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获客

搜索文档
顾客断崖减少,卖场关灯省电: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三十年未有巨变
第一财经· 2025-08-09 16:1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家居行业正经历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房地产形势变化与消费习惯变革双重冲击 [5] - 传统卖场遇冷,部分门店客流量下降明显,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 [6][7] - 部分企业曾对未来过于乐观,在应收缩时仍扩张,导致客户断崖式减少 [23] - 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企业以"活下来"为目标 [23] 新商业模式探索 - 企业直接进驻新楼盘,通过"社区样板房"精准获客,一个小区可接30-40单 [9][10] - 样板房竞争激烈,部分新小区出现十套以上样板房 [10] - 线上渠道成为重要获客方式,95%以上客户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平台 [13] - 工厂直销模式兴起,同品牌产品价格比卖场便宜50% [17][1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群体将家居消费决策转移至线上 [5] - 消费者为节省成本愿意前往工厂直接下单,100平方米实木地板差价达几万元 [18]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工厂,一天可考察7家工厂产品 [19][21] - 对个性化需求增多,一站式购齐的吸引力降低 [24] 企业转型举措 - 部分企业关闭传统卖场门店,转向社区营销和线上渠道 [8][11] - 家居卖场调整品类结构,引入汽车、电器等中频消费品 [24] - 企业布局出海和发展智能家居品类 [24] - 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开始跨界争夺市场份额 [24] 行业未来展望 - 居住需求是刚需,但行业形态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23] - 企业面临如何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挑战 [24] - 直播带货和社交平台营销对传统线下模式构成冲击 [24] - 行业从爆发式增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23]
家居从业者迎战行业大变局:抢滩新盘样板间,工厂下场拓客
第一财经· 2025-08-08 17: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家居行业正经历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房地产形势变化与消费习惯变革双重冲击[1] - 传统卖场遇冷,客户到店量断崖式下降,部分企业关闭线下门店[3][10] - 头部企业曾对未来过于乐观,在应收缩时仍扩张,导致经营压力加剧[10] 新兴获客模式 - 企业通过"社区样板房"模式精准获客,以六折优惠征集业主合作,单小区可接30-40单[4][5] - 线上渠道成为核心获客方式,95%以上客户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部分企业将门店改造成直播间[6] - 工厂直销模式兴起,消费者直接到工厂下单可节省30%-50%成本(如木地板从700元/㎡降至400元/㎡)[7][9] 消费行为变迁 - 年轻消费群体转向线上决策,个性化需求增多,线下大店一站式购齐吸引力降低[6][11] - 消费者主动寻找代工厂源头,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工厂并实地考察,单日可参观7家工厂[7][9] - 60后/70后偏好豪华风格,但企业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理解不足[10] 传统卖场转型 - 卖场调整品类结构,引入中频消费品如汽车、电器以弥补低频家居品类(瓷砖、木地板)的不足[11] - 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被迫跨界竞争,"链条"延伸至非传统领域[11] - 直播带货盛行,中小型公司通过碎片化营销分流线下大店客源[11] 行业长期趋势 - 住宅建设高峰期带来的爆发式需求不可复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10] - 出海和发展智能家居被视为必要举措[11] - 行业生存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活下来就是赢"[10]
弘则研究:Q2本地生活 - 餐饮调研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本地生活 - 餐饮行业 公司:美团、饿了么、京东、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增速与订单量 - 2025 年 Q2 某品牌堂食业务 4 - 6 月增速显著,4 月 12%,5 月 25%,6 月 23%,得益于品牌扩张、门店增加、竞争缓和及季节性门店增多[1] - 2025 年 Q2 美团商家整体餐饮业务增速显著,外卖同比超 25%,5、6 月环比 31%,堂食 4 月 12%,5 月 25%,6 月 23%[2] - 2025 年 Q2 饿了么同比增长 60% - 70%,美团市占率下降,三大平台订单量分布约 4500:1000:剩余部分[1][7] - 京东外卖 2025 年 Q2 补贴后单日订单从零增至 1200 单,补贴结束回落至四五百单,后因补贴策略问题订单量下滑[1][6][15] - 美团品牌日订单量峰值 8000 单,通常在周末,美团、饿了么和京东订单比例约 6:3:1,预计饿了么订单量将继续增长[16] 平台策略与特点 - 美团在快餐或饮品配送亏损打市场,高补贴抢占市场,但夜间高客单价订单接单率低,专送有优势,众包受影响大[1][11][12] - 饿了么通过综合配送模式整合利润计算,保证运力,用户复购率高,成都物流体验优,通过试点项目提升妥投率[1][8][13] - 京东要求商家增加补贴、减少市场投入致订单量下滑[4][15] 补贴情况 - 近两月美团提供 18.8 元券,商家承担 5 - 6 元,平台承担其余部分,饿了么补贴策略提升骑手接单率和配送效率[4][10][14] 到店业务政策 - 美团到店业务二季度政策不变,三季度聚宝盆返佣降低,对抖音合作不再排他管控[18][19] 其他平台动态 - 抖音策略偏向商业化运营,补贴力度小,主要投入自助餐领域[20] - 高德地图与美团阶段性合作,AI 机器人产品未上线,费用调整不便,未来或竞价投放[24] - 小红书主要进行种草活动,用户未养成交易习惯,高德本地生活业务扩展,交易客户增长明显[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团商家桌均消费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减少,但大桌比例下降,小桌增加,重点商圈门店桌均下滑约二三十元[23] - 美团队均消费水平最近一季度因季节性因素上涨[22] - 高德品牌经理目前主要关注商业化投放和广告费而非交易侧[26]
房产中介女性占比升至超4成
36氪· 2025-06-27 16:07
行业变化 - 2019年房地产行业处于高峰期 2025年已进入生死局 行业6年间发生剧变 [1] - 2025年4月百城二手房挂牌量达270万套 同比增加18.6% 房源供应充裕 [10] - 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购房者倾向于先卖后买 [10] 从业者结构变化 - 30岁以下从业者占比从2019年54.6%降至2025年37.5% 31-50岁年龄段占比上升 [1] - 5-10年从业年限人员占比达23.3% 显示工作稳定性提升 [1] - 女性经纪人占比从2019年35.9%升至2025年42.2% [2] 从业者素质提升 - 大专以上学历从业者占比从2019年49.6%升至2025年55% [6][7] - 2025年学历结构:大专38.1% 本科16.4% 研究生0.5% [6] 作业模式转型 - 线上获客与AI工具使用占比超五成 直播/短视频成为新阵地 [10] - 70%经纪人每天学习超半小时进行自我充电 [10] - 陌生拜访因成本效益成为开发房源重要选择 [10]
国际贸易变了,义乌商人也在变
搜狐财经· 2025-05-31 14:59
义乌商人商业模式转型 - 金小涛和胡佳奇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打造线上流量矩阵,外贸占比从零升至50% [2] - 虞晨航从批发转向零售,将珠宝饰品价格从1000元压至600元,成交率30% [5][6] - 传统商户如陈丽秀和邱小南坚守"坐商"模式,依赖老客户和实体店,成交率20%-30% [12][13] 义乌二代创业案例 - 虞晨航家族从箱包生意转型珠宝零售,店铺投资收益率超100倍 [4] - 通过低价引流策略(数十元饰品)预计将成交率提升至70%以上 [6] - 利用国际商贸城信任度和中国元素吸引外国散客购买伴手礼 [5] 线上新商业模式 - 金小涛团队选择低租金(20万/年)工业园区,节省90%以上租金成本 [7] - 搭建4万SKU的一站式采购平台,起订量低且品类丰富 [8][9] - 通过自媒体矩阵获客,外贸客户主要为海外华人,物流成本占比高达50% [9] 传统外贸经营特点 - 陈丽秀通过实体店和微信维护客户,坚持"守株待兔"模式 [12] - 邱小南区分欧盟客户(重款式)和发展中国家客户(重价格)的需求差异 [13] - 疫情后海外客户恢复线下采购习惯,华人除外 [14] 历史经营环境对比 - 90年代箱包批发价可达出厂价2-3倍,外国采购商现金交易 [4] - 国际商贸城店铺20年增值100倍,年租金达数十万元 [4] - 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2]
投放的壁垒在投放之外
虎嗅· 2025-05-06 13:27
投放策略与资源分配 - 投放被视为决战资源而非冷启动资源 当后端数据效率优于竞争对手时 可出价2-3倍进行碾压式竞争 [2] - 媒体池付费流量有限 若对手未抢占则无需过早投入 应优先提升产品卖点 直播间转化率及复购率等内功 [2] - 小规模投放缺乏竞争力 需形成独占鳌头效应 通过高效率投放拖垮对手使其陷入"不投无新增 投则亏损"困境 [2] 投放壁垒与增长本质 - 投放壁垒取决于成本承受力或产品绝对优势 依赖投放的领先优势具有暂时性 [3] - 投放驱动的增长属于外生性增长 本质是资金优势而非组织或产品能力 红利消退后易暴露运营短板 [3] - 当投放环境恶化时 已扩张的组织架构会面临现金流与运营飞轮停转的双重压力 [3] 产品与投放的优先级 - 投放核心在于产品而非渠道 结构性优化多源于产品与人群洞察而非投放技巧 [4][5] - 教育行业案例显示 产品力达到"宇宙第一"水平时 即使营销滞后仍具备爆发潜力 [5][6] - 用户体验与留存率达标的产品必然可售 营销仅需解决前端表达问题 [6] 行业红利与竞争趋势 - 未来5年媒体红利窗口将消失 信息差缩短使新平台红利期极速衰减 [8] - 线上获客效率差从2倍以上收窄至30%以内 先发优势难以形成长期壁垒 [8] - 教育行业在双减政策后 存活公司通过基本功修炼实现利润 现金流 口碑的多维提升 [9] 长期竞争力构建 - 行业底层竞争将聚焦产品定义能力 创新能力和高LTV护城河 [9]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减少 优质公司通过产品与运营效率成为时间的朋友 [9][10] - 教育行业实证表明 被迫停止投放后倒逼出的基本功反而提升企业经营指标与创始人信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