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物保护领域科学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文物保护领域科学数据中心建成!数据量达到3.8TB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2:12
政策规划与顶层设计 - 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部署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智慧博物馆等任务 [2] - 编制《国有文物资源数据管理办法》,推动文物数据开放共享 [2]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国文物云)累计汇聚文物数据总量超180TB [2] - 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收审155个数据集,数据量达3.8TB [2] - 逐步整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并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2] 数据标准化与质量提升 - 研究文物数字化标准体系,构建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交换等全流程架构 [3] - 发布4项行业标准,包括可移动文物和石窟寺的二维/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加工技术要求 [3] 数字化应用与创新 - 敦煌研究院研发文物安全监管平台,融合物联网、GIS+BIM、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平安石窟"安全管理模式 [4] - 针对破碎文物(如兵马俑、陶瓷)建立三维模型,实现计算拼合与虚拟复原 [4] - "锦秀"丝绸世界互动地图汇聚全球99个国家的12915条丝绸数据,实现多语种开放共享 [4] 智慧化管理与公共服务 - 故宫博物院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4] - 全国7046家博物馆累计推出线上展览13万余个,举办线上教育活动4.7万余场,网站访问量超20亿人次 [5] - 构建书画、简牍、青铜器等高质量知识库,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