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搏击游戏UFB
icon
搜索文档
提出人形机器人去打比赛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36氪· 2025-05-30 20:12
"所以呢,有什么用?" 诚然,人形机器人比赛着实显得有点"诡异",看似好像以亿为单位的研发资金最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价值仅停留于口口相传中。但这也正是精 妙之处,一场简单的比赛就赚足了眼球,在短期内巨大流量曝光下,极限测试人形机器人未来的技术进化路线,并让外界迅速感知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技 能水平。 以比赛为窗口,产业得到的回报是曝光度+商业化+技术迭代,跑通了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闭环。 细化到企业来看比赛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向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一场赛事的高光时刻,可能换来千万级融资与头部企业的合作邀 约,这远比传统技术路演更具传播穿透力。松延动力在参加马拉松后,频频释放的订单、估值双爆增消息就是最好的案例佐证。 这么看,第一个提出让人形机器人去打比赛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用竞技规则倒逼技术突破,用市场关注反哺产业发展。赛场绝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应用落地的起跑线,那些在赛场上摸爬滚打的机器人,终将带着淬炼 出的"十八般武艺",走进工厂车间、医院病房与千家万户。 赛事并不是业内人士的"自嗨式狂欢",更是打开市场认知的绝佳突破口。当人形机器人在拳击赛中展现出流畅的格斗动作,或是在运动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