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外卖配送

搜索文档
上海杨浦:“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环境保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7-26 10:48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 - 上海杨浦区发挥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构建集人才、技术、数据、产品及行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1] - 长阳创谷园区作为"国家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园区",汇聚杨浦近50家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 [1] - 杨浦区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探索智能社会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区内知名企业如哔哩哔哩、卓益得、傲鲨智能、声网等设立独立展区,推出近百项尖端产品与解决方案 [1] 技术创新布局 - 聚焦前沿技术创新与突破,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力量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1] - 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重点实验室落地复兴岛,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入驻大创智 [1] -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平台有序推进 [1] - 与复旦共建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与同济共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 [1] - 支持复旦大学牵头建设脑机接口转化平台,与同济、华为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 [1] 产业协同发展 - 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发挥头部企业牵引作用,加强高能级创新主体梯度培育 [2] - 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支持美团无人机开通4条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 [2] - 打造杨"数"浦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和AI Agent产业园,与火山引擎共建"城市AI工厂" [2] - 成立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及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基金矩阵,打造上海类脑智能未来产业集聚区 [2] 环境保障措施 - 出台创新策源、科技金融、创新联合体、内容创作等政策 [3] - 实施科技企业矩阵行动计划和专精特新雁阵培育计划 [3] - 申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数字经济数据创新实验室筹建 [3] - 打造"1235"城市治理运行数智化平台,提升城市治理数智化水平 [3] - 成立"上海市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3]
奔向创新城市 探索钱塘AI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7-23 10:29
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 钱塘(新)区通过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公交等场景实践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城市治理底层逻辑,从硬件建设转向软性治理能力提升 [1] - 区内已开通2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车辆配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多重传感器,实现红绿灯识别、行人避让等功能 [2] - 无人机配送采用10公斤级机型,单日完成2000单配送,已开通3条高校航线并规划12条备选航线,配送时间缩短50%至12分钟 [3] 低空经济生态发展 - 钱塘(新)区聚集6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产业生态圈,应用场景从外卖配送扩展至农业植保、医疗物资运输等领域 [4] - 启飞智能研发的农业无人机工作效率达人工数十倍,实现精准喷洒控制,大幅提升农田作业效率 [3] 乡村数字化治理 -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使问题处置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人力成本降低60%,居民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 [5] - "数字乡村系统2.0"整合村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功能,村民通过手机即可办理社保查询等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6] - 乡村公共区域摄像头与云端平台联动,实现村情民意"一网感知"和环境监测"一网统管" [6]