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改性 PEEK
icon
搜索文档
PEEK材料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8-24 22: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EEK 材料行业 - **公司**:维克斯公司、索尔维公司、盈创、中原股份、中研、聚科高新、华为、小米、三星、特斯拉、威格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球 PEEK 市场容量约八九千吨,产能略超 1 万吨,产能利用率较高;维克斯公司占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索尔维和盈创也是重要参与者;国内产能约 5000 吨,高端应用依赖进口[1][3] 价格趋势 - 目前纯树脂价格约 27 万元/吨,同比降 15%;维克斯大客户均价含税约 600 元/公斤,国内厂商价格大多在 30 万元左右;若原材料价格稳定,未来还有 10%左右降价空间;预计未来三五年内价格下降幅度有限[1][4][5][25][26] 生产研发壁垒 - 新玩家进入需较长时间稳定生产并达规模化水平,如索尔维、盈创、中研等都历经多年;生产技术壁垒在于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放大,伍德反应釜是主流设备,但 5000 升反应釜投资大、产能低,限制大规模应用;新玩家即便外购技术,也需近十年技术积累实现商业化[6][7][8] 应用领域及需求情况 - **电子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占应用市场约 60%,国内半导体国产化替代推动需求增长,2017 年至今每年增速约 20% - 30%;2024 年国内 PEEK 用量 2500 - 3000 吨,半导体与消费电子占比 50%即 1500 吨左右,还有 50%增量空间,新开发应用如薄膜、电子烟等贡献额外需求[2][3][29][32][35] - **汽车领域**:占比约 15%,传统燃油车几乎无增量,新能源汽车带来一定增长[2][29][32] - **航空航天领域**:占比约 5%,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卫星天线罩等;空客正试验每架飞机用 3 - 5 吨 PEEK 材料,若验证通过每年 2000 架飞机用量可观;碳纤维复合 PEEK 方案目前占现役飞机出货量个位数百分比,未来发展取决于商飞是否采用[13][16][29][30][36] - **机器人领域**:用于轴承、齿轮等传动组件,每台机器人用量约 500 克;不同品牌机器人用量因所选减速器类型而异;相比碳纤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EK 刚性与韧性兼具、自润滑性强,适用于传动组件和人体骨骼替代[9][20][23][24] - **医疗领域**:用于替代钛合金,如脊柱、颅骨板等,脊柱替代率达 90%以上,颅骨板替代率约 50%,未来可能达 90%甚至 100%;预计国内市场空间可达 15 亿元左右,目前成熟应用大概五亿元[33] - **工业和能源领域**:应用于海上风能轴承保持架、海底输油管道连接处等;增速因项目性质难测算,中国陆路输油管道需求相对较少[19][34] 产品性能与质量 - 国产 PEEK 与维克斯相比,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稳定性及结晶等指标上有差距,尤其在航空结构件等高端应用领域[1][13] 改性 PEEK - 由纯树脂基材与其他材料复合改进,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设备等领域表现出优异流动性和慢结晶特性;价格高于纯树脂基材,如大飞机用复合材料每吨 300 - 400 万元,手机折叠屏和吸尘器叶轮用的每吨 100 万多元[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EEK 由 442 氟 2 苯甲酮和对苯二酚在二苯砜作溶剂、碳酸钠作催化剂的情况下缩聚反应制成[3] - PEEK 生产分合成和精制两个环节,合成是制造产品,精制是提纯过程[6] - PEEK 材料在机器人上应用分注塑一次成型和挤出成型后 CNC 加工两种工艺,精度要求低的用注塑,精度要求高的用 CNC 加工[9] - 一吨 PEEK 需要 700 - 800 公斤覆铜板,覆铜板成本约八九万元,对苯二酚成本约两万元,双酚 A 与对苯二酚合计成本约 11 - 12 万元,总材料成本约 13 万元,总单位变动成本大概十四五万人民币,加上折旧和人工等其他费用,总体区间相似[10][11] - 对苯二酚有三种主要合成路线,PEEK 树脂对其纯度要求高,国内厂家多数依赖进口,中美贸易战促使国内寻求国产替代[12] - 国内外生产 PEEK 材料主要成本差异在人工、动力、设备折旧等方面,原材料和工艺差异不大[28]
普利特(002324) - 002324普利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4
2025-08-04 17:28
业务发展情况 - 2025年改性材料业务在汽车和非汽车领域均实现增长,新增产能释放缓解产能缺口 [1] - 新能源业务持续好转,100Ah户用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产品出货增加 [1] - 公司以锂电池为基本盘,重点发展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 [1] - 钠离子电池在特种工程车、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获得批量订单 [4] - 中标国内最大规模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示范项目 [4] - 首批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下线并实现批量交付,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该技术量产的企业 [5] 产能规划 - 安徽工厂和天津工厂将于年底建成投产,缓解产能缺口 [2] - 在广州南沙设立华南总部及采购供应链平台,建设塑料改性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2] - 目前拥有13个全球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包括上海青浦、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湖北武汉、广东佛山、美国南卡州、墨西哥蒙特雷等 [2] LCP业务 - 全球唯一同时具备LCP树脂合成、改性、薄膜和纤维技术及量产能力的企业 [3] - LCP产品应用于6G、汽车毫米波雷达、AI服务器、脑机接口、低轨卫星等领域 [3] - 与国内头部电子通信客户验证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交货 [3] - 在脑机接口领域与海外客户共同开发LCP薄膜应用 [3] 新能源业务布局 - 钠电板块成立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 [5] - 积极研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产品,相关产品已在客户端测试验证 [5] - 规划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5] - 布局固态钠离子电池开发,瞄准大规模储能系统、备用电源等领域 [5] 机器人领域应用 - 改性PEEK、改性PPS、改性PA等材料已批量供应工业机器人领域 [5] - 目前机器人相关业务占比较小 [5] - 积极与头部客户对接,推进材料在机器人行业的轻量化、功能化、规模化使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