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
搜索文档
网上的心理测评靠谱吗?两招教你缓解焦虑抑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9:40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将2025至2027年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各地将完成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的设置 [1] - 行业启动“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为公众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1] - 调查显示我国常见精神疾病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酒精使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不同年龄段多发疾病有所不同 [1] 疾病流行病学与就诊趋势 - 成年人被指为精神心理障碍发病的高危人群,焦虑排在第一位,情绪障碍(以抑郁为主)排在第二位 [1] - 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在总体人群中占比不到千分之一 [1] -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精神相关疾病的就诊率随之增加 [2] - 心理门诊量和心理援助热线拨打量逐年递增,表明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3] 疾病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 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常常担心、紧张、害怕、惴惴不安等 [3] - 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活动减少等 [4] - 判断是否为疾病的重要标准在于情绪状态是否难以摆脱、有强烈主观痛苦、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是否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及社交 [4] 心理健康干预与治疗 - 焦虑和抑郁被比喻为心理感冒,通过正确情绪疏导和科学系统治疗可以康复 [5] - 感受到身体报警信号后,应到专业心理门诊进行检查,不建议盲目相信网上心理测评 [4] - 通过躯体干预技术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核心原理是将注意力从不可控思绪转移到可控的身体感知与行动上 [11] - 具体有效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法(连续重复10至20次直至情绪平稳)[12]、蝴蝶拍法(适用于极度惊恐时刻)[13]、冥想、放松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 [13] 心理韧性提升策略 - 增强心理韧性是保护心理健康的有力武器,影响因素包括遗传、个人性格、社会压力及应对方式 [6] - 提升方法包括区分“事实”与“感知”,通过深呼吸稳定后客观评估情况 [7] - 降低期待,接受挫折和被拒绝是生活常态 [7] - 通过记录自身优点、擅长之事及每日小成就来积累小成功,建立自信基石 [8][9] - 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将消极表述转换为积极建设性表述 [10] - 多晒太阳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 [11]
苏州市领导为市家庭教育咨询中心揭牌
苏州日报· 2025-08-25 07:19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部署 - 市委书记专题调研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并揭牌家庭教育咨询中心 强调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1] - 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是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重要阵地和国内特色品牌 新启用的咨询中心将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与心理测评服务[1] - 推动服务阵地向街道社区延伸 要求中小学校在开学季开展家访和校园文体活动以营造和谐学习环境[1] 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措施 - 系统完善工作方案 健全心理咨询 筛查 预警 干预机制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格局[2] - 建立定期分析评估机制督促工作落实 发挥社会组织与党群服务中心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心理健康服务[2] - 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师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典型场景 全面提升工作水平[2] 学生保护与宣传机制 - 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档案 加强隐私保护 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