设计师 [10] - 现有工具的共同缺陷在于假设使用者必须具备高超操作技能 [11] 产品创新理念 - 将AI从"工具"升级为"创意团队",让用户从操作者转变为需求提出者 [13][14] - 引入"服务Agent化"新维度,与"多模态创作"维度相乘,构建"一人创意工作室"价值模型 [15] - 采用"画布+对话框"交互范式,将复杂工作流封装为自然沟通方式 [18][21] 产品功能特点 - 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提出需求,如"设计5张不同风格的招生海报" [18] - 支持实时修改指令,如"把图中男人换成女人"或"改为梵高风格" [20] - 创造共享视觉空间,解决设计领域视觉对齐难题 [22] 市场定位策略 - 避开与Adobe等巨头的正面竞争,聚焦创意个体户和Prosumer群体 [25] - 选择价值链条长、依赖人工协作且能被AI端到端打通的垂直领域 [24] - 在Agent技术尚未成熟时提前布局,抢占认知高地 [26][27] 行业变革意义 - 重构生产关系,AI从取代工具到取代职业再到取代协作团队 [29] - 打破创意产业价格壁垒,实现设计能力平权 [29] - 代表AIGC从1.0素材生成、2.0工作流向3.0Agent时代的演进 [26] 创始人洞察 - 互联网行业经验帮助识别AI时代机遇,避开与巨头的直接对抗 [25][31] - 强调差异化应基于核心优势深挖价值,而非单纯寻找市场缺口 [34] - 认为创业需要极致执行与疯狂激情,CEO信念与团队执行力决定成败 [34]
The Information:硅谷投资人都在看华人 Agent 公司
Founder Park· 2025-07-09 21:24
华人创办的AI Agent公司受关注 - 由华人创业者开发的AI Agent产品如Manus、Genspark、Lovart、Flowith和Fellou正引起硅谷关注,包括OpenAI在内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表现出兴趣[4] - 这些AI Agent产品专注于任务自动化,如处理分析研究并转换为Excel和PPT,管理日程、预约和规划行程等[4] - 部分产品专注于创意领域,如Lovart可帮助咖啡馆老板构思品牌概念、设计标志、室内设计、商品包装和营销内容[5][7] 主要公司及产品表现 - Manus由华人创始人开发,能使用浏览器,曾短暂爆红并获得Benchmark资金支持[4] - Lovart在五月发布测试版后五天内吸引超过10万名注册用户,计划本月发布正式版[7] - Genspark的Super Agent发布后45天内年度经常性收入达3600万美元,至少有14.4万名付费客户[8] - Genspark成立两年已融资1.6亿美元,使用OpenAI的GPT-4.1和实时语音模型[8] 公司背景与战略 - Lovart创始人陈冕曾是字节跳动高管,帮助CapCut成为全球爆款[7] - Genspark由百度前高管创立,其Super Agent能分析数据制作PPT,甚至可代表客户打电话处理事务[7] - 这些公司为避免审查风险,选择在新加坡等地设立总部,如Manus总部已迁至新加坡[9][10] - Genspark总部设在新加坡和加州Palo Alto,目前有24名员工[11] 行业观点 - 明势创投董事总经理杨慕融表示生成式AI正从前沿科学转向工程落地,这正是华人的优势所在[9] - 行业认为华人团队在AI Agent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和投资者青睐[4][8][9]
花49元试了下Lovart国内版,集结数十个模型的设计Agent能有多强?
机器之心· 2025-07-09 17:52
产品概述 - 星流Agent是海外爆火产品Lovart的国内版本,专注于设计和创意内容生成[2][3] - 产品接入F1、Kling、Qwen、hailuo02等数十个顶尖模型,支持图像、视频、3D建模等全链条创作[4] - 采用会员制收费模式,首次登录赠送150积分(约3次任务),邀请好友可获200积分,最低套餐49元/月[5][79] 核心功能 - **多模态生成能力**:支持照片/插画/海报/3D模型等创作,视频生成限时5秒且需3分钟处理时间[4][46][50] - **工作流整合**:自动拆解"文字-图片-建模-视频"全流程,调用Tripo AI、可灵2.1等工具实现一站式输出[76][77] - **编辑工具**:提供无限画布、局部重绘、扩图等9项编辑功能,但中文文字生成存在乱码问题[43][19][20] 技术表现 - 图像生成依赖F1 Kontext等模型,中文需切换至Seedream 3.0才能避免乱码[14][20] - 3D建模存在拓扑结构杂乱问题,简单几何体完成度显著优于复杂模型[58][61][63] - 视频生成存在动作指令偏离(如皮卡丘开合跳失控)和逻辑断裂问题[71][69] 竞品对比 - 优势在于整合工作流效率,较传统多工具切换模式节省80%操作时间[76][77] - 精度落后于专业工具:手部细节瑕疵率超30%,建模质量低于官网重拓扑版本[78][74] 团队背景 - 研发团队核心王浩帆为InstantID项目成员,具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士及15段AI领域从业经历[84][89][90] - 母公司Liblib AI成立1年内完成4轮数亿元融资,团队来自清华、北大、CMU及字节/腾讯等企业[94][95] - 商业化负责人陈冕曾任字节剪映商业化负责人,28岁达成字节4-1职级[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