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包子)
icon
搜索文档
哈萨克斯坦的“三无”餐饮,拿下打工人的胃
虎嗅· 2025-05-12 14:3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从连锁餐饮运营转向自主创业,以直营模式起步并逐步扩展加盟商,2023年已孵化278家以小餐饮为主的餐饮公司[1] - 2024年观察到加盟商模式衰退趋势后转向海外市场,最终选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作为首个出海目的地[1] - 当前在阿拉木图运营两家差异化定位的门店:火锅店(目标华人群体)和快餐店(目标本地人群)[1][2][7] 火锅店运营策略 - 定位为资本快速积累工具,700平方米门店日均营业额2万-5万人民币,月毛利达65万-70万人民币[2] - 选址逻辑基于阿拉木图两大优势:城市消费力强(类比上海)及餐饮竞争弱(仅20家优质华人餐厅服务200万人口)[2] - 供应链采用本地化采购为主(牛肉成本较国内低22%-30%),部分调料需中国进口并利用"灰关"降低关税成本[3] 快餐店市场定位 - 专为本地人设计,日均营业额达20万人民币,填补市场空白(当地原创餐饮品牌不足10个)[7] - 主打性价比策略,产品设计突出差异化(如北方风味大包子体积达本地产品3倍)[8] - 精准捕捉本地消费习惯:90%饮品为可乐且甜度翻倍,消费者卫生标准严苛(要求餐后桌面整洁)[8] 海外市场挑战 - 监管环境复杂:政府部门存在非正规收费现象,消防检查标准主观性强且需支付"保护费"[3][4] - 人力资源问题:本地员工流动性高(偏好日结工资),职业稳定性差(日均工资120-130人民币)[6] - 物流与合规:中哈货运依赖每日国际大巴,需提前半月备货并灵活处理清关流程[3] 未来扩张规划 - 暂不接入本地外卖平台(部分平台抽成高达53%)[9] - 以哈萨克斯坦为跳板辐射中亚五国,看好中哈政策友好度及区域市场相似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