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出海

搜索文档
中国餐饮出海迈入新阶段
新华网· 2025-08-12 13:44
随着国内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出海已成为头部品牌寻求增量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政策红利的释 放为餐饮出海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3月,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明确提出,加快中餐"走出去",支持餐饮经营主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浪潮正盛,但这场"舌尖上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门店扩张,背后是供应链本地化 与文化融合的深度博弈。 抓住机遇 中餐出海由来已久。海外华人很早就将中华美食带到了世界各地,改革开放后,全聚德、东来顺等 中餐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如今,出海餐饮品类更加丰富多样,新茶饮、火锅、地方菜、特色小吃等香飘 海外。 火锅品类是中国餐饮品牌出海的"先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在全 球开设120多家门店。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都朱光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火锅 企业聚焦东南亚市场,以吧台式小火锅和市井风格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沸腾的火锅、香甜的奶茶、筯道的拉面……这些极具特色的中国美食早已深度融入海外消费者的日 常生活。当前,中国餐饮行业正站在规模扩张与价值重构的节点上。一方面行业整体保持扩容态势,另 一方面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显著 ...
中国餐饮“出海”迈入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07-08 23:46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概况 - 中国餐饮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从单店试水到体系化、规模化全球布局,进入新阶段 [1] - 2024年3月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餐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截至2024年9月海外中国餐饮门店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2] 出海品类与代表企业 - 火锅品类是出海先锋:海底捞全球门店超120家,呷哺呷哺、朱光玉等聚焦东南亚市场 [2] - 现制饮品赛道扩张迅速: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超5000家,覆盖12国;喜茶、奈雪等加速海外开店 [2] - 地方菜、特色小吃等品类同步出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 出海驱动因素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2024年上半年餐饮企业新注册134.7万家,注销/吊销105.6万家 [3] -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契机,海外华人消费圈层稳定增长 [3][4] - 全球餐饮消费升级背景下,中国餐饮文化体验价值被重新认知 [4] 出海挑战与应对 - 文化差异:海底捞推出区域化创新产品如东南亚"麻辣牛奶锅"、中东"玛莎拉鸡肉" [4] - 供应链难题:新加坡80%食材需空运;泰国要求食品原料本土生产倒逼品牌自建工厂 [6] - 政策壁垒:新加坡禁售血制品,澳大利亚检疫严格,各国法规标准不一增加合规成本 [7] 生态构建与创新实践 - 产业协同:霸王茶姬强调需全产业链协同出海,形成规模效应 [9] - 供应链创新:海底捞采用"中央厨房+本地采购"模式;喜茶在英、马等多国建仓库 [9][10] - 技术赋能:美团推出AI智能体服务全球餐饮市场,发布国际化榜单 [10] 未来发展方向 - 从文化输出到文化共创:杨国福在欧洲门店融入书法、漆扇等东方艺术元素 [5] - 形成"出海-学习-反哺"闭环:库迪咖啡将海外经验反哺国内创新 [11] - 构建"本土共生"体系:需政策引导、全产业链协同与企业深度本土化结合 [12]
哈萨克斯坦的“三无”餐饮,拿下打工人的胃
虎嗅· 2025-05-12 14:3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从连锁餐饮运营转向自主创业,以直营模式起步并逐步扩展加盟商,2023年已孵化278家以小餐饮为主的餐饮公司[1] - 2024年观察到加盟商模式衰退趋势后转向海外市场,最终选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作为首个出海目的地[1] - 当前在阿拉木图运营两家差异化定位的门店:火锅店(目标华人群体)和快餐店(目标本地人群)[1][2][7] 火锅店运营策略 - 定位为资本快速积累工具,700平方米门店日均营业额2万-5万人民币,月毛利达65万-70万人民币[2] - 选址逻辑基于阿拉木图两大优势:城市消费力强(类比上海)及餐饮竞争弱(仅20家优质华人餐厅服务200万人口)[2] - 供应链采用本地化采购为主(牛肉成本较国内低22%-30%),部分调料需中国进口并利用"灰关"降低关税成本[3] 快餐店市场定位 - 专为本地人设计,日均营业额达20万人民币,填补市场空白(当地原创餐饮品牌不足10个)[7] - 主打性价比策略,产品设计突出差异化(如北方风味大包子体积达本地产品3倍)[8] - 精准捕捉本地消费习惯:90%饮品为可乐且甜度翻倍,消费者卫生标准严苛(要求餐后桌面整洁)[8] 海外市场挑战 - 监管环境复杂:政府部门存在非正规收费现象,消防检查标准主观性强且需支付"保护费"[3][4] - 人力资源问题:本地员工流动性高(偏好日结工资),职业稳定性差(日均工资120-130人民币)[6] - 物流与合规:中哈货运依赖每日国际大巴,需提前半月备货并灵活处理清关流程[3] 未来扩张规划 - 暂不接入本地外卖平台(部分平台抽成高达53%)[9] - 以哈萨克斯坦为跳板辐射中亚五国,看好中哈政策友好度及区域市场相似性[9]
36氪出海·关注|霸王茶姬美国首家门店开业,前麦当劳国际CMO加入高管团队
36氪· 2025-05-01 09:13
霸王茶姬美国扩张战略 - 公司于4月26日在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购物中心开设旗舰店试营业,5月9日正式营业,目标客群包括受邀KOL/KOC [1] - 公司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式茶饮企业,同步推进赴美上市与开店计划 [1][2] - 美国市场采取直营模式,通过LinkedIn密集招聘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岗位,显示长期投入决心 [7] 美国茶饮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国现有茶饮品牌包括Omomo、Tiger Sugar、贡茶等中国台湾或本土品牌,珍珠奶茶市场预计从2025年5.3亿美元增至2032年8.7亿美元(CAGR 7%)[1] - 中国头部茶饮品牌集体出海: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00家(覆盖11国),快乐柠檬200家(12国),霸王茶姬150家(4国)[3] - 喜茶在美国门店数量领先(27家),茉莉奶白旧金山门店创出海品牌销售纪录(3天收入8.2万美元)[3] 霸王茶姬全球化挑战 - **供应链**:原料简单(茶/牛奶/糖浆)但需平衡标准化与本地化,如美国牛奶风味差异问题 [4] - **圈层突破**:首店选址洛杉矶华人聚集区,反映中国餐饮出海普遍困境——如何渗透主流市场(全球华人仅6000万)[4] - **盈利模式**:海外加盟费率低于国际品牌,叠加营销成本导致利润压缩,直营模式或加重初期负担 [6] 高管团队动向 - 前麦当劳国际CMO Eugene Lee加入公司任亚太副总裁兼CMO,其15年快餐行业经验或助力品牌全球化营销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