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纹样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搜索文档
青年和技术,如何改变了博物馆?|2025国际博物馆日
腾讯研究院· 2025-05-16 14:53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博物馆需在保持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拥抱数字技术创新[1] - 国家文物局特别强调发动青年群体力量,将博物馆空间转化为青年探索社会议题的实验室[4] - 故宫博物院在香港推出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纹以载道",首次展示故宫纹样数字技术应用[6] 技术驱动的展览与运营变革 - AI、VR、AR技术重塑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方式和观众体验,AI可自动化完成编目、元数据创建等传统繁琐工作[7] - 故宫博物院已完成92万件文物数字化采集,构建72万平方米紫禁城三维模型,通过AI+VR技术实现可交互文化空间[8] - 疫情后远程教育和在线展览成为常态,短视频、直播等线上渠道保持公众联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模式[8] 青年群体需求与文创发展 - 青年观众更注重沉浸式体验和社交分享,博物馆需提升互动性和"拍照友好"设计[10] - 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53万件,带动门票预约量同比激增10%[12] -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推出"敦煌诗巾"DIY小程序,激活文化遗产当代生命力[14][15] 短视频与文化传播创新 - 短视频平台成为博物馆传播主阵地,故宫"故宫猫"系列通过短视频爆火[17] - 甘肃省博物馆结合"天水麻辣烫"热点推出文创产品,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2.5亿次,销量同比大涨343%[18] - B站UP主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播放量突破4000万,实现文化议题破圈[19] 文化出海与青年创意 - 《黑神话:悟空》团队73%为35岁以下青年,登顶全球100国游戏销量榜,被外媒称为"中国软实力的数字化觉醒"[19][20] - 泡泡玛特2024年欧美市场营收预计突破15亿元,占总海外收入35%,成为文化出海成功案例[20] - 青年通过数字媒介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19][21] 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与创新平衡 - 技术无法替代博物馆的人文价值和核心使命,需平衡"变"与"不变"[23] - 博物馆需确保技术变革提升而非削弱其社会功能,保持文化表达的真实性与伦理责任[24] - 未来应深化技术应用、强化青年合作,发挥文化身份连接者和守护者的作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