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抓娃娃
icon
搜索文档
为情绪价值买单,值不值?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59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与趋势 - 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情绪经济正从边缘走向主流[1] - 情绪消费涵盖解压玩具、鲜花、CCD相机、演唱会等多种贴近生活的场景[1] - 情绪消费已非噱头,形成明确的发展声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 年轻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 盲盒、手办、夹娃娃等二次元商品价格集中在15-100元,年轻消费者占比高[4] - 大学生群体偏好50元以内的小型挂件和盲盒,用于即时情绪调节[4] - 夹娃娃通过"操控感-期待感-惊喜感"情绪链条吸引成年人,线上团购优惠推动销量(如38.8元138枚游戏币套餐销量超8万)[6] 体验型消费的崛起 - 演唱会跨城参与、请假奔赴等现象普遍,消费者愿为现场体验省吃俭用数月[8] - CCD相机凭借低像素、颗粒感和复古氛围感成为"出片神器",满足年轻人对"松弛感"照片的需求[11] - CCD相机的仪式感和怀旧情绪价值使其溢价被接受,区别于手机滤镜效果[12] AI在情绪消费中的角色 - AI应用如豆包从效率工具转向情感陪伴,提供安全无负担的倾诉渠道[14] - AI通过即时响应、共情理解和正向反馈填补现代人碎片化情感需求[15] - 用户与AI建立情感联结的案例包括失恋倾诉、社交焦虑缓解等[15] 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 - 情绪价值成为物质丰盈时代的稀缺品,驱动消费者为内心满足买单[16] - 消费行为聚焦于压力释放(演唱会)、成就感(夹娃娃)、独特瞬间(CCD)和情感慰藉(AI)[16] - 情绪消费需平衡理性与感性,警惕非理性溢价但认可其正向情绪反馈价值[16]
类似“抓娃娃机”技术可高效分选胚胎模型
科技日报· 2025-06-13 07:36
据美国《APL生物工程》期刊10日报道,由美国华盛顿大学与西雅图布罗特曼·巴蒂精准医学研究所组 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类似"抓娃娃机"的技术,可快速、自动对类原肠胚体进行分类筛选,为研究 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个体差异与遗传疾病机制提供了关键支持。 类原肠胚模型能揭示与人类疾病相似的早期发育异常。此前利用这些模型的研究阐明了亨廷顿氏病如何 在胚胎早期,甚至在传统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表现出遗传特征的。此外,还有助于探索细胞染色体数目 异常,观察胚胎固有的自我矫正机制等。 新平台能分选出呈现细微表型差异的独特类原肠胚。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高效、无损的方法可保持样 本的完整性,并为后续的活细胞成像或基因测序检查打开了大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研究早期胚胎发育对理解遗传病与人类发育异常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涉及人类胚胎的实验却长期受到伦 理与技术限制。"类原肠胚"模型打开了研究人类发育过程的新窗口,这种模型得名于胚胎发育早期 的"原肠胚"阶段。原肠胚是由人类多能干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可模拟人类胚胎发育到第三周时三胚层 形成的过程。 科学家通常在玻璃或塑料皿上培养人类多能干细胞,形成圆形细胞群。他们通过引入小分子激活某些细 ...
万达电影:院线影视业务稳健增长,积极布局潮玩领域-20250528
天风证券· 2025-05-28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传媒/影视院线,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25年整体电影大盘情况、儒意内容业务注入和潮玩布局,公司有望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81/162.88/17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13.48/14.41亿元,25 - 27年PE分别为21/18/17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62亿元,同比下降15.44%;归母净利润 - 9.4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 - 10.9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 0.43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加23.23%;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72%;扣非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165.72% [1] 院线放映业务 - 票房与市场份额稳固,2024年单银幕产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两倍,票房TOP100影院中万达占41席,澳洲院线Hoyts市场份额提升至26.9%,广告业务逆势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直营影院票房34.2亿元,同比增长44.9%,观影人次达6397.9万,同比增长32.7% [2] - 经营策略升级创新,推出“时光里”品牌,打造“超级娱乐空间”,30家“时光里”艺术品商店落地,SKU超500个 [2] - 技术升级与扩张,新增7家直营影院,完成2600台激光放映设备改造,与IMAX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新增25块银幕并升级61家影厅 [2] 影视内容业务 - 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85.49%;2024年出品《抓娃娃》《误杀3》等盈利影片,2025年第一季度出品发行的《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表现抢眼,“唐探”系列影片累计票房已突破123亿元;2024年发起“时光青春跃幕计划”,孵化青年导演项目 [3] - 电视剧制作及发行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减少54.01%;2024年主投的《追风者》《我的阿勒泰》获口碑与奖项双丰收 [3] 游戏业务 - 2024年公司游戏发行及相关业务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54.71%;子公司互爱互动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2%,《暗影格斗3》国内公测超预期,新增《JOJO的奇幻冒险》等IP储备,营收同比增长超50% [4] - 2025年互爱互动将把更多经典IP游戏推向海外发行,《全职法师:猎人大师》等游戏预计年内上线 [4] 潮玩领域布局 - 2025年5月12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影时光与关联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资52TOYS,完成后万达电影合计持有乐自天成7%的股权;万达不断丰富拓展IP版权池,52TOYS为中国IP玩具行业领先品牌,2024年度收入约6.3亿元,净利润约0.3亿元,双方合作有望实现非票收入及估值提升 [5] 财务数据 - 给出2023 - 2027E的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数据 [7] - 给出2023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 [14]
万达电影(002739):院线影视业务稳健增长,积极布局潮玩领域
天风证券· 2025-05-27 2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传媒/影视院线,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2025年整体电影大盘情况、儒意内容业务注入和潮玩布局,公司有望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81/162.88/17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13.48/14.41亿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1/18/17倍,维持“买入”评级 [6] 各业务板块情况 院线放映业务 - 票房与市场份额稳固,2024年单银幕产出近全国平均两倍,票房TOP100影院中占41席,澳洲院线Hoyts市场份额提至26.9%,广告业务逆势增长;2025年Q1国内直营影院票房34.2亿元,同比增44.9%,观影人次6397.9万,同比增32.7% [2] - 经营策略升级创新,推出“时光里”品牌,打造“超级娱乐空间”,30家“时光里”艺术品商店落地,SKU超500个 [2] - 技术升级与扩张,新增7家直营影院,完成2600台激光放映设备改造,与IMAX合作,计划新增25块银幕并升级61家影厅 [2] 影视内容业务 - 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2024年营收6.2亿元,同比增85.49%;2024年出品《抓娃娃》《误杀3》等盈利影片,2025年Q1出品发行的《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分别达36.03亿元和8.15亿元,“唐探”系列累计票房破123亿元 [3] - 电视剧制作及发行业务2024年营收3.4亿元,同比减54.01%;2024年主投的《追风者》《我的阿勒泰》获口碑与奖项双丰收 [3] 游戏业务 - 2024年游戏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增54.71%,子公司互爱互动海外收入占比提至62%,《暗影格斗3》国内公测超预期,新增《JOJO的奇幻冒险》等IP储备,营收同比增超50% [4] - 2025年互爱互动将推更多经典IP游戏海外发行,《全职法师:猎人大师》等游戏预计年内上线 [4] 潮玩及IP衍生业务 - 2025年5月12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影时光与关联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资52TOYS,完成后万达电影合计持有乐自天成7%股权 [5] - 万达为发展衍生品业务丰富拓展IP版权池,52TOYS为领先品牌,2024年收入约6.3亿元,净利润约0.3亿元,双方合作有望提升非票收入及估值 [5] 财务数据 历史及预测营收利润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3.62亿元,同比降15.44%,归母净利润 - 9.40亿元;2025年Q1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23.23%,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72%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81/162.88/17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13.48/14.41亿元 [6]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7.69%、22.54%、30.00%、30.00%、30.00%,净利率分别为6.24%、 - 7.60%、7.45%、8.27%、8.42% [14]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46%、69.97%、66.92%、63.13%、59.88%,净负债率分别为17.22%、21.03%、 - 2.45%、 - 27.41%、 - 44.83% [14]
第十六届两岸电影展开幕 7部大陆热门影片在台北展映
央视新闻· 2025-05-22 15:42
两岸电影展概况 - 第16届两岸电影展在台北开幕 展映时间为6天 将放映7部大陆热门影片包括《抓娃娃》《小小的我》《雄狮少年》等 [1] -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 大批台湾影迷提前排队等候 [1] - 影展精选7部大陆影片 涵盖喜剧 励志 职场 犯罪悬疑和动画等多种类型 [3] 参展影片及主创 - 参展影片包括喜剧片《抓娃娃》《唐探1900》《"骗骗"喜欢你》 励志片《小小的我》 职场片《胜券在握》 犯罪悬疑片《误杀3》和动画片《雄狮少年2》 [3] - 开幕式上多部影片主创人员到场与台湾观众互动交流 [3] - 《抓娃娃》主创马驰表示很荣幸将大陆喜剧片带给台湾观众 [8] 两岸电影交流意义 - 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朱延平强调影展目的是促进两岸电影双向交流 让两岸观众都能看到对方的优秀作品 [5] -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认为电影交流能促进民间各方面交流 [6] - 台湾演员王耀庆表示支持更多此类交流活动 [10] 影展后续安排 - 台北展期将持续至本月26日 [10] - 下月6日至11日将有6部台湾电影赴雅安 成都参展 [10] - 两岸电影展作为重要文化交流平台 累计吸引数十万两岸民众参与 [10]
两岸电影展在台北开幕 7部大陆电影受观众欢迎
新华网· 2025-05-22 00:10
两岸电影展概况 - 第16届两岸电影展于5月21日在台北开幕 展映《抓娃娃》《小小的我》《胜券在握》等7部大陆热门影片 [1] - 影展精选的7部大陆影片兼具票房表现 奖项或观众口碑 包括《抓娃娃》《唐探1900》《小小的我》《胜券在握》《误杀3》等 [2] - 6月6日至11日 两岸电影展将带6部台湾电影走进四川 展现台湾电影的多元面貌 [3] 影片特点与观众反响 - 展映影片以多元视角建构与台湾观众的深度对话 包括励志 职场 犯罪悬疑等多种题材 [2] - 部分影片如《小小的我》受到岛内观众热捧 出现一票难求现象 [2] - 观众反馈积极 有观众表示"刷了五天终于抢到票" 还有观众特地二刷《小小的我》 [2] 行业交流与合作 -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表示 通过电影媒介可加深两岸了解 希望未来扩大两岸民间交流 [2] - 多部影片如《误杀3》有台湾演员参与 体现两岸电影合作 [2] - 两岸电影展实现双向交流 既有大陆影片在台展映 也有台湾影片赴川展映 [2][3] 活动现场 - 《小小的我》《抓娃娃》等剧组团队在开幕式上与观众交流 [4][5] - 开幕式当天大批影迷提前排队等候观看《小小的我》 [2]
穿越市场波动,阿里影业(01060.HK)营收利润双升,全领域发力推动确定性增长
格隆汇· 2025-05-20 16: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实现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1] - 经调整EBITA连续5年盈利,达8.09亿元,同比增长61% [1] - 在行业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降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电影业务战略 - 参与出品/发行《抓娃娃》《默杀》《封神第二部》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1] - 引进片本土化策略成功,日本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中国市场表现超本土 [1] - 重点新片储备约40部,包括《惊蛰无声》《东极岛》《镖人:风起大漠》等多元题材 [2] - 加强宣发优势,通过影演联动和全产业链贯通保障票房 [3] - 科技投入加速工业化:建成4个虚拟拍摄影棚,灯塔AI提升宣发效率,显著降低置景成本 [3] 演出业务布局 - 大麦GMV连续两年高增长,拥有3.16亿人次"想看"用户 [4] - 形成六大内容厂牌,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等赛道,财年投资制作IP超120个 [5] - 自制IP如虾米音乐节、《魔幻时刻》舞台剧获行业奖项 [5] - 科技优势支撑用户体验:升级算力应对抢票流量,构建"观演决策平台"数据模型 [5] - 海外拓展:自主研发票务系统交付澳门银河综艺馆 [6] - 收入增速显著超越Live Nation(后者2024年收入仅增3%) [7] IP衍生品与剧集发展 - 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收入增幅超90% [8] - IP矩阵覆盖三丽鸥、宝可梦、环球影业等全球头部IP [8] - 中国IP衍生品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 [8] - 剧集业务上线《惜花芷》,完成《以法之名》等拍摄,夯实内容生态 [8] 长期战略演进 - 十年系统性布局:2014年启动电影业务,2018年引入衍生品,2023年收购大麦 [9] - 形成"内容+科技"与多业务协同的增长模型,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 [1][9]
万达电影(002739):年报点评:2025Q1业绩高增,关注暑期档影市需求
中原证券· 2025-05-07 19: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2月国内电影市场表现优异带动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但3、4月市场平淡或对放映业务形成短期压力,建议关注6月后暑期档内容供给及观众拉动效应 [11] - 公司在影院和院线领域头部地位稳固,经营效率高,竞争优势明显,还将深化IP商业价值、打造大堂经济拓展新盈利增长点 [11] - 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52元、0.66元、0.78元,对应PE为21.39倍、17.07倍、14.37倍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3.62亿元,同比减少15.44%,归母净利润 - 9.40亿元,同比减少203.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10.99亿元,同比减少252.88% [6] - 2025Q1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加23.23%,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增加154.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加165.72% [6] 各业务板块表现 放映业务 - 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与观影人次同比减少约22%,公司放映业务同步下滑,营业收入66.87亿元,同比减少20.82%,毛利率 - 8.85%,下滑13.17pct [9] - 公司以15.2%的市场份额连续十六年排名首位,单银幕产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澳洲院线Hoyts票房收入约2.87亿澳元,同比下降2.05%,观影人次1593万,同比下降1.4%,市场份额提升至26.9% [9] - 2025Q1国内电影市场票房与观影人次同比增幅超40%,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创新高,公司放映业务充分受益 [9] 非票业务 - 广告收入12.78亿元,同比减少3.46%,毛利率60.70%,同比提升12.48pct [9] - 商品、餐饮销售收入15.45亿元,同比减少20.53%,毛利率70.76%,同比提升6.54pct;公司重构商品套餐组合,升级影院售卖场景,提升核心产品销售,通过IP联名合作提高衍生品销量 [9] - 2025Q1公司IP衍生业务表现优异,卖品毛利率提升约13个百分点 [10] 内容业务 - 电影内容端,2024年公司出品发行的《维和防暴队》《抓娃娃》等影片盈利并获档期票房冠军,参与投资的《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等影片票房和口碑较好,电影制作发行相关业务收入6.19亿元,同比增加85.49% [9] - 电视剧内容端,公司参与投资制作的《仙剑奇侠传4》《南来北往》《我的阿勒泰》等剧集播出并取得较好收视成绩,电视剧制作发行相关业务收入3.41亿元,同比减少54.01% [9] - 2025Q1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分别实现票房36.03亿元和8.15亿元,取得较好投资收益 [9] 游戏业务 - 子公司互爱互动经营稳健,游戏发行相关业务收入5.83亿元,同比增加54.71%,海外发行收入占比提升至62%,成功发行《圣斗士星矢:正义传说》和《暗影格斗3》两款游戏,新增《JOJO的奇幻冒险》等IP储备 [9] 内容储备情况 - 电影方面,2025年除已上映影片外,《有朵云像你》《蛮荒禁地》《寒战1994》等多部影片预计陆续上映 [11] - 电视剧方面,《爱情有烟火》《喜剧之王》《检察官与少年》等剧集预计陆续上线 [11] - 游戏方面,《全职法师:猎人大师》《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变形金刚》等游戏预计年内上线 [11] 财务预测数据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620|12,362|13,822|14,792|15,685| |增长比率(%)|50.79|-15.44|11.81|7.02|6.04| |净利润(百万元)|912|-940|1,107|1,387|1,647| |增长比率(%)|147.44|-203.05|217.71|25.31|18.78| |每股收益(元)|0.43|-0.45|0.52|0.66|0.78| |市盈率(倍)|25.95|—|21.39|17.07|14.37|[11][12]
万达电影(002739):储备影片望陆续上映 全年或受票房大盘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5-06 12: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7 09亿元 同比增长23 23% 归母净利润8 30亿元 同比增长154 7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23 62亿元 同比下降15 44% 归母净利润-9 40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计提减值准备7 95亿元 [2] - 2024年国内直营影院票房64 7亿元 同比下降25 1% 观影人次1 4亿人次 同比下降23 7% [3] 行业票房数据 -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亿元 同比下降22 6% 有8个月单月票房低于30亿元 58天单日票房低于3 000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244亿元 同比增长49% 观影人次5 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3] - 2025年3月和4月票房均未超过20亿元 春节档后大盘表现不佳 [2] 影片储备与IP表现 - "唐探"系列累计票房突破123亿元 IP影响力持续扩大 [3] - 2025年五一档已上映《人生开门红》 储备影片包括《有多云像你》《蛮荒禁地》《聊斋:兰若寺》等 [3] - 2024至2025年出品发行《抓娃娃》《误杀3》《唐探1900》等高票房影片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EPS预测至0 61/0 70元 原值为0 71/0 87元 新增2027年EPS预测0 79元 [2] - 目标价下调至13 42元 原预测为13 80元 维持"增持"评级 [2] 影院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开业影院892家 银幕7 435块 其中直营影院706家 银幕6 140块 [2]
“最坏的影响是我与沈腾不再合作”,马丽当众哭诉引热议
南方都市报· 2025-05-04 16:00
5月4日,话题"马丽说可能与沈腾不再合作""马丽不要去干涉我们的生活"登上热搜,引起不少观众与网 友的关注与热议。南都记者了解到,5月3日,在五一档电影《水饺皇后》长沙路演时,演员马丽突然情 绪崩溃,向观众讲述了自己和老公、沈腾与太太这两家人所遭受的长达10年的网暴,以至于她和沈腾都 不敢与各自的家人公开出去玩。她还表示,如果"特殊人群"继续网暴,她和沈腾可能就不再合作了。 据了解,沈腾与马丽组成的"沈马组合"家喻户晓,两人于2013年首次搭档参加央视春晚,此后连续三年 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15年,"沈马组合"在综艺《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中获得总冠军。同年,两人合作 的电影《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累计票房14.44亿元。此后,两人陆续合作了《羞羞的铁拳》《独行 月球》《抓娃娃》等电影,票房表现及口碑不俗,"沈马组合"还被称为"票房保证"。 据悉,五一档电影《水饺皇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由马丽饰演的臧姑娘带着两个女儿漂泊异 乡,从低谷一路打拼到逆风翻盘的故事。截至发稿时间,该片累计总票房超1.67亿元,累计观影人次超 423万人,领跑2025年五一档。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马丽也当众向自己的老公和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