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产中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房产中介女性占比升至超4成
36氪· 2025-06-27 16:07
行业变化 - 2019年房地产行业处于高峰期 2025年已进入生死局 行业6年间发生剧变 [1] - 2025年4月百城二手房挂牌量达270万套 同比增加18.6% 房源供应充裕 [10] - 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购房者倾向于先卖后买 [10] 从业者结构变化 - 30岁以下从业者占比从2019年54.6%降至2025年37.5% 31-50岁年龄段占比上升 [1] - 5-10年从业年限人员占比达23.3% 显示工作稳定性提升 [1] - 女性经纪人占比从2019年35.9%升至2025年42.2% [2] 从业者素质提升 - 大专以上学历从业者占比从2019年49.6%升至2025年55% [6][7] - 2025年学历结构:大专38.1% 本科16.4% 研究生0.5% [6] 作业模式转型 - 线上获客与AI工具使用占比超五成 直播/短视频成为新阵地 [10] - 70%经纪人每天学习超半小时进行自我充电 [10] - 陌生拜访因成本效益成为开发房源重要选择 [10]
房产中介“一手托两家”将终结?这家公司宣布→
第一财经· 2025-06-25 15:06
行业服务模式变革 - 上海链家将于7月1日起试点"单边代理"新服务模式 打破传统"双边代理"居间模式 经纪人需专注服务购房客户或售房业主单一角色[1] - 传统"双边代理"模式下 中介同时掌握买卖双方信息 易因市场供需变化偏向某一方利益 如供小于求时倾向卖家 市场转冷时倾向买家[1] - 部分不规范中介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黑箱操作" 包括隐瞒不利因素或囤房高价转售[2] 改革动因与行业对标 - 二手房成交周期拉长 库存增加 客户信息渠道多元化促使公司探索更精准的服务模式[3] - 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单边代理制度 经纪人像律师一样仅维护单方利益 而国内长期存在买卖双方需主动参与谈判的痛点[3] 具体实施机制 - 经纪人按职级划分角色:M序列店经理默认负责房源端维护管理 A序列经纪人默认服务客源端 达到单量标准可申请调换角色[5] - 房源端经纪人成交占比从45%提升至53% 通过绩效激励强化房源维护[5] - 过渡期内M序列先行转为单边代理 但房源仍由M和A共同维护 A序列经纪人暂未完全脱离"客业都做"状态[5] 配套政策与市场反应 - 中介费率保持原有结构(买家2%+卖家1%) 公司否认将调整为买家1%+卖家2%的市场传闻[6] - 内部人士透露改革兼具降本增效目的 但A序列经纪人可能面临收入下降风险[5]
买房路上的“跳单”风波!
搜狐财经· 2025-06-19 18:47
中介服务合同纠纷案例 - 阿文通过A公司中介晓雪获取房源信息并签署《看房确认书》,约定成交后支付2%佣金,若六个月内私下交易则赔偿3% [1] - 阿文绕过A公司以250万元私下购买案涉房屋,A公司以"跳单"为由起诉要求7万元违约金 [2] - 法院认定《看房确认书》有效,阿文行为构成"跳单",酌定违约金为成交价2.4%即6万元 [3][4] 法律对"跳单"的认定标准 - 构成要件包括:中介合同关系成立、委托人实际利用服务、绕开中介直接交易 [7] -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直接签约、通过低价中介签约、以亲友名义签约 [7] - 需严格因果关系证明委托人利用了特定服务,公开信息渠道交易不构成违约 [9] 中介机构维权要点 - 需留存三类证据:服务关系证明(如签字文件)、服务内容证明(如看房记录)、交易关联性证明(如价格一致性) [15] - 服务深度影响认定,仅初步带看不构成跳单前提 [11] - 格式条款需合法公平,不得限制消费者比价权利 [11] 房产交易市场规范 - 中介市场信任基础依赖诚信原则,跳单行为会推高行业信息成本 [9] - 制度设计平衡秩序与自由,允许"货比三家"但禁止无偿使用独家资源 [9] - 消费者应避免签订独家委托协议,保留正当交易证据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