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权益卡

搜索文档
“银发旅居”新消费涌动,如何承接1亿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第一财经· 2025-10-11 14:13
文章核心观点 - 旅居养老作为一种结合康养、旅游和社交的新消费模式,正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站上千亿市场规模的风口 [3] - 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低龄健康老人成为旅居养老核心客群,推动行业向“康养+旅游+社交”的复合业态转型 [3][8] - 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地方政府与企业正通过精准布局和高品质供给来发掘市场潜力 [4][11][12] 旅居养老市场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其中60-69岁低龄老人约1.7亿,占全体老年人56% [3][5][8] - 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末健康且出游率高的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旅居养老市场规模高达数千亿,并具巨大增长空间 [3][6] - “十四五”期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比2020年提高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人口老龄化加深为旅居养老提供基础 [5] 政策支持与地方实践 - 2024年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相继发布文件,提出积极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发展康养旅居新业态 [4] - 云南、贵州、海南、浙江等省份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或创新服务推动产业发展,云南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投入 [4] - 北京建立“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工作机制,黑龙江与14个省份126座城市签订旅居康养合作框架协议 [9][11] 企业布局与产品创新 - 泰康之家全国布局37城46个项目,已开业27家社区,近两年有超过1400位居民在其各地园区“候鸟旅居”,累计接待近30万人次客户体验 [11][12] - 泰康之家·滇园开业后,700户预订居民中约17%来自省外,社区专设一栋旅居楼约200户接待短期老人,提供适老化设施和医养结合服务 [5] - 企业针对低龄活力老人需求设计产品,如泰康之家推出“乐享会员体系”,与国航联名推出“敬老权益卡”,实现一价畅游全国园区及优惠购票 [12] 市场需求与行业挑战 - 低龄老年人健康状况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社会保障待遇更好,拥有充裕休闲时间和较强出游消费意愿,追求精神丰盈和自我价值实现 [8] - 当前行业存在供给质量不高、配套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不足、产业统一标准缺失等问题,需完善政策体系以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12] - 旅居养老能帮助老年人应对退休后的孤独和焦虑,通过体验异地文化和自然风光带来社交互动,成为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8]
“银发旅居”新消费涌动,如何承接1亿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第一财经网· 2025-10-11 13:40
旅居养老站上千亿风口 推动养老产业从单一照护向"康养+旅游+社交"的复合业态转型。 当年轻人在国庆假期热衷于打卡网红城市时,银发一族已从容启程,奔赴自己心仪的康养社区,用数周 时间去感受属于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3.1亿,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 型"、"享受型"升级。"候鸟式"旅居养老这一新消费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支付能力较强的老年人的追 捧。 旅居养老在引导养老产业打破地域限制的同时,也在推动养老产业从单一照护向"康养+旅游+社交"的 复合业态转型。企业如何通过精准布局、以高质量的供给来发掘旅居养老市场的需求潜力,成为当前养 老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 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在10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达 到79岁,比2020年提高了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 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周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 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