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护理人员职业责任险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业多维度补位长期照护师缺口
金融时报· 2025-06-12 09:2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但持证养老护理员仅约50万人,供需矛盾尖锐[1] - 养老护理员呈现"三高"现象(流动性高、劳动强度高、平均年龄高)和"三低"特点(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3] - 50-55岁养老护理员占比近40%,41-55岁合计占比超63%,30岁以下仅占3%,"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现象普遍[2] - 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长9-12小时占比最高(44.39%),月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36.49%[2] - 全国仅约200所高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足30%,仅20%从业者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 政策推进与职业发展 - 国家2022年新增"长期照护师"职业工种,2024年2月发布国家职业标准[4] -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联合人社部发布实施意见,规定各省备案开展等级认定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不超过3家[4] - 江苏、河北已启动考试,南通市首场考试合格率81%,广东、浙江等省份考试陆续推进[5] 保险行业参与模式 - 保险公司通过高端养老社区创造就业岗位,与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健康照护师等专业人才[7] - 保险机构参与照护师培训,与专业机构合作提供系统课程,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激励优秀护理人员[7] - 开发护理人员专属商业保险产品(职业责任险、意外伤害险等),降低职业风险并提高工作积极性[7] - 保险业深化与医疗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构建"预防—照护—康复"人才培养体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