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上证综指
icon
搜索文档
新上证综指上涨1.14%,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电力等
金融界· 2025-08-28 16:25
指数表现 - 新上证综指当日上涨1.14%至3248.65点 成交额12446.83亿元[1] - 近一个月上涨5.76% 近三个月上涨13.78% 年初至今上涨13.41%[1] - 指数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 基点1000点 采用总股本加权计算[1] 成分股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39% 农业银行(3.8%)和工商银行(3.34%)位列前二[1] - 金融股占主导地位 贵州茅台(3.04%)为第三大权重股[1] - 能源板块代表中国石油权重2.34% 位列第四[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5.97% 工业(18.26%)和信息技术(13.17%)分列二三位[2] - 原材料(8.88%)、主要消费(6.40%)、可选消费(6.12%)及能源(6.12%)构成第二梯队[2] - 医药卫生(5.96%)、公用事业(4.35%)、通信服务(3.57%)和房地产(1.20%)占比较低[2] 样本构成规则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1] - 市值前10证券上市满三个月计入 其他证券满一年计入[2] - 被实施风险警示证券次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起剔除指数[2]
新上证综指下跌0.12%,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电力等
金融界· 2025-08-08 16:09
指数表现 - 新上证综指8月8日下跌0.12%报收3072.18点 成交额7005.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4.80% 近三个月上涨8.89%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0% [1] 指数构成 - 指数样本由沪市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与存托凭证组成 采用总股本加权计算 [1] - 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 上市满三个月且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证券纳入指数 其他证券需上市满一年 [2] - 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的样本将从指数中剔除 撤销警示后重新纳入 [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6.48% 农业银行(3.74%)和工商银行(3.7%)位列前二 [1] - 贵州茅台(3.12%)、中国石油(2.46%)、中国银行(2.39%)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1] - 招商银行(1.63%)、中国人寿(1.5%)、工业富联(1.24%)、长江电力(1.2%)和中国平安(1.11%)进入前十 [1] 行业配置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7.29% 工业占比18.53%位列第二 [2] - 信息技术(11.45%)、原材料(8.54%)、主要消费(6.47%)行业权重居前 [2] - 能源(6.43%)、医药卫生(6.07%)、可选消费(6.01%)、公用事业(4.51%)和通信服务(3.48%)占比相对均衡 [2] - 房地产行业权重最低仅1.21% [2] 市场覆盖 - 指数成分股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新上证综指上涨0.7%,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电力等
金融界· 2025-07-08 15:34
市场表现 - 新上证综指7月8日上涨0 7%报2955 76点 成交额5546 7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 59% 近三个月上涨12 17% 年至今上涨3 63% [1] 指数构成 - 样本由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股票与存托凭证组成 采用总股本加权 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 基点1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依次为:工商银行(3 82%) 农业银行(3 56%) 贵州茅台(3 25%) 中国石油(2 53%) 中国银行(2 51%) 招商银行(1 79%) 中国人寿(1 57%) 长江电力(1 36%) 中国神华(1 14%) 中国平安(1 11%) [1]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金融业占比最高达28 30% 其次为工业(18 29%) 信息技术(10 54%) 原材料(8 15%) 主要消费(6 69%) [2] - 能源占比6 56% 可选消费6 02% 医药卫生5 77% 公用事业4 91% 通信服务3 58% 房地产1 19% [2] 样本调整规则 - 市值前10证券上市满三个月后纳入 其他证券需满一年 [2] - 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证券次月剔除 撤销警示后次月重新纳入 退市样本即时剔除 [2] - 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细则处理 [2]
新上证综指上涨0.15%,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4-15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新上证综指上涨0.15%,报2761.32点,成交额4474.35亿元,介绍其近月、季、年表现、编制规则、持仓等情况 [1] 指数表现 - 4月15日新上证综指上涨0.15%,报2761.32点,成交额4474.35亿元 [1] - 新上证综指近一个月下跌4.58%,近三个月上涨0.68%,年至今下跌2.65% [1] 指数编制 - 新上证综指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与存托凭证组成样本,采用总股本加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 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2] - 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 [2] - 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停牌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新上证综指十大权重分别为贵州茅台(3.85%)、工商银行(3.65%)、农业银行(3.26%)、中国石油(2.46%)、中国银行(2.28%)、招商银行(1.69%)、中国人寿(1.47%)、长江电力(1.41%)、中国神华(1.26%)、中国电信(1.21%) [1] 市场板块 - 新上证综指持仓的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行业分布 - 新上证综指持仓样本的行业中,金融占比25.63%、工业占比18.46%、信息技术占比11.02%、原材料占比8.25%、主要消费占比7.74%、能源占比6.89%、可选消费占比6.32%、医药卫生占比5.70%、公用事业占比4.91%、通信服务占比3.79%、房地产占比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