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徽墨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最出圈的江南城市,在安徽
36氪· 2025-05-08 10:29
文化旅游产业 - 宣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有3700多位诗人留下28000余首诗篇,被誉为"一城山水半城诗" [2] - 318国道皖南段120公里自驾长廊被称为"江南天路",是宣城重要的旅游资源 [3] - 敬亭山是宣城重要旅游景点,拥有广教寺双塔等历史遗迹,以及敬亭绿雪茶园等特色资源 [6] - 查济古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清时期古村落,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等传统工艺 [8] 传统手工艺产业 - 宣纸制作是宣城代表性传统工艺,需要108道纯手工工序,依赖当地特有的青檀皮、沙田稻草和独特水质 [7] - 中国宣纸文化园采用现代科幻风格设计,成为展示宣纸文化的特色场馆 [7] - 徽墨与宣纸同为"文房四宝"之一,是宣城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 [2] 特色餐饮产业 - 水东老街保留了传统商贸文化,10元即可参观两家私人博物馆体验徽州文化 [10] - 宣城特色美食包括水东蜜枣、麻辣粉丝、绩溪一品锅、水阳三宝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11] - 宁国粑粑和蒿子粑粑是当地特色小吃,馅料丰富被视为宁国富庶的象征 [11] 建筑艺术产业 - 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代表了中式美学顶级浪漫 [8] - 查济古镇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展现了明清时期建筑艺术高峰 [8]
慢,是对传统最大的尊重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非遗传承与创新 - 彭南科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展示铜官窑瓷器制作过程 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传播方式结合 [1] - 制作蓑衣的视频成为爆款 单条视频时长6分03秒 背后耗时半个多月进行研究和制作 [2] - 每条视频制作周期长 从选题到拍摄需反复打磨 如传统米酒视频跨越三季记录全过程 [2] - 3年来走访安徽 湖北 广东 四川等地 接触上百位非遗传承人 积累丰富行业资源 [2] - 单条视频平均拍摄1500个素材 制作周期从一周到一年不等 形成独特"慢工"风格 [4] 内容创作与传播 - 视频画面精致考究 采用自然布景和舒缓音乐 无解说形式增强沉浸感 [4] - 抖音账号已发布百余条视频 形成稳定内容产出 被粉丝称为"全网最不敢催更的博主" [4] - 面临年轻受众兴趣培养的挑战 需平衡传统工艺的慢工细作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2][4] 商业化与生态建设 - 发起"一村一主播"培训计划 在古丈县推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 [4] - 将工作室"南科院子"打造为"非遗谷" 提供手艺人演示平台 形成实体展示空间 [4] - 开发文创产品线 探索非遗技艺的商业化路径 实现活态传承 [4] 行业洞察与价值观 - 提出手艺学习三维度理论:形似 神似 魂似 认为现代人最多达到形神兼备 [4] - 强调"慢是对传统最大的尊重" 形成差异化内容创作理念 [4] - 通过内容唤起乡愁记忆 定位为"乡村守艺人" 建立清晰品牌形象 [1][4]
笔墨纸砚里的匠心传承(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湖笔制作技艺 - 湖笔制作需经过12道大工序,其中择料、水盆、结头、择笔四道工序要求最高[6] - 湖笔工艺重视"颖",笔锋尖端1.5毫米处的"黑子"闪着玉色光泽[6] - 湖笔制作秉承"静、纯、美"准则,成品需具备"尖、齐、圆、健"四德[6] - 湖州市出台《湖州市湖笔保护和发展条例》,南浔区同步出台专项规划[7] - 湖笔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包括簪笔、青花瓷笔、珐琅彩笔等[7] - 新一代湖笔人通过开网店、拍短视频、网上直播等方式推广湖笔[7] - 善琏镇建设VR制笔体验舱和湖笔文创园,结合3D打印技术[8] 徽墨制作技艺 - 徽墨制作需经过炼烟、和胶、制墨、晾墨、整理、描金等复杂工序[11] - 墨泥平均需捶打200下,以达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品质[10] - 徽墨香味浓郁自然,墨迹可经上百年而不褪色[11] - 老胡开文墨厂每年开发40套文创产品,累计创收约2600万元[12] - 2018年为故宫博物院修复乾隆年间"御制咏墨诗"13副(套)徽墨[12] - 通过直播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12] 宣纸制作技艺 - 宣纸传统工艺有100多道工序,从原料到成品需历时3年[15] - 正宗宣纸以青檀韧皮长纤维和沙田稻草短纤维为原料,辅以优质山泉水[15] - 捞纸工序全凭感觉,需保证每张宣纸重量一致[13] - "中国宣纸小镇"占地近3平方公里,2024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15] - 泾县丁家桥镇宣纸电商经营户达1100余户,全年发货量超500万单[16] - 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20亿元[16] 端砚制作技艺 - 端砚以"呵气成墨、滑入肌肤"的石质和独特石品花纹位列众砚之首[17] - 罗氏砚雕世家已有1400多年制砚历史,现有从业人员1.2万多人[17] - 端砚艺人创新开发钟饰摆件、砚雕文创产品、冰箱贴等[18] - 肇庆市出台《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推动端砚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18] - 端砚制作技艺已有代表性传承人29名,专业技术人才800多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